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理论文章
发布时间:2015-10-3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语文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尝试
 
1、合作小组的组建
小组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制约“小组合作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不能为了单纯追求讨论形式,而忽略了对小组的管理。为此,在组建合作小组时,我采用学前分组法将学生分成几个合作学习小组,根据学生的性别、学业成绩、能力倾向、兴趣、背景等几个因素进行分组,每4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坐序前后相连,便于开展合作学习。小组成员是相对固定的,最好在学期之初就组建起来,必要时可做小范围调整
分组时我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每个小组中有一名优等生,2名中等生,一名学困生,每个小组的整体水平基本一致,做到组间同质,为合作学习小组开展学习竞赛活动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学习环境。各小组按好、中、差比例组合,形成组内异质,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开展互帮互助活动,让学困生在合作学习中得到锻炼,让中等生在合作学习中得到发挥,让优等生在合作学习中得到表现,最终形成各显其材、各尽其能、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竞争意识,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省时、高效。
2、指导合作小组高效运转
1)小组长的培训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单靠教师组织教学,不能保证各小组学习的质量。因此需要有几个学习成绩较好,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得力助手。这些在合作过程中起组织、协调作用的中心人物就是合作学习小组的小组长。在合作小组组建初期,我把对组长的培训,作为小组建设的首要任务,教他们如何组织本组同学开展合作学习,怎样处理组员们不同的意见、观点,即时归纳整理本组的学习情况……并经常召开“小组长管理经验交流会”对小组长的工作进行指导,使小组合作事半功倍。
2)教会学生学会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是完成学习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习惯,教会学生与人合作的方法,与人友好相处,共同完成任务,因此,教会学生学会合作,这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关键,教师要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技能、技巧,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读书时能做到边读边思考,遇到不懂的生字、生词和句子把它勾画出来,通过查阅资料仍弄不懂的向本组成员请教。2在学习中,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本小组的学习活动,并为小组学习献计献策,做到提问主动、讨论积极。3在学习中还要让学生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做到别人发言时,认真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评价,听不懂时,请求对方做进一步解释4评价自己时虚心接受,并能公平、公正、客观地评价别人。
3)确定目标,关注过程,跟进评价
A、确定学习目标
我利用导学卡的形式,根据单元主题或课堂教学目标,确定切合学生实际的自主学习目标。根据目标,跟学生一起确定学习方法和步骤。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初期,大多学生由于没有合作学习的经验和方法,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这时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确定小组学习的方法和步骤。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步骤,才能保证各小组合作学习的速度、质量。当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后,各小组用什么方法、步骤来学习,可由学生自己选择,自主确定,当然教师也作适当的指导和帮助,避免小组学习偏离轨道、远离目标。
B、关注过程,重在指导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个小组)的课堂表现,跟进指导。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在限时的基础上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阅读、思考、讨论、交流,保证学生能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学习任务。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对每个合作学习小组进行走访,了解各组的学习情况,并加强指导。在了解、指导的同时,要一同参与小组的学习、讨论、交流活动,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做学生的合作伙伴,这样不仅可以增进师生间的友谊,还可以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C、组织交流,实施评价
对自己对别人能够公允客观的评价是学生自主性的体现,为此,我们在学习完一课或一单元之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小组评价,评价的对象包括评价自己,评价同学,评价老师,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教的成功与不足等几个方面。通过小组评价,小组内的同学能够互相取长补短,特别是原来一些得不到表扬的学困生在小组内经常得到同组同学的鼓励,有的还能得到同班同学的掌声,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日益高涨,对教师,学生们也能够依据自己的学习体验对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真正作到教学相长
教师在对学生的评价问题上,要以小组作为基本的单位进行捆绑式评价,使学生形成“组荣我荣,组耻我耻”的观念,提高小组的凝聚力,强化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小组成员间的共同进步。
    在语文课基础知识的学习中,我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把“兵教兵”、“兵管兵”、“兵练兵”、“兵强兵”落实到实处,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效果得到明显提高了。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8501562  邮箱:269451394@QQ.com   邮编:21310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