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区学籍管理
校长信箱
市基础教育
设备报修
数字图书馆
装备管理
区装备管理
省教师管理
课表查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学校管理>>校务公开>>计划总结>>崔桥小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中心工作总结
崔桥小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中心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1-01-2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俞秋枫

                   崔桥小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中心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围绕学校提出的教学工作重点,以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化水平为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核心,以线上研讨为平台,以校本教研为抓手,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取得了预期的成效,现将本学期教学工作作一回顾:

一、加强教师研训,提升业务素质

1.加强外出培训,开阔教师视野。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升教学业务素养。本学期,组织教师参加了市、区、片、校的各类培训,如针对新教师和备案老师的新教师上岗培训;全学科的教材培训;语文学科的作文教学培训……高屋建瓴的专家讲座,风格各异的课堂教学,头脑风暴式的主题沙龙,让每位教师受益匪浅。培训学习让教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开拓了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自信。

  2.依托线上研讨,实现专业引领。在疫情的大环境下,我们学校鼓励教师多渠道学习研讨,各教研组参加了各种形式的线上研讨活动。语文教研组参加的线上研讨活动最为丰富,11月12日参加了“公益课堂,云端研修”活动,进行了交流分享,刘爱华校长还对活动进行了指导总结,留下的十一个关键词发人深省;11月30日,线上观摩了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优质课展示活动;12月8日,网上观摩局前街小学的“类文与比较阅读”专题研讨线上直播;12月14日,网上观摩了常州市新桥实验小学的“新基础教育”研究语文学科阶段性成果展示——“统编版教材背景下单元类结构教学的新探索”研讨活动;12月15日网上观摩了2020年度江苏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12月29日,观看常州市“小语会”2020年研讨会……这些线上研讨活动让老师们实现了“在同行中共进,在同享中共赢”。

  3.改革教研方式,提升业务素养。为加强学校教研组建设,促使教研活动制度化、

规范化,特编制《教研组工作手册》,要求每位教研组长必须按照《工作手册》中的项目开展工作,并实事求是地作好记录。这样非常有效地对组长工作进行检查、反馈与改进,也提升组长的管理能力。本学期七个教研组每月都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这些教学公开课的展示是大家相互取长补短的很好途径。每次活动,我们都认真抓好以下环节:课前认真研讨备课,集中组织听课评课,课后深入研讨、诊断总结,这样的教研活动为每一位教师的学习成长提供了机会。通过这样的教学研讨活动,老师们更加认识到,应该多学习、多思考,努力成为一位学习型和研究型的教师。为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建设,校方还组织召开了教研组三年发展规划论证会,这为我校未来三年的教研工作明确了方向,有效地推动各学科教研组科学地开展各项教学工作,为学校实现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4.落实备课制度,优化课堂教学。教学是学校的命脉,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让每一节课都有效是教学的主旋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如果能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扬长避短,我们的工作就能事半功倍。本学期,我们紧紧围绕“启智”目标,在集体备课方面在原有的方式上又进行了改进,每次集体备课都要分三步走,一是集体研讨,二是上课复备,三是反思评议。从老师们集体研讨时的热烈氛围、上公开课时的精彩表现、反思评议时的认真诚恳,我感受到了集体备课已经落到了实处。

  二、细化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课程管理严落实。期初,课程中心制订了《学科规范》,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后进生的辅导、学业成绩检测等都提出了更为细致的要求,尤其是针对教学常规最薄弱的几个环节:如教学计划中的学情分析、优差生的辅导措施、教学反思等,都提出了明确细致的指导与规定。全体老师都能按要求认真做好教学常规工作,向40分钟要质量,向课外辅导与作业批改要效益。

  2.业务检查重平时。期初、期中、期末对教师的教学常规进行了检查,针对检查的情况进行了通报。要求老师吸取优点,改正缺点。平时,每月对教师进行一次随机检查,重点是课堂教学、作业批改等。

  3.巡课制度强规范。根据校长室要求,每周不定期进行巡课,及时发现一些课堂中存在的问题,积极与上课教师沟通,规范教学行为。

  4.学科调研促进步。不定期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进行调研,调研结束后,认真分析试卷,召开质量分析会,及时总结和反思,力求在教学中对薄弱处加以改进。

  三、开展多彩活动,提高综合素养。

1.学科竞赛有特色。期初各学科分备课组制定好学科竞赛计划,对活动进行了合理规划结合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开展形式多样的比赛,让生有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提高综合素养。本学期,我们以备课组为单位,每组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小型多样、富有特色的学科竞赛活动:现场作文竞赛、阅读专项训练、古诗诵读过关测试、拼音过关测试、英语单词过关测试、英语整班朗读比、数学应用题竞赛……活动结束,各备课组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公开颁发“健行达人”奖状,以此鼓励和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 俱乐部活动有保障学校组建了“健行”俱乐部,俱乐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陶冶情操的各种工作室,有学生钟爱的“巧手作坊”、“百味厨房”,还有喜闻乐见的各种体育运动……每一位孩子,根据喜好及特长自主选择了校级俱乐部,每周二次的活动不仅让他们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还为参加各项比赛作了准备。级部社团活动更尊重学生年龄特点,以年级组为单位,建立了“手指游戏”“毽舞飞扬”“心灵手巧” “小记者”“快乐ABC”等社团,各指导老师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场地、器材等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开展活动,做到了活动有课程,有计划,有评价等,让俱乐部活动得到深入开展。

3.师生成长有收获。全体师生通过一学期的努力获得了诸多荣誉:在经开区作文竞赛中,邓雨梦、曹格格、韦文秋、张嘉纬均获三等奖。在常州市邮票比赛中,金立成老师辅导徐铭悦获二等奖、董轩毓获三等奖;在科学幻想画比赛中,陈钰婷老师辅导学生高晗孜获三等奖,金立成老师辅导学生陈可馨获区三等奖,辅导的周家宇获区一等奖、市二等奖;。在经开区艺术节比赛中,黄雪凤、郑晓红、何文君、邱婧老师辅导的舞蹈《我心中的画》获二等奖,辅导的器乐《民乐小合奏》获二等奖。在江苏省金钥匙竞赛中,朱正华老师辅导的冯启涵获二等奖,薛浩、任子杰、赵源源等获三等奖;在常州市船模比赛中,王韵婷老师带领的航模队也获得佳绩,巨灵儿获得二等奖,戴允轩、袁士杰、徐宇欣等获得三等奖;在经开区创新实验大赛中,王韵婷老师辅导的陈彦哲、陆孜君获得二等奖。在常州市科技比赛科创活动中,徐静老师的科技放飞梦想,创新点亮人生”获得一等奖,徐静老师获得常州市优秀科技辅导老师称号;田卉、诸琰琳、江祝敏、薛娴媛、刘蒋赟、赵黎、徐莉、黄瑛、张丽、潘玲珑老师被评为经开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彭建国老师获经开区小学数学基本功一等奖;刘蒋赟老师在经开区信息化能手比赛中获二等奖;金立成、董晓华老师分别主持的两个经开区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顺利立项;金立成老师设计经开区首届体育节标志获得区一等奖;学校获常州市阳光体育夏令营优秀营地现场展示一等奖、常州市深化学校体育改革之爸爸妈妈跟我去运动总决赛三等奖、经开区首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学校体卫艺特色活动展示一等奖。

 

                                                     2021.1.20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8501562  邮箱:269451394@QQ.com   邮编:21310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