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发布时间:2018-11-2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英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习“龄、搬、稠、繁、瞻”5个生字,理解生字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用画句子作为支架让学生找到关键词句了解樟树的特点。

    4通过理解词语来初步感受人们对宋庆龄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

    用画句子作为支架让学生找到关键词句了解樟树的特点。

    通过理解词语来初步感受人们对宋庆龄的崇敬之情。

    【教学过程】

    一、从题目入手,开门见山

  4. 同学们,有个成语叫见面识人,顾名思义就是见着这个人的面相就知道这是什么样的人。我们来印证一下,出示课文中宋庆龄图片,问: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女性?(预设:温文尔雅、知性)是的,同学们猜测的很准,这就是宋庆龄夫人。她热衷于妇女儿童的保健、教育事业,她温情而知性,这样的女性偏偏喜欢门前的两棵樟树,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探究竟。(板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5. 顺势识字“龄”,请学生读并,关注读准后鼻音。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关注由齿到龄的字义联系。

  6. “故居”是什么意思?代入题目来说一说。你知道宋庆龄故居在哪吗?出示第一小节。

  7. 从题目看,你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了吗?

  8. 看着题目你有什么疑问?(预设:宋庆龄故居在哪?樟树长什么样子?故居那么多东西,为什么偏偏要写樟树呢?宋庆龄对它有着怎样的感情?)

  9. 过渡:同学们,真有想法,文章中就有你要的答案,赶快到文章里找找吧。

    设计意图:由题目入手初步认识宋庆龄,了解故居的意思及地点。顺理成章地切入课文。不把问题复杂化,把时间放在更重要的问题上。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因此让学生质疑即激发兴趣,学生的问题皆可成为他们上课的动力。

    二、以问题导读,边思边悟

  10.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1. 宋庆龄对樟树有着怎样的感情?找到相关句子。

  12. 樟树长什么样子?画出相关语句

  13. 自读后交流

  14. 宋庆龄对樟树有着怎样的感情?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第2小节。请学生读好第2小节.你从哪里看出宋庆龄“舍不得”的?(预设:房子已经太小了,住得应该是不方便了,还不肯搬家。周恩来同志都劝说了还不肯搬家)是的,只是因为她舍不得这两棵樟树,换言之,是真的太喜欢这两棵树了。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是教学生学语文。因此不仅仅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他们知其所以然。因此,教会学生找根据非常重要,如此这般必能提升学生思维力与判断力。】

    学习“搬”,与“般”形近字辨析,了解部首表意,右半边表音。搬做动词用。

    读好“我舍不得这两棵树。”读出舍不得、喜欢之感。

    【设计意图:通过与形近字比较,唤起旧知,加深印象,进行巩固,并总结辨析的规律。让学生有法可依。】

  15. 樟树长什么样子?你画了哪些句子?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第4小节,读一读这一小节。

    a樟树不高,但(引读)粗壮,是又粗又壮,不仅如此,它还(引读)理解“伸得远远的”生活中什么事物也让你有这种“伸得远远的”感觉?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理解词语,能调动学生切身体会,会让学生更易理解词语,也会让学生印象深刻。】

    b标红稠密这个词。请同学读读这个词,注意“稠”的读音,跟“周”区别,理解“稠密的树叶”请学生来形容一下。再出示樟树图片让学生评价回答。

    c标红“四季常青”“蓬蓬勃勃”请学生读词并说说理解。因为四季常青(一年四季,树叶都是青绿色),所以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句式训练:因为四季常青,所以无论……它们总是……

    【设计意图:语文是实践性课程,需要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学会。因此这里的句式训练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设定的。】

    d让人们觉得樟树总是蓬蓬勃勃,仅仅是因为四季常青吗?还因为什么呢?再次出示第4小节,默读,寻找答案。(不难发现,蓬蓬勃勃还因为枝干粗壮,树叶稠密而又绿得发亮)因此“蓬蓬勃勃”是樟树最大的特点。

    E出示  粗壮  稠密   四季常青     蓬蓬勃勃

    现在你能用这些词语说说樟树长什么样吗?

    【设计意图:由段落到小节,由小节到词语,这是由整体感知细分到部分的分析,而用词语说说段落意思必是个巩固而上的过程。这样就让学生有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感觉,如此这般便让学生学得扎实了。】

  16. 樟树还有个不可比拟的特点呢,请小组合作读第5小节,一人读,三人做评委,纠正读音、停顿。读完后,找找那个不可比拟的特点。

    A那个不可比拟的特点是?(预设:有香气)这种香气能(引导说)(预设:永久保持)何以见得呢?

    b出示:养儿育女    繁衍后代    子子孙孙

          枝枯叶落     保持

    请学生读词,学习“繁”上面敏要写扁,下面系少一撇。(关注字形)

    理解繁衍的意思

    用这些词语说说樟树的香气的特点

    小结:是呀,这香气可以永久保持,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

  17. 宋庆龄爱这两棵樟树,这樟树也确实值得人喜爱,人们到宋庆龄故居来参观也对这樟树有着别样情感呢?请看,齐读第6小节。

    人们怀着(引读),对谁的崇敬?(宋庆龄),出示故居图片,你现在是游客,你到故居跟前,怎么参观?示意让学生表演,顺势访问:为什么你不面带笑容?是呀,宋庆龄是令人尊敬的, 怀着崇敬的心情看就是瞻仰。看“瞻”目字旁就表示出了这个字的意思。然而要精确地感知词义还需放入句中理解。

  18. 书写生字

  19. 生字游戏:认读、扩词

  20. 观察生字:“龄、搬、稠、瞻”都是左右结构,其中龄是左右等宽的字,其余都是左窄右宽的字,“繁”上下结构。用心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子。

  21. 重点指导“繁”上紧下松

  22. 学生评价,修改

    【设计意图:根据年段学生特点,生字教学归类,并把识字、书写、评价融为一体,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23. 学习小结,回顾要点

    初读课文,我们知道课文主要介绍了樟树                   的特点,人们对宋庆龄怀有       感情。

    为什么人们会这么崇敬宋庆龄,宋庆龄跟樟树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下节课再探讨。

    【设计意图:对本课要点进行梳理总结,最后设下悬念,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文学习做下铺垫】

    【作业布置】

  24.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5. 搜集有关宋庆龄的资料,形成自己的报告

    【设计意图:作业1是对文本感情的进一步体会作业2是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板书设计】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外形       蓬蓬勃勃

                                香气       永久保持

    【设计意图:随着课文学习,呈现重点信息,彰显文章主要内容】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8501562  邮箱:269451394@QQ.com   邮编:21310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