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晶研究课《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12-1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俞秋枫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9个生 字,学写田字格里的9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文、感受朱德同志和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识字、朗读课文。 

   2.难点:了解战士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谜语,想猜一猜吗?请听:生在树上,落在肩上, 干活躺下,休息靠墙。 (这是扁担

 出示挂图,板书:扁担。指名认读,“担”读轻声。 

现在我国的农村,有的地方山路崎岖,还有很多东西如水、粮等需要用扁担来挑。在科技不发达的旧中国,更是离不开肩挑手提。说起扁担,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

2、你知道扁担的用途吗?(挑水、挑行李、挑粮食)这是谁的扁担?仔细看看,上面写了什么?放大出示“朱德记”。现在你知道这根扁担的主人是谁了吗?(朱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3、关于朱德,你知道些什么呢?请你简单地介绍介绍。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谈谈对朱德的了解。) 

教师相机小结:朱德爷爷与毛主席、周总理一样,是我们老一辈的革命家。他当过红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深受人民的爱戴。 

让我们带着对朱德爷爷的崇敬再读一读。 

二、 初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 

1 边读边画出词语,圈出生字。 2 读准生字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3 把句子读通顺、连贯,尤其是课文中的长句。

检查读书情况:

1、出示生字词,集体认读。小老师带领读。

2、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2、学生提出不理解的生字词,老师进行解释。预设:学生质疑“会师”是什么意思?井冈山在哪? 课件出示图片,(1)教师先介绍井冈山。 2)指图片认识毛泽东,介绍:1927年毛主席带领部队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叫井冈山根据地。 3)指图片认识朱德,介绍: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队伍也来到井冈山,这两支队伍在一起会合,胜利“会师”。

3、将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课文。

4、学生提出自己认为难读的句子,老师进行朗读指导。

5、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纠正和评价。 

三、了解课文大意

1 朱德爷爷为什么会在扁担上写这三个字呢?请听老师读课文。 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预设答案:课文讲了朱德用他的扁担和红军战士们一起挑粮的故事。 

 四、书写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朱      

1 指名认读生字。 

2 这几个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有什么地方要注意

的? 

3 你认为哪个字难写? 

4 教师范写,生书空。

 5 学生描红,师巡视,提醒写字姿势。

6、出示优秀作品,给予表扬。

 五、 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读了课文《朱德的扁担》,知道了朱德带领队伍在井冈山与毛主席会师。他用他的扁担和红军战士们一起挑粮。为什么要挑粮呢?在挑粮时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六、板书设计: 

13 朱德的扁担

井冈山

毛主席-------朱德

会师

调整大小 微信图片_20171205164302.jpg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8501562  邮箱:269451394@QQ.com   邮编:21310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