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区学籍管理
校长信箱
市基础教育
设备报修
数字图书馆
装备管理
区装备管理
省教师管理
课表查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走进崔小>>师资队伍>>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效性的思考
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效性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0-01-0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zlh

综合实践是一门新设的课程,由于没有教材,课程的活动范围大,教师缺乏经验,因而很难上好这门课。担任综合实践老师后,我也设计了一些综合实践活动,但两次以敬老院服务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却引起了我的深思。那一学期,我领着六年级同学进行了两次社区服务,服务内容相同,都是清扫敬老院的楼道,可是由于活动准备情况和布置的不同,活动效果也千差万别。

事件回放

计划:开学初,为了使学生能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我带着全班同学去学校附近的敬老院清扫楼道,为敬老院环境卫生提建议。活动前,我考察了敬老院的位置,决定清洁学校东边的敬老院的楼道。起初,仅仅只想让同学去拾拾楼道的垃圾纸屑什么的。于是,我从全班同学中找了几个人组成小记者团,其余同学参加劳动。

变化:我把学生带进敬老院。指定范围后,便叫他们进行劳动。宣布解散命令后,我便开始巡视。我发现楼道的地面特别脏,根本无法进行拾捡。有的同学捡了一会儿就停下来歇息,有的无所事事,有的同学甚至在院内打闹起来。个别同学回学校找了几把扫帚开始清扫楼道。回学校后,只有几位学生有了收获,对敬老院内的环境卫生提了些建议。活动就这样草草了事。当时我的想法是,在校外开展实践活动太难管理,以后还是在学校开展活动比较简便。

转化:随着综合实践课的开展,我也经常上网向有经验的综合实践老师学习。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位老师也进行了相似内容的综合实践,由于准备工作做得好,想得细,活动很成功。于是,我萌发了第二次带同学进行敬老院服务的念头。

升华:这一次,我先征求了同学们的意见,并成立了筹备小组。接着,我和几位同学一起考察了敬老院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劳动的范围和活动方案。然后,全班同学以四人为一小组自由组成十二个小组,并确定了每一组的小队长。活动当天,我请每个小组分配劳动工具笤帚、抹布、簸箕等。同时,为每个小组分配好劳动的区域,每个小组清扫两个楼道。劳动前,除了必要的安全教育及注意事项,我还告诉同学们,这不仅是一次劳动,也是一次竞赛,看哪组能顺利完成分配的任务。宣布劳动开始后,同学们便迅速赶往指定区域开始劳动。同学们有的扫楼梯,有的擦扶手,忙得热火朝天。劳动中没有一位同学无事可做。很多同学头发上、身上落了很多灰尘,也没有一声怨言。大家表现都很积极。有的小组完成了指定的任务后还主动向我请求清扫别的地方。更让人难忘的一幕是:有的同学还走进老人们的住所,帮他们整理房间,还有的还陪老人聊聊天,捶捶背……活动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旁观者,而是活动的参与者。哪里出现问题,教师便于工作出现在哪里,及时解决;哪里有精彩瞬间,老师就拿起相机“喀嚓”一声留下精彩瞬间。最让我感动的是,劳动接近尾声时,男同学陪老人下象棋,女同学还帮老奶奶梳头。尽管本次活动已经结束,同学们似乎意犹未尽,还在兴奋地讨论着这次活动的收获、体会。我对这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表扬了每一位同学,希望他们带动周围的人共同爱护我们的家园,共同来关心老年人的生活。此次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了延伸,很多同学在日记里写下了当时的活动体会,他们对平时不关心孤寡老人的同学提出建议,有的联系自己,决心从自己做起,爱护家园,关爱老人。学生们还给小区居民写了份倡议书,向小区居民进行“爱护家园,关爱老人”的宣传。在上学、放学路上,他们发现不文明的现象就会主动制止,看见不敢过马路的老年人能主动搀扶他们。

在学生们兴奋的笑脸上,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两次综合实践活动为什么活动效果截然不同?我想,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指导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要对活动进行精心设计,对活动目的,活动的前期工作,活动的过程以及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要考虑周到。第一次的活动目的是:“树立环保意识,爱护自己的家园”。由于活动内容空洞,具有不可操作性,给活动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第二次的活动目的是:“将指定的劳动范围打扫干净,分工合作,完成任务。为敬老院提合理化建议,树立环保意识,爱护家园,关爱老人。”活动目的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两次综合实践活动,第二次比第一次多了周密的布置,活动内容清楚,活动准备充分。在部分同学完成任务后不是坐视不管,而是在学习组长的的带领下开展与老年人交流的活动,将活动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这些安排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条件。

其次,综合实践活动不是面向少数学生培养特长的活动,而是面向全体学生,调动起全体学生的活动积极性。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给予每一个学生自主活动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均等,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活动。从简单的生活技能着手。更利于大多数学生学习和掌握,获得乐趣。扫地、擦栏杆,陪老人聊天等,这些看似普通的事,放在小组中进行就多了集体的智慧。一幢楼清扫下来,学生发现,各干各的远没有分工合作的效率高。学生开始合作后,他们开始思索怎样分配,怎样照顾到每个人发挥长处。在活动中,学生逐渐学会合作,每个学生都找到了自己在活动中的位置,展示了自己的价值。

第三,教师应重视过程评价,重视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寻找自身的闪光点。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有不同兴趣和能力水平,如果教师用同一个标准去评价学生或以等级评分的方法去评定学生的表现,就会使一部分学生丧失参加活动的信心和兴趣。只要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应该给予鼓励。通过不断的鼓励向深层次的活动发展。有的学生平时学习成绩比较差,很自卑,而在活动中我们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有的学生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对综合实践活动不屑一顾。这时,我们应从生活中的小事着手,锻炼他们的生活能力,培养他们的爱心。一句“好”、“真棒”“不错”,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善意的微笑,看似简单,如果我们把它用在生活中的每进每时秒,那作用会在不久在将来显示出来。

第四,综合实践课着重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生存能力和生活技能。大量的综合实践课应放在社会这个大课堂而不是学校这个小课堂。综合实践课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教会学生收集资料、写调查报告,提建议,出小报,更多的应是让学生学会生活。收集资料等仅仅是一些辅助的手段而不能成为综合实践的主要目的。“童年时期,是个体接受社会化的最好时期,也是社会化的基础”。我们应该利用综合实践课培养学生成为社会化的人,系统地训练他们,把“教导他们掌握生活与生产的技能,遵守社会规范,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培养社会角色”作为综合实践的主要任务。

总之,要上出有实效性的综合课,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综合实践课题。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身边发生的事情都会成为我们综合实践课的内容。只要教师对活动内容进行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必然会水到渠成,那么我相信每一节综合实践课,都会让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8501562  邮箱:269451394@QQ.com   邮编:21310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