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和厘米练习课
【教学内容】
米和厘米练习课
【教材分析】
“米和厘米”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中的内容。这一单元可以说是开启了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大门。
教材编写这一部分内容时有如下特点:
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测量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感觉到,这些更深层次的东西不可能通过一节新授课就传达给学生,而是要在这一单元教学中延续下去,给学生一个完整的长度单位的体会过程,所以这节练习课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巩固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认识,能选择正确单位表述物体长度,能正确测量物体长度。
2、通过估测等活动使学生加深对长度单位表象的理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
3、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巩固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认识 ,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难点:能选择正确单位表述物体长度,能正确测量物体长度。
【教学准备】
米尺、卷尺、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长度单位
师:小丽家搬新家了,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视频)
小丽为自己的新家写了篇日记,这篇日记里缺少了什么?(单位名称),你能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来帮她填一填吗?
1、填写合适单位。
今天,我们搬新家了。我的家在十二楼,可高了,大概有36( )高呢。我最喜欢我的新卧室了,妈妈帮我买了一张长2( )的大床,旁边买了一张高80( )的书桌,书桌上还有爸爸送给我的礼物:一本厚5( )的字典和一个长18( )的文具盒。以后我每天都会在这里快乐学习和生活。
2、复习长度单位
(1)米和厘米是我们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单位,量什么样物体的长度用米作单位?量什么样物体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
(2)1米有多长?1厘米有多长?小组内说一说比划一下。
(3)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板书1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板书1厘米)
(4)1米里面有多少的1厘米,1米=100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厘米)
3、练习:在 里填上>,<或=。
师:有了刚才的经验,让我们一起动手来比一比吧。
8米 8厘米 1米 100厘米 90厘米 1米
预设:数字相同看单位,8厘米没满1米,90厘米没满1米。
二、复习长度测量
1、建立测量概念
师:我们都知道米和厘米是计量长度的单位,那怎样来测量长度呢?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种测量长度的工具:学生尺、特殊的尺、边长1厘米的小方块,选择一种你喜欢的工具来量一量橡皮的长度。
小组活动:多种工具测量橡皮
活动要求:学生拿学生尺,特殊的尺子,和边长1厘米的方块同桌合作量橡皮的长度。
活动汇报:(1)用学生尺量汇报:你量到橡皮长几厘米,怎么量的?(0-3,0-1是1个1厘米,1-2是1个1厘米,2-3 是1个1厘米,橡皮的长度是3个1厘米所以长3厘米)
(2)用边长1厘米小方块量汇报:我拿这个小方块上1厘米这条边量了3次,3个1厘米是3厘米。
(3)用特殊的尺量汇报:上面没有刻度3,你是怎样量出3厘米的?(因为2-5里面有3个1厘米所以是3厘米)你还能用这把尺量4厘米的物体吗?怎么量?(1-5里面有4个1厘米就是4厘米。)
小结:测量长度时看有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
2、丰富测量方法
刚才我们测量了橡皮的长度,现在请大家拿出直尺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5厘米有多长,10厘米有多长?(用手比划)。在我们身上也有尺呢?你能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吗?大拇指的指甲盖大约宽1厘米,手掌的宽大约几厘米(7厘米),一拃呢?(14厘米),一庹呢(1米)
这些工具都能帮我们进行估计、测量。
3、开展测量活动
示范活动:你能上来估一估老师讲台的长度吗?
(1)学生采用各自的方法估计:学生尺、一掌、一拃.......
(2)学生汇报:你是怎样估的?为什么不用1厘米的格子来比?
(3)小结:我们在进行估计前先要观察物体,根据物体大小再确定合适的参照物来估计。估计后实际有多长再用尺子量一量
(4)小组活动:用刚才总结的方法来估计并测量下表中物体的长度
估计 | 实际 | |
粉笔长 | ( )厘米 | ( )厘米 |
数学书长 | ( )厘米 | ( )厘米 |
( )长 | ( )厘米 | ( )厘米 |
交流汇报:你选择的是什么物体?你是怎样估计的?实际测量长度是多少?
三、解决实际问题
小丽在家搭积木,她发现积木也是有高度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那这些积木搭起来有多高你知道吗?
小结:长度不仅是可以测量还是可以叠加的。在生活中也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
四、折一折量一量
小丽想折一些千纸鹤装饰新家,她发现每折一次都会有一条折痕,折痕也是有长度的,再折一次折痕长度一样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1、教师示范:折一折,画一画折痕、量一量折痕。
2、学生折出不同的折痕再量一量,并填写下表。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大约( )厘米 | 大约( )厘米 | 大约( )厘米 |
思考:怎样折,折痕最长?
小结:不同的折法折出的折痕长度也是各不相同的,当折痕的2个端点在长方形斜对的顶点上时,折痕最长。
五、回顾反思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学习了什么?
学会了如何估计,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长度单位的过程中我们还找到了长方形的一些规律。
这单元我们认识了线段、厘米和米,迈出了图形测量的第一步,以后我们还会学到更多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千米等,我们要用这单元的学习方法:看看这些长度单位是测量什么样物体的长度,一份有多长,相关单位之间的关系这些方面来研究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