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线段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上《认识线段》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线段有长短的。
2.能根据对线段的初步认识,从一组图形中辨认出线段,数出简单多边形中线段的条数,学会用直尺画线段。
3.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建立线段的表象。
教学准备:每个学生一根毛线、一把直尺和一张正方形纸,课件。
一、导入
师:瞧,大课间活动开始了,有的同学有的同学在跳绳,有的同学在拔河。
仔细观察一下,这两根绳子的形状有什么不一样?
师:现在我们桌上这根毛线是弯的,你能使弯曲的毛线变直吗?动手试一试
问:你是怎样做的?
指出:小手捏住毛线的两端,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线段。(板书课题和贴毛线)
二、感知线段
1、直的
师(横着拉):哪一段可以看成线段?谁来指一指?
(斜着拉、竖着拉)那这样呢?
(把线松一点)这样呢?为什么?
这说明线段一定是直的。(板书:直的)
2、端点和有长有短
师:〈左半段〉现在哪一段可以看成线段?谁来指一指,说一说?
〈右半段〉现在呢?
〈中间段〉这样呢?线段又在哪里?
师:回顾我们刚才拉线段的过程,你有什么想法?
指出:看来手捏住的这两端很重要,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两段叫做线段的端点,可以用小圆点表示,也可以用小短竖来表示,看一条线段有几个端点?
师:还有其他发现吗?
指出:有的长,有的短,说明线段是有长有短的。
师:现在请同桌两人中左边小朋友快速地拉出一条线段,右边小朋友指一指、说一说,从哪里到哪里可以看成线段,哪里是它的端点。交换
两人各拉出一条线段,比一比谁的线段长,谁的线段短。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相信同学们对线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现在请闭上眼睛想一想,线段是怎样的?谁来说一说?(板贴线段示意图)是这样的吗?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问:那现在你能快速地判断出下面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线段吗?
(用手势告诉老师)
准备1号,谁来说一说?(因为……所以……)……
再来观察2号和4号为什么都是线段呢?
三、找线段
过渡: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线段的影子,比如数学书的这条边可以看成线段,它的端点在这里和这里。你还能在数学书上找到别的线段吗?请你来指一指,说一说。
师:刚才我们在数学书上找到了线段,你还能在其他地方找到线段吗?
请看活动要求,明白了吗?好,开始。
(生交流)
过渡:小朋友们都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找到了这么多的线段,其实在我们之前学习的图形中也有线段,谁来响亮的读题。正方形由几条线段围成?哪4条?谁来指一指,这条线段的2个端点在哪里?这一条呢?剩下几个图形,请你完成学习单第1题。
好了吗?(生汇报)
师:我们知道三角形由3条线段围成,四边形由4条线段围成,五边形由5条线段围成。那你觉得六边形由几条线段围成?七边形呢?十边形呢?一百边形呢?你有什么发现?
指出:几边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
四、画线段
过渡:刚才我们不仅在生活中找到了线段,还在图形中找到了线段,现在你能画一条线段吗?你打算用什么工具来画?
出示学生作品(弯的,没有端点的,正确的)
问:你是怎么画的?
(生边说,师板演画法。)先画一条直直的线,再画两个端点;你们也是这样画的吗?(或者先画前面一个端点,再画直直的线,最后画后面一个端点。)
师: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画出一条线段。
提问:你觉得画线段时要注意什么?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已经学会画线段了,那如果给你两个点,你能用直尺把这两点连成一条线段吗?完成学习单第3题。是这样的吗?那还能再画出第二条线段吗?(不能)
这说明连接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
师:这有几个点?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能画几条?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完成学习单第4题。(生汇报)
师:看来难不倒大家,那现在有4个点了,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能画几条?
出示学生作品4条,都是这样画的吗?他画了6条,你来说一说。
哦,这两点(比划1号和3号)也可以连接起来画一条线段,那这两点(2号和4号)也可以画(一条线段)。
问:那怎样才可以不遗漏不重复呢?
师:是的,按点的顺序画,请看大屏幕,我们可以先给点编号,从1号点开始去连,这样有3条线段,再从2号点去连,有2条线段,接着是3号点,只有1条,最后加起来是6条。
那如果有5个点呢?课后可以画一画,去找一找这其中的规律,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五、总结
师:学到这里,回想一下,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总结:小朋友们收获真多,晚上回家,请你向爸爸妈妈介绍一下线段这个新朋友吧。好,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