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区学籍管理
校长信箱
市基础教育
设备报修
数字图书馆
装备管理
区装备管理
省教师管理
课表查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专题网站>>课题研究>>已结题课题>>关于小学数学课堂实施画图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成果展示>>米和厘米练习课
米和厘米练习课
发布时间:2022-01-1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董晓华

米和厘米练习课

教学内容

米和厘米练习课

教材分析

米和厘米”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中的内容。这一单元可以说是开启了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大门。

教材编写这一部分内容时有如下特点:

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测量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感觉到,这些更深层次的东西不可能通过一节新授课就传达给学生,而是要在这一单元教学中延续下去,给学生一个完整的长度单位的体会过程,所以这节练习课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巩固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认识,能选择正确单位表述物体长度,能正确测量物体长度。

2、通过估测等活动使学生加深对长度单位表象的理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

3、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巩固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认识 ,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难点:能选择正确单位表述物体长度,能正确测量物体长度。

教学准备

米尺、卷尺、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长度单位

师:小丽家搬新家了,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视频)

小丽为自己的新家写了篇日记,这篇日记里缺少了什么?(单位名称),你能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来帮她填一填吗?

1、填写合适单位

今天,我们搬新家了。我的家在十楼,可高了,大概有36 )高呢。我最喜欢我的新卧室了,妈妈帮我买了一张长2( )的大床,旁边了一张高80( )的书桌,书桌上还有爸爸送给我的礼物:一本厚5( )的字典和一个长18( )的文具盒。以后我每天都会在这里快乐学习和生活。

2、复习长度单位

1米和厘米是我们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单位量什么样物体的长度用米作单位?量什么样物体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

21米有多长?1厘米有多长小组内说一说比划一下。

3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板书1)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板书1厘米

41米里面有多少的1厘米,1=100厘米。(板书:1=100厘米厘米)

3、练习:在     里填上><=

师:有了刚才的经验,让我们一起动手来比一比吧。

8      8厘米         1米    100    90厘米     1

预设:数字相同看单位,8厘米没满1米,90厘米没满1米。

二、复习长度测量

1、建立测量概念

师:我们都知道米和厘米是计量长度的单位,那怎样来测量长度呢?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种测量长度的工具:学生尺、特殊的尺、边长1厘米的小方块,选择一种你喜欢的工具来量一量橡皮的长度。

小组活动:多种工具测量橡皮

活动要求:学生拿学生尺,特殊的尺子,和边长1厘米的方块同桌合作量橡皮的长度。

活动汇报:(1)用学生尺量汇报:你量到橡皮长几厘米,怎么量的?(0-30-111厘米,1-211厘米,2-3 11厘米,橡皮的长度是31厘米所以长3厘米)

2)用边长1厘米小方块量汇报:我拿这个小方块上1厘米这条边量了3次,31厘米是3厘米。

3)用特殊的尺量汇报:上面没有刻度3,你是怎样量出3厘米的?(因为2-5里面有31厘米所以是3厘米)你还能用这把尺量4厘米的物体吗?怎么量?(1-5里面有41厘米就是4厘米。)

小结:测量长度时看有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

2、丰富测量方法

刚才我们测量了橡皮的长度,现在请大家拿出直尺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5厘米有多长,10厘米有多长?(用手比划)。在我们身上也有尺呢?你能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吗?大拇指的指甲盖大约宽1厘米,手掌的宽大约几厘米(7厘米),一拃呢?(14厘米),一庹呢(1米)

这些工具都能帮我们进行估计、测量。

3、开展测量活动

示范活动:你能上来估一估老师讲台的长度吗?

(1)学生采用各自的方法估计:学生尺、一掌、一拃.......

(2)学生汇报:你是怎样估的?为什么不用1厘米的格子来比?

(3)小结:我们在进行估计前先要观察物体,根据物体大小再确定合适的参照物来估计。估计后实际有多长再用尺子量一量

4)小组活动:用刚才总结的方法来估计并测量下表中物体的长度


估计

实际

粉笔长

(     )厘米

(     )厘米

数学书长

(     )厘米

(     )厘米

(     )长

(     )厘米

(     )厘米

交流汇报:你选择的是什么物体?你是怎样估计的?实际测量长度是多少?

三、解决实际问题

小丽在家搭积木,她发现积木也是有高度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那这些积木搭起来有多高你知道吗?


 

小结:长度不仅是可以测量还是可以叠加的。在生活中也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

四、折一折量一量

小丽想折一些千纸鹤装饰新家,她发现每折一次都会有一条折痕,折痕也是有长度的,再折一次折痕长度一样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1、教师示范:折一折,画一画折痕、量一量折痕。

2、学生折出不同的折痕再量一量,并填写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大约(  )厘米

大约(  )厘米

大约(  )厘米

思考:怎样折,折痕最长?

小结:不同的折法折出的折痕长度也是各不相同的,当折痕的2个端点在长方形斜对的顶点上时,折痕最长。

五、回顾反思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学习了什么?

学会了如何估计,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长度单位的过程中我们还找到了长方形的一些规律。

这单元我们认识了线段、厘米和米,迈出了图形测量的第一步,以后我们还会学到更多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千米等,我们要用这单元的学习方法:看看这些长度单位是测量什么样物体的长度,一份有多长,相关单位之间的关系这些方面来研究它们。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8501562  邮箱:269451394@QQ.com   邮编:21310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