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区学籍管理
校长信箱
市基础教育
设备报修
数字图书馆
装备管理
区装备管理
省教师管理
课表查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专题网站>>课题研究>>已结题课题>>《基于数字化学习构建小学语文助学课堂的研究》>>文献研究>>基于学习方式变革的“1+1”助学课堂
基于学习方式变革的“1+1”助学课堂
发布时间:2019-04-1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英

本版编辑 / 师国俊  

 

 

 

基于学习方式变革的“1+1”助学课堂

◎李玉玺

 

(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凯小学,山东 东营 257091)

 

 

 要:小学语文教学存在教课文现象、潮水漫灌式教学和以教为主的弊病,这三种现象 是造成语文课堂高耗低效的主要原因。笔者基于课程标准提出了“1+1”助学课堂的教学改革 理念,这一理念一方面为语文课程的构建提出了新思路,另一方面为以学为核心的课堂教学 改革找到了新途径。1+1”助学课堂是基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以学而 定,助学策略为学而选,阅读方法因学而用。

关键词:助学课堂 以学而定 为学而选 因学而用

 

“1+1助学课堂教学内容以学而定

教学内容是落实学习目标的重要载体,教学内容 的选择彰显教学理念的变革。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 内容的选定是优先的,学生的学习服从选定的教学内 容,由教学内容决定学生的学习,学生是被动的学习 者。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是为学 生的学习需要而定,学生要达成什么样的语文素养, 完成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就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 容。教材给出的一篇课文真正意义上不是教学内容, 它仅仅是一个教学素材而已。从教学素材到教学内容 的转变还应该有一个过程,只有为学生学习而服务的 学习素材,才能转变为真正的教学内容。学习的素材 如何转化为教学内容,我们应该根据课程标准,找准 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从如何达成学生语文能力出发 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这样选定的教学内容是因学而 定,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教学内容的选定是落实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的第一步。

以教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内容是为教师的教而 服务的,教师研读教材,解读文本都是为了如何能够 教好这些内容,教只是为了完成教学的任务,忽略了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学习。而以学为中心的课堂, 教学研究的应该是我要为学生学习需要选择什么样 的内容,通过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才能更好的为学生 学习服务,最终达成什么样的学习目标。综上可见, 教学内容的优选是落实以学为中心助学课堂的首要 环节,教学内容的选择就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方向与理 念,是以教为主,还是以学为主。

人教版三年级《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是 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应该怎样 选择呢?课标中提出了中年级阶段要积累优美词句和精彩句段的要求。另外,根据三年级习作实际,学生 需要学习如何具体生动的表达。这篇课文第一自然段 语言优美,运用了景物加特点的描写方法,达到了具 体生动描写小村庄的效果,显然这一段应该成为教学 内容。教学中我首先听写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的“郁郁 葱葱、清澈见底”等一组词语,让学生积累掌握这些 优美的词语。进而让学生结合课文体会这些词语是对 哪些事物的描写,顺势把词语补充为短语:郁郁葱葱 的森林、清澈见底的河水、湛蓝深远的天空、清新甜 润的空气。然后学生读短语想象画面,体会这些短句 在表达上的特点:景物加特点的表达方式。为了进一 步加深学生对这种表达特点的认识,教学中我选择了

《失踪的森林王国》第一自然段作为教学内容,让学 生提取:鲜花四季开放、野果挂满枝头、百姓安居乐 业等词语强化体会其表达方式。这一内容的学习是一 个迁移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深化学习的过程。为了 学生能够达成学习的目标,总结这种句式表达特点之 后,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练习的机会:春天来了,柳枝迎春……学生经过这样的语言实 践练习,这种景物加特点的表达方式就能够掌握了。 在下文通过“拎”这个字感悟人们对森林砍伐的任性 时,依然采用这样的训练句式,人们这一拎,使得房 子崭新漂亮,工具各式各样,家具应有尽有,生活幸 福美满。然而也使得土地裸露沙化,雨水连绵不断, 洪水咆哮凶猛。这样一组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为学生学 习景物加特点这种表达方式而服务的,围绕这样的教 学内容展开的学习才是真正落实以学为中心的课堂 教学。

“1+1助学课堂助学策略为学而选

      教学内容以学而定之后,落实以学为中心的理念关键在于教师的助学策略。佐藤学曾说过:如果说19世纪和 20 世纪的教师都是“教的专家”,那么 21 世纪 的教师则必须成为“学习行为的设计者”。这句话非 常明确地定位了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师的角色,教师 在助学课堂上是助学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 成尚荣先生也曾撰文指出:实现以学为核心的教学转 变,重点是探索丰富的教学策略。今天我们提倡的以 学为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活动应该是学生的 学习活动,是助力学生学习得以开展的助学策略。为 学而选的助学策略让学习活动真正得以在课堂上落 实,以学为核心的理念也就落地了。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不是不提倡教师的教,而是要 转变教师的教,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而教,教是为 了助力学生的学习。传统的课堂上我讲教学策略, 而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上我们应该旗帜鲜明的提倡 助学策略。教师要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给予点拨, 让学生明白学习的方向;要在学生学习知识点之后, 帮助学生提炼梳理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要帮助 学生达成学习目标,设计合理的学习策略;要在学生 学习能力不足或感悟不深之时,通过精讲点拨,引导 学生思考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要在学生掌握学习 方法之后,适时适合地迁移拓展。这一系列的教学行 为都需要教师相关的助学策略来落实,而不是传统的 教师教明白。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要为学而选择助学策 略,学生在教师有效助学策略的引导下自主的进行学 习活动,最终达到学习的目的。

 如,执教人教版四年级《鱼游到纸上》一课时,落 实学生如何进行具体描写选择了如下的助学策略:第 一步,教师设置问题:作者运用了怎样的描写让我们 感受到了鱼游到纸上?学生进行读书思考,标画相关 语句。通过学习文本中青年观鱼和画鱼的有关语句, 让学生清晰地体会到“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和 自己的想象可以把人物、事物描写的更具体、更形象 这样的表达方法;第二步,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再找出 运用这种表达方式的句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这种表 达方式的效果;第三步,引导学生学习《全神贯注》 描写罗丹的一个自然段,让学生再一次体会这种表达 方式的作用;第四步,内化表达方式,通过描写一个 片段,学生补写自己想象的语句,将学到的表达方式 迁移到习作实践中。以上四个环节,步步紧扣,围绕 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进行了两次迁移学习。前两个学 习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言语体验发现表达方式,学生 初步掌握了此种表达方式之后,为了形成能力进行了 第一次迁移学习,这样的迁移学习让学生内化了这种表达方式。学生理解内化不等于运用,第二次迁移运 用让学生动笔实践,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这种表 达方式,更有助于学生学会这种表达方法。这样的助 学策略让学生经历了从理解到运用,使学生认知水平 有了质的飞跃。经历这样一个助学的过程,学生形成 的是语言表达的能力,提升的是习作的素养。以学为 中心的助学课堂指向的不是教学内容,而是通过内容 学习,助力学生能力的形成,最终达成提升学生素养 的目标,而借助文本内容指向学生言语能力学习的关 键恰恰就是助学策略的选择。

“1+1助学课堂阅读方法因学而用

温儒敏教授曾指出:以人文主题来构建单元体 系,考虑更多的是选文如符合单元主题,而对语文课 程内容目标如何实现就较少关照。结果大多数教材只 是在思考练习上做点平衡和补救。每一课都有字词句 分析和积累,都有主要内容的探究,而阅读、写作的 方法指导都是比较笼统的。温教授的这段话指出了我 们目前传统的语文教学存在的弊病,一是忽略文本承 载的语文素养的训练,关注文本内容过多。二是忽略 学生学习方法的教学,关注教师教的成分过重。为此, 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阅读课的教学要想提高教学的 实效性,必须关注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和教学。部编 本教材倡导阅读教学实施“三位一体”,明确精读、略 读课型的教学功能,在阅读教学中提倡要注重阅读方 法的选择和阅读策略的指导。其实,阅读方法的选择 是指向以学为中心的助学课堂的。不同类型的课文, 学法肯定不一样,不同文体的文章学法也不尽相同, 如果不分课文类型不分文体,统统采用一种方法教 学,那一定是以教为主的课堂。以学为中心的课堂会 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而选择不同的阅读策略,关 注学生学习的经历。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也是真正落实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如何 让教师从教的位置上走下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推 者,不仅需要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更需要研究以学 为中心课堂的助学策略,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 这是一个极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8501562  邮箱:269451394@QQ.com   邮编:21310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