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区学籍管理
校长信箱
市基础教育
设备报修
数字图书馆
装备管理
区装备管理
省教师管理
课表查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专题网站>>课题研究>>已结题课题>>《以红领巾农场为基地,创新少先队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概况>>《以红领巾农场为基地,创新少先队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申请书
《以红领巾农场为基地,创新少先队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申请书
发布时间:2019-01-2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王娟

课题编号:B  10-         -         

 

 

江苏省少年儿童研究会

 

 

课题申请书

 

 

 

 

 

课题名称:以红领巾农场为基地,创新少先队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

课题负责人:        王   娟        

申报单位(盖章):   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课题联系人:       王    娟             

项目起止日期:    2018.12   至    2021.12    

填表日期:      2018.12.26            

 

 

 

 

江苏省少年儿童研究会秘书处

2018.12


 

填表说明

 

    一、本表所列项目,请认真如实填写。书写时一律用钢笔,并使用碳素或蓝黑墨水,字迹要端正、清楚,可以打印填表。

二、本表一式五份,其中一份原件,四份复印件,盖章后,直接报送江苏省少年儿童研究会秘书处。电子版直接发送至jssgw@{域名已经过期}。

三、江苏省少年儿童研究会秘书处通讯地址:南京市北京西路70号10号楼107室,团省委少年部,邮政编码:210013。联系电话(传真):(025)86906323。

 

 

 

 


申请者承诺:

保证如实填写表格各项内容。如获批准立项,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江苏省少年儿童研究会的有关规定,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若成果发表,应注明江苏省少年儿童研究会研究课题项目。江苏省少年儿童研究会在保障填表人合法权益情况下,有权使用本表所有资料。

 

 

       申请者(盖章):

                              年  月  日

课题

名称

以红领巾农场为基地,创新少先队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

课题

负责

情况

姓  名

王 娟

性  别

民  族

工作职务

大队辅导员

专业职称

中小学一级

出生年月

1986.12

最后学历

本科

研究专长

少先队活动

所在地市

常州市

联系电话

13606149075

电子邮箱

958923786@{域名已经过期}

工作单位及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专业职务

学 历

研究分工

丁玉娟

1984.3

中队辅导员

本科

负责课题的具体实施

丁洪艳

1973.12

学生中心主任

本科

负责理论学习及资料整理

孙明丽

1970.12

学生中心副主任

本科

负责课题研究过程的调查分析

张 瑜

1986.5

中队辅导员

本科

负责高年级的劳动实践研究

濮黎琴

1973.10

中队辅导员

本科

负责中年级的劳动实践研究

李晓平

1977.3

中队辅导员

本科

负责队员的典型个案研究

刘丽芳

1986.11

中队辅导员

本科

负责低年级的劳动实践研究

季 敏

1991.2

中队辅导员

本科

负责CQ农场公众号及专题网站的建设

田 卉

1993.8

中队辅导员

研究生

负责劳动教育相关活动的策划、开展

徐 静

1989.11

中队辅导员

本科

负责指导种植过程,利用科学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

金立成

1988.10

中队辅导员

研究生

负责指导完成研究过程中出现的艺术创作问题

课题研究完成时间

             2021年   12  月    日

备  注


课题设计论证

一、课题研究背景与目的

(一)课题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主题队日活动时寄语全国少年儿童:“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教育部文件《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兴趣、磨练学生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对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少先队改革方案》也明确指出:“要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听党的话、跟党走,做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立志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准备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劳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三大实践中的第一实践,是美德的根。所以,少先队要积极拓展劳动和社会生活的教育阵地,让队员在劳动实践中获得成长。

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的青少年独立生活能力差,生活自理能力极度缺乏,家长们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智力教育,望子成龙心切,却往往忽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我校所在乡镇横林镇是中国强化木地板之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学校生源情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随父母打工来校就读的民工子女占87% ,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家中孩子较多,所以这其中有一部分队员早早地挑起了家务的重担,劳动能力很强,完全可以成为劳动教育的小老师;另一方面,不到13%的本地学生中,因父母外出做生意而成为留守儿童的比例也逐年增加。这些“留守孩子”大多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还有部分寄养在亲戚朋友家中,这些人由于隔代教育或临时监护人监护职责的弱化,加上长辈们对孙辈的过分溺爱,缺乏应有的教育与管理,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甚至连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都不具备,劳动教育相当缺乏,这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

正是鉴于以上现状,近年来学校十分重视队员的劳动教育,特意开辟了近2万平方米的农场,作为组织队员开展劳动体验、科学探究、生活教育、生命关怀等的综合实践基地,这也成为少先队开展劳动实践的有力阵地。我校通过“十二五”期间的少先队科研项目研究,已经在农场种植方面作了一点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我校地处农村,周围有很多种植能手,学校行政的领导大力支持,来自一线的优秀辅导员积极参与,也成为我们的有利资源及保障。因此,我校少先队将开展《以红领巾农场为基地,创新少先队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1.通过本课题研究要教育和培养队员劳动的知、情、意、行,了解劳动教育的基本知识,掌握劳动基本技能,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培养队员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2.建构少先队劳动教育的系列活动框架,并付诸实践。对队员进行分层次劳动教育,在劳动实践中逐步培养队员自主参与管理农场的能力。

3.通过研究,开发具有崔小特色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

4.通过研究,逐步形成学校农耕文化少先队品牌。

二、课题价值(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通过课题研究,引导辅导员深入学习少先队工作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辅导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艺术涵养。

2.红领巾农场为基地,挖掘各种资源,打造我校的少先队活动特色品牌,引导少年儿童自主地开展各项创新实践活动,使少先队员在生活化的教育活动中,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农耕文化,努力提升自身素养,做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立志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准备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三、课题界定

1.红领巾农场:2012年,我校在东操场开辟了一片“绿色”活动空间,为孩子们创造“第二课堂”。2014年,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校CQ农场易地重建,占地面积约有20000平方米,分为蔬菜种植区、大棚种植区、果树种植区。

2.劳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①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使他们懂得劳动的伟大意义。了解人类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历史;懂得辛勤的劳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根本保证;劳动是公民的神圣义务和权利;懂得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是数千年来剥削阶级思想残余;懂得把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意义。②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养成劳动的习惯,形成以劳动为荣,以懒惰为耻的品质。抵制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劳而获、奢侈浪费等恶习的影响。③学习是学生的主要劳动,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将来担负起艰巨的建设任务。

3.创新研究:少先队创新研究是指基于传统的少先队研究基础之上的,既要体现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又要结合少先队自身需要,体现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与时俱进的少先队活动研究。

四、课题研究理论依据及参考文献

理论依据:

(1)《少先队改革方案》

牢记队的使命。以思想引导为灵魂,坚持开展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听党的话、跟党走,做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立志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准备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2)尊重队员主体的原则

我们教育的对象和主体是队员,每一次少先队活动都源于队员的内在需求,因此,在少先队教育和研究的各个环节都要充分重视队员的主体地位,调动队员的积极性,激发队员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兴趣,促使队员全面发展。

(3)《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兴趣、磨练学生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对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国家教育改革中长期发展纲要》(2010——2020)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坚持能力为重,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5)新课程改革倡导“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少先队活动要有利于少年儿童的个性发展。我们开展活动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年级的队员有不同的发展目标,让研究活动成为队员发展个性,提升素养的舞台。

参考文献:

[1]张先翱 《张先翱少先队教育文集》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4年

[2]华耀国.实践体验是张先翱少先队活动理论的精髓[J].上海少先队研究,2015(2):10-12.

[3]黎谊明 《关注队员可做、能做、想做、会做之事》-《辅导员杂志》2015,(11)

[4]赵迪《让队员成为真正的主角》-《辅导员杂志》2015,(1)

[5]谢兆萍《在少先队活动中培养队员劳动能力》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3-0003-02

[6]高维、于善萌《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7]白雪萍《对当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缺失的“冷”思考》——《教学与管理》

五、主要研究内容

总课题

名称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与途径

预期成果

以红领巾农场为基地,创新少先队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

 

1.学校少先队员劳动教育的现状调查

2.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队员的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分层次对队员进行劳动教育,为少先队员打下自主、创新的基础。

3.营造校园劳动教育的文化氛围,让劳动实践与农俗文化相结合。

4、建立劳动教育评价标准。

 

 

 

 

 

1.文献资料法:收集国内外信息资料,借助先进理论和经验,指导课题实践。

2.行动研究法: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经验。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强指导,重视考核,确保真正付诸行动,并在行动中不断完善和提高。

3.调查研究:对本校当前少先队自主教育现状和队员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在研究过程中对实施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调查分析,以及时总结成果与经验,发现问题与困难。

4.案例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将从开展的课程建设、文化活动中选择案例,作为研究范例,进行实证研究,从中分析规律,提炼经验。

1.主要成果: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

2.崔桥小学农耕文化少先队品牌活动

3.队员劳动教育成长记录册(典型个案)。

4.辅导员论文、案例汇编。

5.红领巾小课题研究汇编

6.CQ农场公众号及专题网站

7.崔桥小学劳动教育校本课程

 

 

 

 

子课题

课题名称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与途径

预期成果

我与种子共成长

(低年级)

1.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选择一些易发芽、可水培的豆类进行室内培育。可以为种子布置新家、观察种子、培育种子、发现问题及时寻求指导,并通过绘本日志的方式来展示观察所得及体验感受。

同时,由种子成长延伸到个人成长,充分发挥家庭资源的作用,学会从自己的事情、家里的事情做起,自己的是自己做,学会自我服务和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整理书包、梳辫子、洗手绢、扫地、刷碗等,并做好队员成长记录。做爱劳动、能自理的健行少年。

 

1.行动研究法

2.观察记录法

3.个案研究法

1.     种子课程汇编

2.     “我的种植展示”活动

3.     队员成长手册

我是小小农场主

(中年级)

 

将种植区划分成各中队的“责任田”,让队员们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中进行实践和探究。开展好“小种植”、“小饲养”、“小制作”活动,在美术老师、志愿辅导员、种植专家的指导下,发挥队员的自主能力及创新能力,设计责任田的卡通形象或LOGO,亲身体验从整地做畦、施基肥、播种、定植、施肥、浇水、松土、植株调整、病虫害防治到收获的所有种植环节。辅导员可以根据队员实际开展“红领巾小主人”岗位服务活动,成立种植小队,通过种植日志的填写并结合绘画、摄影等多种形式来积累材料,记录自己的种植历程。同时,由种植实践延伸到中队成长,在中队设立劳动小岗位,进一步推进劳动教育。

 

1.调查法

2.观察记录法

3.行动研究法

4.个案研究法

1.农场责任田的种植与管理

2.中队劳动岗位设置

3.队员成长手册

 

我是农耕文化传承者

(高年级)

把文化学习和劳动实践结合起来。高年级队员在种植的基础上,可以在科学老师和种植专家、辅导员的指导下开展“小调查”、“小研究”活动。掌握劳动技巧,体验丰富的农耕文化,了解24节气与农业种植的关系,能吟诵与农耕相关的古诗词,培养一批优秀的“农场小导游”。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利用种植所得开展后续社会公益活动。

1.调查法

2.文献研究法

3.观察记录法

4.行动研究法

5.个案研究法

 

1.     小课题研究报告

2.     农耕诗词集

3.CQ农场公众号及专题网站的建设

4.24节气课程汇编

5.队员成长手册

 

六、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过哪些重要研究课题

1.少先队十二五国家级课题《以少先队文化建设为载体,落实少先队根本任务的研究》

2.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国家级课题《综合实践活动中数字化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研究》

3.区级课题《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的研究》

4.区级课题《小学美术微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研究》

七、负责人和主要成员已有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

1.红领巾农场已成为2018年武进区基础教育学校品质提升建设项目暨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

2.丁洪艳老师撰写的论文《依托五彩生活舞台,创新少先队活动》获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论文二等奖;

3.王娟《生活教育,让儿童更幸福》获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论文三等奖;

4.《以少先队文化建设为载体,落实少先队根本任务的研究》获区科研论文一等奖;

5.《播种绿色,拥抱春天》获区五彩杯小课题一等奖

八、课题研究进度安排及责任人

1.第一阶段(201811——12月):准备阶段。(负责人:王娟、丁玉娟)

申报立项,调查研究,建立组织,制订研究方案,课题方案论证。组织课题组核心成员学习方案、进行分工。

2.第二阶段(20191月——20193月):文献学习、调查研究阶段。

(负责人:丁洪艳、孙明丽)

组织课题组核心成员对少先队改革、少先队活动、少先队劳动教育及少年儿童工作等进行文献学习研究,讨论改革思路和研究策略。调查分析学校少先队员劳动教育现状,写出调查报告。

3.第三阶段(20194月——202110月):行动研究阶段。

(负责人:李晓平、濮黎琴、张瑜、田卉、季敏、徐静、金立成)

课题研究正式实施,课题组成员对实施过程做出阶段性总结,并及时对方案作补充调整。研究制定出开展少先队劳动教育的方法,撰写相关论文、案例。

4.第四阶段(202111月——202112月):结题阶段。(负责人:王娟、丁玉娟)

全面总结研究过程,汇集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作好结题鉴定工作。

九、完成本课题的研究的条件保证

1.组织保障。

学校学生中心为本次课题的主要承担部门,学生中心副主任担任本次课题的组长,在此基础上择优选取学校年轻骨干辅导员负责各子课题组的工作。本次课题组成员大部分为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想法多、活力大。大家分工合作,健全课题研究的实施网络,全面调控课题研究的运作。同时课题组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让专家们对课题进行把关。

2.制度保障:

1)学习制度

①每月进行一次小干部培训。每个月进行一次辅导员培训。

②组织辅导员阅读《少先队改革方案》、《少先队活动科研成果集》、《辅导员》、《少先队活动》杂志、

2)研究制度

①每两个月召开一次课题组全体成员会,对研究方案进行及时修正。

②每两个月进行一次各类数据、各类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③每学期召开一次由少先队员代表参加的“中队论坛”,及辅导员老师参加的经验交流会。

3)档案制度

每个中队都建立专项档案;课题小组选出专人任档案管理员,负责档案的收集、管理。

4)奖励制度

根据活动的开展状况,取得的实际效果,对评比出来的小达人进行表彰;定期进行“优秀辅导员”、“优秀志愿辅导员”评选,对获得称号的辅导员进行表彰奖励。

3.经费保障:

学校每年拨出一定的经费投入课题研究,为研究的顺利实施创设宽松、良好的氛围。

课题所在单位意见:

 

 

 

 

 

  

       单位(盖章)             单位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开题报告图片.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8501562  邮箱:269451394@QQ.com   邮编:21310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