激发灵感,指导低段学生有话可写
发布时间:2018-08-2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英

激发灵感,指导低段学生有话可写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的写话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学生能对写话产生兴趣,自主写出自己想说的话,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进行写话。然而对于刚刚开始写话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写话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若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要从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开始做起。正如心理学家皮亚杰所提出的那样,一切活动都要以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如果教师能激发学生的灵感,则能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不断地探索如何更好地写话。

一、自由表达,流淌童言稚语

不进行任何限制,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心中所想,这是培养学生写话兴趣的最初阶段,也就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学生在积累了一定的识字量后,自然会有写话的兴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展开自主写话,让其在更为自由的主题下展开创作,尽情地写出自己的畅想。

如在一次写话活动中,教师鼓励学生以班级同学和老师作为写话的主题,大胆地写出自己观察到的老师和同学。教师鼓励学生不要拘泥于内容,可以写赞美的词句,也可以写批评建议。如有学生就对同学的衣着打扮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明明是一个男孩子,但是每天都将自己打扮成花孔雀一样,看到他的衣服就好像是看到了一大片鲜花一般,少了男子汉的气概。”教师对该学生进行鼓励,同时也用话语进行引导,避免被评价的学生产生尴尬的情绪:“说得很形象啊,不过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倾向,不是吗?除了同学的外表以外,你还观察到什么吗?这位同学有没有让你感到佩服的地方呢?”学生得到鼓励,继续展开写话:“他的脑子特别快,就好像是脑袋里有一台小型计算机一样。每次老师一报出四则运算的题目,他就立刻就回答出答案了。”在教师的引导下,该学生不仅注意到了学生身上的问题,也看到了学生身上的优点,并大胆地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了出来。教师鼓励学生不拘小节,围绕各种不同的角度展开描写。

学生在写话时必然会流露出一些童言稚语,甚至会有用词不当或者语法错误的现象,教师要以鼓励为主,不要打断学生的想象,并适当给学生一些引导,促使学生自主进行修改。这样能让学生自由写话的思路长期保持畅通,写话的兴趣自然能得到提高。

二、性灵评价,调动写话内驱

不少教师在批改学生的写话作业后都有一种感受,就是教师花费了心思修改,学生只是简单地看一下,甚至并不明白教师所说的意图。教师要改变命令式的评价方式,转而用谈心的方式进行性灵评价。这样能让学生认识到教师利用评语和自己进行情感沟通,这样就会更主动地阅读教师的评语,并产生修改写话作业或者再次展开深入写作的欲望,从而调动写话的内驱力。

教师鼓励学生以学校的花坛作为写话的主题,尝试写一下花坛中有什么花,它们的形貌怎样,给人怎样的感受。有学生在写话中只是简单地介绍了花坛中有很多玫瑰花,但是却并没有铺展开来。针对学生描写不够细腻的问题,教师并未在评语中直接指明这一点,而是用具有激励和启发性的语言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原来我们的花坛中有玫瑰花啊,老师都不曾注意呢?能给老师详细描述一下玫瑰花的样子吗?这样老师或许会和你一样爱上玫瑰花呢。”教师并未直接提供修改意见,但是却在字里行间隐含了相关的信息,同时亲切的话语也让学生得到了鼓舞。该学生尝试修改了文字:“玫瑰花都是殷红的,好像红葡萄酒的颜色一样。玫瑰花的花瓣很厚实,摸上去就好像是丝绒的地毯一样。一丛玫瑰花一起开放的时候,远远看去,花坛就好像是一块绣着绒花的地毯一般,可漂亮了。”教师再次点评:“写得真详细,把花比喻成红葡萄酒真是好,老师看着这样的文章,都好像被美酒陶醉了呢。还有更形象的比喻吗?”教师在评语中肯定了学生的优点,并对其提出了新的挑战。

教师在评价中可以尽量使用表扬、鼓励式的语言,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尝试开拓写话的话题,思考如何将作品变得更加细腻。这样的评语能架设起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心灵桥梁,促使学生更热爱写话,热爱表达。

三、流动写话,营造轰动效应

小学生性格活泼好动,且对成功充满了渴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个特点,让学生在有趣的写话活动中感受成功。教师可以设立流动写话本,鼓励学生用接龙的形式续写故事。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更能让学生逐步意识到,自己可以在同伴的辅助下创作如此长篇的故事,这样就能激励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

不少学生都对《喜羊羊和灰太狼》这个动画片感兴趣,教师以此为契机鼓励学生展开流动写话活动。教师提出:“大家既然都喜欢《喜羊羊和灰太狼》,不如我们一起来编写一个长故事吧。老师给大家起一个头:‘有一天,灰太狼家的门被敲响了。灰太狼开门一看,哈哈大笑,心想:有了这个好朋友的帮助,我终于可以吃到小羊了。’”这个开头给了学生一定的启发,同时也给了学生很大的发挥空间。如第二位学生便想象客人是“笑面虎”,提出:“笑面虎笑着说:‘嘿嘿,你不用慌了,我给你带来了一件厉害的宝贝,你可以用它来对付小羊。’”这给了继续续写的学生更大的挑战,学生要想出笑面虎带来的到底是什么厉害的工具。如有学生续写:“原来这是根据芭蕉扇改制的扇子,轻轻一挥,就能将小羊自动地扇进嘴巴里。”这样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教师也在学生感到困扰时给予学生启发,如引发学生思考:“喜羊羊会坐以待毙吗?难道小羊就没有好朋友帮忙吗?”这样就促使学生拓展思路,让故事更精彩。

一个优秀的接龙故事往往能在班级中产生一种轰动的效应,学生会为自己的想象力而倾倒,同时,学生也会自主探究如何写话,并乐于将自己的写话作品拿出来和同伴进行分享,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学会观察,丰富生活素材

不少学生写话能力较低,主要原因是缺乏观察生活的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展开观察,尝试收集更多的写作素材。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几分钟鼓励学生大胆畅谈自己的新发现,说说班级中的新变化,上学路上的新景象。久而久之就能让学生养成多观察的好习惯,在展开写话活动时自然会有更丰富的写作素材。

在“一路有你”的写话活动中,教师鼓励学生观察自己的上学路,看看有什么事物一直都陪伴自己,每天上学都会看见,自己对其是否有什么特殊的感情。如有学生在写话中提到:“一只小花猫每天都在我上学时跟在我身后,我有时会给它喂点东西,它就对着我咪咪叫。”教师启发学生展开深入观察:“那小花猫是什么样子的呢?先看一下它的毛色是怎样的,然后再看看它的眼睛、耳朵,有什么特点?对比一下小猫和小狗,看看小猫有什么地方长得最有特色。”这样就促使学生开始探究如何先观察事物的整体,而后再观察事物的局部,并尝试运用对比分析等方式把握住事物的特点。通过这样的观察,学生能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学生再次展开写话:“小花猫嫩黄色的皮毛上有着斑斑黑点,一只耳朵是纯白的,耷拉下来,另一种耳朵却是黄色的,直直地竖起。嘴边的胡子最惹眼,两只眼睛亮晶晶。”这样的写话说明该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且能很好地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

由于小学生的观察能力较弱,故此教师要适当指导学生如何展开观察,如展开移步换景的方法逐一记录下上学路上看到的一切,又如采用定点观察的方式先观察整体,再观察局部。这些指导能促使学生提高观察的能力,体会到发现的喜悦。

教师在写话教学中如果能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则能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乐趣,促使学生带着激情投入到写话中。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灵感得到的激发,便会改变无话可写的局面,便会带着热情投入到写话中。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8501562  邮箱:269451394@QQ.com   邮编:21310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