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区学籍管理
校长信箱
市基础教育
设备报修
数字图书馆
装备管理
区装备管理
省教师管理
课表查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专题网站>>课题研究>>校级课题>>五育融合下的校园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实施——以梓园为例>>研究动态>>202402-202406第二学期研究小结
202402-202406第二学期研究小结
发布时间:2024-08-1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迟余雯

小学语文开展劳动与语文融合的实践研究

阶段性小结(202402202406

本学期,全体课题组成员围绕崔桥小学教育科学“十四五”课题《五育融合下的校园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实施——以梓园为例》,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教学实践活动。通过整合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我们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劳动价值的认识,还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课题组长迟余雯、 陈璐嫣老师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了两节区级公开课。3月27日下午,迟余雯老师精心设计的《创意手提袋》公开课,巧妙地将劳动技能与艺术创作融入课堂。课堂上,学生们不仅学习了手提袋的设计与制作技巧,还通过小组讨论、材料选择、动手实践等环节,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更重要的是,迟老师引导学生将个人情感、生活体验融入设计中,使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课后,学生积极撰写作文,锻炼写作文能力。此次公开课不仅展示了劳动教育的魅力,也彰显了语文学科的人文关怀。蒋科老师则以《种南瓜》为题,通过生动的讲解、示范种植过程,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对劳动的热爱。学生们在蒋老师的带领下,亲自参与南瓜的种植、浇水、观察生长等劳动活动,体验了劳动的艰辛与乐趣。此外,蒋老师还鼓励学生将劳动过程中的所见所感记录下来,进行小练笔,有效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这一活动不仅让学生学会了种植技能,更在劳动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成长与自然的奥秘,实现了劳动与语文的深度融合。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们课题组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依托校园劳动实践基地,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劳动技能,还提高了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和人文素养。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劳动教育与语文学科的融合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课题研究,拓宽劳动与语文融合的路径,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教育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8501562  邮箱:269451394@QQ.com   邮编:21310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