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一、 研究背景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课程应由"学科"走向学生,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 而更是"体验"课程。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重建学生的生活世界,让课堂教学 从一味地"拓展知识"转向"回归生活",还学生以生活,还学生以快乐,赋予教 育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新课程改革为"生活 化"的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实施的舞台,《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 英语课程改革"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 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就语言教学而言,它必须回归生活 世界,回归儿童的生活,尊重"儿童文化",挖掘"童心""童趣"的教学价值。那 么如何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更新教学内容、形成生活化的英语课堂教学以达到 高效的英语学习呢?我们应该走进学生世界,深入了解学生的爱好,把蕴藏于师 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努力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积极地开发、有效地利 用好英语课程的生活资源,让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使学生能从 身边熟悉的环境中体验到学英语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享受,是人与人之间友好 的交往,如此促动内需,长久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让英语学习成为学生 喜爱的一种生活,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我校是农村小学,从农村小学的实际出发,以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 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以此形成学校英语学科的教学特色,并促进我 校特色学校的创建。
二、 概念界定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本课题的教学是指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家庭生 活、学校生活相结合。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 使学校的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体验生活、认识生活、学会生活的过程。
三、研究目标
1、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英语学习内容生活化的再改造,让学生感受生 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习。 2、探索"自主、合作、探究、展示"型的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生 活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四、研究内容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 中去,使学生感到学习英语是生动有趣的,我们将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着重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建构生活化的英语课堂。 1.寻找教材与生活的结合点与切入点,呈现生活化的学习内容。 教师在启发学生留意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尊重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独 特体验的同时,摆脱对固定教材的依赖,以教材为依托,由师生共同整合生活 资源,寻找到教材的语言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的结合点来进行语言训练,拓 展训练渠道。 适当补充教材内容。 扩展教学活动步骤。 调整教学顺序。 2.以情景为铺垫,寻找预设与生成的生长点。 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氛围。 营造生活化的学习氛围。 向课前课后延伸,使英语学习融于学生课余生活。 1.课前师生开发课程生活资源。 学生英语周记。 校园英语角活动。 2.课后学生积累课程生活资源。 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长期保持学习兴趣,更需发挥生活资源在语言学习 中的长期优势。积累生活资源即是从另一个角度利用课程生活资源的一种积极 尝试。学生积累的过程也是显示成果的活动。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单元主题的教 学,让学生把相关生活主题收集起来,让学生编写他们自己的采蜜集,增加他 们的英语知识,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我们还可以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 能力。 3.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交际场所,课内外结合,拓展学生的交际运用 范围。 课堂上,让学生明确交际活动目的,指导学生进行交际运用的方法,激 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消除学生的厌倦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教师的 教育、引导使学生肯说、好说、勤说。我们都清楚语言环境对学习语言的重要 性。这种环境应该是有形与无形的结合。无形的环境指的就是一种学习的氛围。 对于我们中国学生来说,环境的欠缺是导致学习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 我们要发挥老师和学生的群体力量,创设一个"英语王国",让学生能受到这种 浓烈气氛的影响,不知不觉地投入其中。 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优化策略,充分发挥深长的监督作用。指导家 长学会配合好学生开展交际活动。让学生在家庭中真正进行有效的交际运用, 在实践中发展。 拓宽学习空间,课内延伸,课外拓展,充分结合好家庭、学校、社会三 者。课外活动让孩子走出课堂,走向家庭,走向社会,能拓宽活动范围,时间 内容更灵活,变换的场地处处是他们用英语的天地,孩子们在形式多样的英语 活动中学中玩,学有所用,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五、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六、研究的步骤
研究的准备阶段: 1.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分析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组织调查学生英语素养发展水平及师生的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分析整 3.成立课题组,撰写课题方案。研究的实施阶段 1.第一阶段 a.学习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观念。为课题研究做好准备。 b.搜集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的生活素材。 c.根据研究方案和计划,开展研究工作。 d.适时召开课题指导小组会议,交流汇总实验情况,进行研讨分析,提出 下阶段的实验建议。 2.第二阶段 a.认真备课,组内进行集体讨论,制定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模式。 b.课堂教学第二次实践。 c.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注意完善研究措施,提高研究成效。 3.第三阶段 a.结合研究活动,讨论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与收获。 b.结合课题,修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实践模式,检验试验效果。 c.收集好研究资料,配合课题做好阶段总结。 研究的总结阶段。 根据研究内容,收集、整理、归类材料,综合研究材料,最终以教学经验 总结、典型课例、论文表达。
七、研究对象
小学五年级学生 八、预期研究成果 1.小学英语生活化案例集 2.研究报告 3.优秀英语课堂实录及课件、光盘、录像带。 4.教师研究论文汇编,反映学生学习成果的资料汇编浅谈
学习心得
在学习了以上的有关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的理论文章之后,体会到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学习的重要性。一、用英语组织教学,创设使用英语的环境。1、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少地说汉语,而是通过手势、眼神、动作、音调等辅助手段来组织教学。用英语组织教学能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创设英语氛围,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表达的习惯。 例如:采用“Let's begin now. Good morning (afternoon),class!”来作为一堂课的开场白,而在下课时用“Class is over. Goodbye, class!”作为结束语。在讲课过程中,提醒学生看黑板时,便会用手指着黑板并说出“Look at the blackboard.”让学生打开书时,便会说出 “Open your book , please.” ,同时将双手摊开。要求学生合上书,我便说 “Close your book, please.”并将双手由摊开到合并。2、要求学生在学校见到英语老师,用英语打招呼;凡是英语课堂,就要求学生尽可能用英语进行交流,如学生来晚了要进教室,就必须用英语说出:“May I come in ,please?”老师就用英语回话:“Come in , please!”刚开始,由于句型学得少,不少学生都是采用“单词+手势”的方式进行交流,随着学习的深入,很多学生都能主动地运用所学过的英语进行简单地问候和谈话。二、五分钟日常会话练习。会话的内容要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形式多样化,要保证大部分学生参加语言训练。为此,在课前五分钟选择的内容都是生活的缩影。一共分三大块:English song ,Daily talk ,Dialogue。 对于English song ,欢快的节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小英文歌用处真不小。例如:Good morning 、If you are happy等唱起来都需用到连续升降调,学生虽是唱歌却也达到了听说训练的目的。 对于Daily Talk和Dialogue则更有用处, What's your name ? How old are you ? What day is today ?从姓名、年龄到天气等等,面相当广,为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