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有效合作学习的研究》阶段小结
课程的基本理念特别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见“语文课标”对合作学习是十分重视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综合目前教育的发展状况,社会对人才需要的方向,及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和本校学生的个体差异及身心发展特点,我选择了《小学语文课堂有效合作合作学习的研究》这一课题。目的旨在通过有效的合作学习,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2014 年 月,本课题作被批准立项。经过一个学期的紧张而有序地实施,已成功完成理论学习阶段的任务,现将一学期的的课题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意识。
1、集体学习建构主义合作学习理论、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学习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系统原理、教学设计原理,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特别是围绕合作学习搜集资料,充实理论水平,并撰写相关学习笔记。
2、积极开展研究课例活动,同课题组的老师利用课余时间搜索一些优秀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课例、教学视频,以座谈会的形式开展讨论交流,并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确定切实可行的方法。
二、进行简单的课堂实验,激发学生兴趣提能力。
学生适合做学习的最大受益者,也是课题实施是否成功的检验者。学生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在课程改革的实验中,我认为:向学生渗透互相合作的意识,让他们懂得在学习中只有互相帮助,才能共同进步,要做到互教互学,互相切磋,一人教大家,大家教一人。 苏赫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本学期,我在我们班级进行了简单的课堂实验,我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在小组中显身手。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新的语文程课标准开篇便指出了“现代社会需要公民具有合作意识”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重要途径” 这提示我们,合作不仅是有效的学习手段,它本身也是一种目的,一种现实社会特别需要的人的基本素质。而孩子们的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只有在合作的过程中才能得以培养和提高。 那么如何让孩子们在获取语文知识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呢,我们课题组也已初步总结出如下六部模式:
1、教师要选择好可供学生合作学习的切入点。
2、分工是合作学习的首要任务。
3、学会表达和倾听是有效合作的途径。
4、学会互助和支持是有效合作的重要环节。
5、协调合作中的矛盾与冲突是有效合作的保障。
6、给孩子们选择好合作学习的内容,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学习合作,有了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合作能力,为他们一定会学得更好。
三、研究的反思。
虽然这一学期只是进行了范围有限的课题实验,但我也发现小组有效合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1、课堂上合作的过程,还有部分学生无所适时。
2、学生超前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待提高。
3、合作学习时,有学生有依赖性,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
4、学生合作学习时,只关注自己的想法,不在乎别人的见解。
5、教师评价的引导作用体现的不够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