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语教学生活化
凡是语言,只有在生活中运用、交流、表达,才是一种活的语言。就语言学习而言,五彩缤纷的生活既是语言的源头,又是运用语言的沃土。英语也不例外,它来自生活,并为生活所用。只有在实际运用中学到的语言,才是真正的活的语言。如果缺少真实的生活实践,缺少不断的实际运用,我们在书本上和课堂上所学到的语言不仅抽象、枯燥、不容易掌握,而且极容易因为缺少运用而使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也逐渐变得生疏。因此,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英语,运用英语,使学习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样,学英语就不再是一种抽象的语言学习,而是有血有肉、和生活实践紧密相连的具体形象的活动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生活即教育”, “为生活而教育”。教育来源于生活,教育为生活服务。语言源于生活,脱离实际生活的语言是不真实的。一个语言枯燥的课堂是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只有将语言融入生活,它才会绽放魅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应巧妙地将授课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让英语走进生活,让生活再现英语,让我们的英语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小社会,生活大社会,课堂生活化,生活即课堂”。语言来自生活,是丰富的、活的生活的体现。教会语言最好的方法是将语言还原于生活,走英语教学生活化的道路,把生活引入课堂,把课本上规范的死的内容融于生活。
一、 使教学内容生活化,让英语贴近生活
新一轮的英语课程改革也着重强调了英语生活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体验。即把英语课程定位在一个开放的体系上,让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提倡学生参加、体验、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现行的英语教材所提供的内容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实际,处处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活经验”,为我们的“生活化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教学依据。叶圣陶先生在几十年前就曾指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我们应该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把生活中鲜活的事实引入课堂,创设一个个真实的情境,使学生的生活经历成为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觉得并非在完成教材某个内容的学习,而是在生活中完成某一件事情。其中的英语内容只不过是在完成这件事情所必须使用的语言,而且使用这些语言是自然而然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才能真正实现英语教育素质化。然而仅书中的知识点还远远不能为学生的感知、理解、记忆和运用提供最佳的语言情景。因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去收集生活中的英语,把他们带进课堂,为教学服务。如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缩写词:KFC, VIP, WC......搜集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商品英语:餐巾纸上的soft, 牛奶包装上的milk,橘子汁瓶上的juice……还有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电脑英语:Windows, My files, E-mail…这些生活中的英语让学生在学习时会热情高涨,思维异常活跃,效率大大提高,也让学生感到英语就在我们身边。
二、 组织多样化的课堂教学,让英语走进生活课堂
40分钟是教学的主战场,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当今英语教学普遍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student-centered class)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动起来,从而使他们乐学、和谐、主动地发展。我们教师应在《新课标》指引下,在课堂上尽量创设生活化的语言环境,提供生活化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逐渐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在动态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让生活走进英语课堂。人如果脱离了生活,就学不会语言。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课堂“剧情”的需要,给每个学生都搭建一个活动的平台,并采取多种组织方式,如:个体活动、同桌活动、四人小组活动、分组活动、全班活动等,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尽情发挥,努力尝试担任各种角色,使英语课堂真正成为生活实践的舞台。如:问路、看病、购物、郊游、俱乐部活动等等,无一不是课堂活动的内容。只要努力把活动置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无形之中便会淡化学生意识、学习意识,强化了主体意识和生活意识,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步入英语学习。
三、 精心设计课外作业,让英语融入生活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的语言之一,已经进入了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电话、网络、广告牌、食品包装等处处可以看到英语。因此,为给孩子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我们要树立“大课堂”的教学观,设计一些精彩有趣的课外作业,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使英语运用于生活实际。学习时,可让学生用英语做口语作业;学了比较好的语段、课文等,可通过“看谁说得好”的比赛方式,以复述的形式交作业;学了相关主题的文章时,还可以让学生从网络上查找有关主题的其它信息;另外还可以让学生收集英语名言和谚语、制作英语书签、根据班级英语程度,让孩子编辑班级英语墙报和各类英语小报等等。这些生活化的作业,学生会特别感兴趣,因而会全身心投入,想方设法查资料、绘图、设计策划,乐此不疲。这样的作业,既培养学生的创作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使英语与生活真正融为一体。
总之,要想实现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将课堂教学融入学生的真实生活中,让英语走入学生的生活。美国教育家毕特指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有着非凡的魅力,它是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桥梁,对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有着深远的意义
学习心得:从生活中找灵感
张雯君
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要从生活经验中选取教学所须的内容,使学生们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感受亲切、自然,快乐,使他们适应学习、获得经验、得到发展。本套教材话题内容广泛,包括食品、个人情况、家庭、学校、朋友及讨论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与困惑、谈论个人的嗜好、采访、谈话或探究等。这些都莫过于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很容易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在学习外貌后,我让学生通过描述自己笔友的外貌,让其他同学来猜,同学们都很感兴趣。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体会到的不是作业的繁重,而是成功的喜悦和用英语做事情的真实体验。此外,在学习then and now 过去时与现在时的比较,我要求学生带上照片,在照片上用英语写上I was…年龄,I could…,I couldn’t…,now I can…,I can’t. 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同学们兴致很高,课堂气氛会很活跃。可见,把英语教学内容拓展到生活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学习活生生的语言,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也达到了学习语言在实际生活中进行交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