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区学籍管理
校长信箱
市基础教育
设备报修
数字图书馆
装备管理
区装备管理
省教师管理
课表查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走进崔小>>师资队伍>>驾综合实践活动之舟,扬个性作文之帆
驾综合实践活动之舟,扬个性作文之帆
发布时间:2010-01-0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sff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先生指出:“个性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不能反映内心世界的作文,也就失去了作文的本质意义。”“失落了学生个性的作文,就是没有灵魂的作文”。要让学生作文实现“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情”,就需要彻底地改变作文教学现状,倡导作文个性化的基本理念。

《课标》的写作教学建议中始终强调自主、真实、创新的个性化教学思想。如自主性,表现在“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而“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则为“真实”之要义。在作文教学中落实“课标”精神,最主要的就是要贯彻作文个性化的教学理念。而综合活动则为学生个性作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我校位于常州东边的横林,这是一个历史悠久,自然、历史、社会、资源非常丰富的小镇,镇上的每一处古迹都蕴涵着一个个故事;镇上的地板产业更是名扬海外。在横林经济迅速发展和古镇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进程中,让学生走出校园,置身社会,调查访问,采集素材,不但可以积累写作素材,解决写作源泉的问题,更可以让他们感受家乡的文化,了解家乡,更加热爱家乡,而综合实践活动恰恰就是联系学校和社会的平台,是让学生走进生活的桥梁,为学生个性化作文带来了希望。

苏教版十一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要求介绍家乡的一样小吃,第五单元习作的内容是介绍家乡的物产,而采访家乡的一位名人是第六单元习作的内容,这些内容都与家乡紧密相联,而我们学校的综合活动主题就是“夸夸我的家乡”,为了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我作了如下的尝试。

一、制定措施,明确目标,保证有效进行综合活动

首先,为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有效地进行,要求学生一定要做到以下两点。

1、进行实地调查

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地参观和调查,以观察事物,收集素材,多角度地了解横林的实际情况,并要求做好记录,写下自己的调查感受,为写好作文做准备。

2、收集文献资料

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意识地全面收集关于横林的自然、历史、社会等各方面的文献资料,为写作积累素材。

其次是制定出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

根据学校周边实际情况和地方特色,以“我爱家乡”为中心主题开展活动,围绕“知我家乡——夸我家乡——爱我家乡——未来家乡”的逻辑线索进行。

二、注重活动过程,促进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

首先,是掌握寻“源”的方法,让学生有话可说

作文教学中,虽有写“观察日记”、“访问记”等寻“源”方法的教学,但未成系列。在具体教学中,也未能真正落到实处,且难于持之以恒。学生大都不能主动从生活中去寻找有效的写作素材,也不懂得如何去寻找。而综合实践活动就能使学生初步掌握了寻“源”的方法。

1、体验自然风光,谈家乡之美。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占据丰富的表象是作文的前提,作文的兴趣在具体形象面前、具体的情境之中也更易激发。孩子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的摇篮。综合综合实践活动,我带着同学们拥抱大自然:看绿树红花,听百虫啾啾,吸新鲜空气,享拂面清风;春之绿、冬之雪,夏之泳,秋之游。同学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玩耍,自然能深深地体验到大自然之美!

当学生心盈自然之美时,我只要稍作点拨,如问:玩得高兴吗?美吗?你喜欢哪个地方?说说好吗?学生跃跃欲试,争相畅叙心中之美。因为这不是冥思苦想地作文,而是在叙述享美之乐,学生思维特别活跃,有感而发,描述心中美丽的家乡,陶冶了情操,张扬了个性。

2、体验先辈精神,叙崇敬之情。

先辈们的事迹与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精神是我们语文教育的一笔宝贵的资源。从抗日战争到越南反击战,我们镇上就有许多位英雄烈士,他们展示出一幅幅昂扬奋发、坚贞不屈的精神画卷。这些既是作文的好素材,也是德育的好教材。综合活动课,我让学生去采访了解烈士事迹的老人,拜访目睹英雄事迹的前辈;参观烈士陵园;查阅资料,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种种感人的精神,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继而产生了强烈的倾吐欲。此时,进行习作练习,学生语言慷慨激昂,字里行间充满了感情,多数同学还联系自己做了真诚的反思,这与以前空洞的口号式习作截然两样!——习作的过程再次升华了同学们的感情,净化了同学的心灵。

3、体验家乡飞速发展,抒振奋之情。

随着计划经济的淘汰,横林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令我们不断地惊喜,更无比的振奋!——这又是作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极好素材!我带着孩子参观地板城、地板生产线、养殖专业户等,并通过采访了解家乡的过去,在过去与现在的巨大落差中感受今天的飞速发展。接着,在班上开展讨论会,让学生说说“家乡的变化”:有的从自己家里的生活变化谈起,有的从门前路的更新说起……同学们还情不自禁地张开了想象的翅膀,带着一颗颗童心飞向未来……学生太兴奋了,学生把这种振奋之情流于笔端。同时,也教育了学生要热爱家乡,促使他们从小树立起把农村建设得更繁荣的理想。

其次,掌握开“源”方法,张扬学生个性

在综合实践活动刚开始的时候,能找到的素材较多,所以写作也似乎很容易。但随着活动的深入,学生感到能写的东西越来越少,没什么可写的了。而事实并非如此,那么,造成学生“写完”之感的原因是什么呢?通过对学生作文的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往往只注重事物的表象,不会更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对客观的东西只能被动的接受,不能主动的问个“为什么”,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更注重培养学生开“源”的能力。

1、让学生多思、善思

在活动中,我们要求学生面对现实情况时,要多问“为什么”,善问“为什么”,有一个会思考的脑子。学生通过这个或那个“为什么”的思考,就能更深入地分析事物,扩大写作的面,更深地挖掘题材,表现的主题也就更深刻了。

例如:横林是江南水乡,小河纵横交错,以前清澈见底的河流如今不但难觅鱼虾,而且恶臭难闻,面对这种情况,就要引导学生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这样下去会带来什么后果,这种状况如何改善等。通过思考,不少学生有感而发,写出了关于环保方面有真知灼见的文章。

还有,近年来横林发展很快,但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引导学生思考:该不该大肆建造厂房?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是否矛盾?……等等。在鼓励学生深入调查,并极思考问题上述问题后。有些同学在作文中就提出了“家乡的富裕是不是一定要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问题,也有同学则认为,经济要发展环境要保护。这些作文,观点针锋相对,却各自阐述了理由,让人感到学生确实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2、学会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文章中去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只会粗糙的写出横林的人物、历史故事,却不懂得通过自己的笔来抒发对家乡的感情,不懂得把自己的感情与家乡的历史文化相融合。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让学生饱含深情地去认识家乡的一草一木。

3、以历史文化为基本内容,向经济等领域延伸

横林虽是个小镇,但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却同样在突飞猛进。我们注意在综合活动时间中把学生的眼光引向横林的现代企业,引导他们去感受时代跳动的脉搏,去调查、研究横林的地板产业,去分析、思考,更真切地感受改革开放后经济成就。

综合实践活动就像是一只船,带领学生寻“源”,而个性作文就像是船上的风帆,载着学生开“源”,张扬个性。它给了学生一个更广泛的世界,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学校与和书本,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综合实践活动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不但使学生拥有了充足的写作素材,做到“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情”,而且使活动的本身更具有目的性和实效性。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8501562  邮箱:269451394@QQ.com   邮编:21310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