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第二学期阶段小结
——金立成
通过一学期的时间,全体课题组成员对研究《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小练笔”的实践研究》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本学期,全体课题组成员围绕探索出“小练笔”的实施促使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和欣赏评价能力的提高,为出发点,进行课题研究。针对本学期研究的方向,全体课题组成员确定本学期的研究内容。探索小学美术教学中,“小练笔”有效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其中,“小练笔”以绘画形式开展的研究,课余时间的“小练笔”为美术教学有效开展的研究。(1)通过“小练笔”捕捉生活中的人和物,积累感性材料,为学习美术奠定基础。(2)通过“小练笔”提炼感性材料,升华理性材料,提升学习美术的各种能力。
最终完成。全体课题组成员,分工明确,紧紧围绕开学初的制定的课题研究计划来开展课题研究。
课堂教学是课题研究的主战场。全体课题组成员,都深入一线课堂教学,开展课题教学研究,对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练笔教学,进行了多次尝试。全体课题组成员对教学中,为什么要开展练笔、怎么样开展练笔和练笔对学生学习美术的效果,进行了多次讨论研究。课题组组长金立成老师,选择苏少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广告与招贴画》的课题研究课
全体课题组成员在《广告与招贴画》这节课,进行集体研讨。在本套苏少版教材编排体系中,纹样教学作为一条纵向隐线,始终贯穿在整个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中。从第三册“相同图样排排队”、第四册“点线面”“会变的花、树、叶”、第六册“鱼的纹样”以及第八册“适合纹样”“鸟的纹样”等等,教材在内容构建上层层深入,从点、线、面的认识到运用点、线、面的设计纹样。由此可见,本课教学内容正处于承前启后的位置,而本课是第六册教材“鱼”教学单元中的第二课。在把握真实鱼类形象特征的基础上,大胆夸张、变形、创意,设计出“鱼的纹样”。并灵活运用夸张、简化、归纳等方法和点、线、面等因素构成“鱼”的装饰形态。同时注意点、线、面的搭配,展示学生的奇思妙想。
金老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基于app软件,重新构建广告与招贴画教学。整节课分为四个环节。第一环节创设天目湖旅游情境,引导学生欣赏广告并对广告形成初步印象,引出课题。第二环节基于微视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以掌握广告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第三环节学生两次创作,第一次创作在与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广告。第二次创作在于,结合师生建议,对作品进行修改完善,让美术的创作更加灵活,更具有创造。第四环节拓展总结,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广告的知识和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课后,全体课题组的老师齐聚会议室进行研讨。濮校长对整节课进行全方面点评:1.整节课的设计环节需要调整,内容要进行精简,突出教学重点。2.基于app软件,优化课堂教学,软件的运用在于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多次创作,多次体验,才能让学生学的更多,体验软件带来的变化。
课题研究不仅注重课堂的教学,而且要延伸到学生课外的学习辅导中去。全体课题组老师,在一线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在社团绘画、作品比赛中,也能够突出练笔的特性,帮助学生提高美术绘画表现能力。一批学生在全体课题组老师的帮助下,曹洋、吴俊羽参加武进区中小学生书画、摄影比赛三等奖。董轩毓等学生参加第八届生命之水主题绘画比赛三等奖
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全课题组老师,在小练笔课题研究上,还需要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