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方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课题研究总结
本学期,该课题研究目标是: 1、了解我校学生在搜集处理信息方面已掌握的方法和存在的问题,找准研究的重点。2、加强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为本课题的研究夯实理论基础。3、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根据学习的需要,有选择性地搜集信息,并能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4、提高教师们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首先,我们全体课题组成员进一步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并以调查和问卷的形式充分了解我校学生在搜集处理信息方面已掌握的方法和存在的问题,找准研究的重点。
其次,我们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学习教育理论,努力提高课题研究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课题组成员将根据学校课题计划和本组课题计划制订详尽的个人计划,做到有针对性,有实效性,有探讨性。
第三,我们还注重典型引路。即课堂试验、探索和总结,然后推广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广泛开展听课、评课、说课等一系列的课题研讨活动,通过评课、座谈、研讨等提高教师理论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本学期,我们课题组开展了两节听、评课活动。10月份,丁玉娟老师在六年级开展了研究课《轮椅上的霍金》,学生课前通过不同途径收集了许多资料,对霍金有了全面的了解。11月份,周琦瑾老师在一年级开设了有关昆虫的研究课《识字4》,一年级小朋友在父母的帮助下,通过电脑、手机、课外书等途径找到了许多有关昆虫的知识,对查找资料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意识。课后,我们针对两堂课进行了有针对性地评课,全体课题组成员都有了很多的感悟和收获。
第四、我们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以课题研究为应用研究新的生长点。我们将要求教师把教科研活动搬上了新的平台。专题网站、集体博客、QQ群等要建立起来,交流范围的拓展、专家指导的及时,信息的扩充,让课题组成员的眼界和思路大大拓宽。
第五、我们的课题组成员还能够及时反思,以案例评析的形式在学校网站上总结课堂教学的得失,并在此基础上作探索性思考,撰写论文和经验文章。
一学期转瞬即逝,我们有收获,也有不足。在下学期,我们全体课题组成员将继续查漏补缺,不断完善研究过程,并将加大研究力度,加深研究深度,力求将课题研究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