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桥小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根据经开区教师发展中心的总要求,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落实课程实施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学常规和课堂教学的管理,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关注学生快乐成长,关注教师内涵发展。
具体措施:
一、加强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严格执行新课程标准和课时计划。严格执行“三表”,不私自调课,不擅离教学岗位,因公因私需外出时,执行请假制度并到课程中心安排好课务。按时参加教研活动,积极主动参与讨论交流。
2、加强学籍管理,健全学籍档案。为一年级新生及新插班生建好学籍,严格把好转学、休学、复学、借读等手续的办理,学生信息及时录入全国学籍系统。
3.加强教学“六认真”管理机制。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和批改学生作业、认真辅导、认真组织考核、认真组织课外活动。严把“备课、上课、作业和批改、辅导学生”四个关。
完善备课形式。深入学习课标,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教学目标要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统一,教学设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合作学习和探究方式,教学反思要提高质量。各教研组要认真开展集体备课。练习册、补充习题册、单元测试卷老师要事先做。认真写好课时教案,工作不满3年的教师手写详案,每课时的具体内容为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全册至少完成 16篇)”。满3年的教师进行电子备课。语、数、英教师同时兼任体育、健康、综合实践、科学、音乐、美术等学科的,一个年级共用一份电子简案,但要有适量的二度设计和反思。授课后,要及时写出教学反思。教龄不满8年的教师要求每课有反思,教龄8年及以上的教师要求至少有二分之一的课后反思,五级梯队的老师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反思,五年内退休的老教师可根据自身需要撰写反思。
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努力构建快乐课堂、智慧课堂,落实有效教学。提倡“少教多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教互动”,探索“问题情境——观察探究——交流探讨——归纳提炼——变式训练”的“以自主学习为主体,以问题探究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追求开放民主、活泼灵动、扎实高效、彰显智慧的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教师要善于创设学习的环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引导学生体验、感悟,主动、快乐和谐地学习。各科教师要进一步强化课堂常规管理,具体做到:提前两分钟候课,做好上课一切准备;上课关注学生的听课常规,倾听的习惯、发言的习惯,学生听课要专注。课程中心将继续加强备课组公开展示教学的制度和听课力度。
加强作业管理。认真落实“减负增效”精神,精心设计作业.严格按照《新安小学小学作业批改规范》的要求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尤其是学生作文,要做到及时批,及时评讲。学生家庭作业要严格遵照减负规定执行,一、二年级一般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六年级的学生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一小时。每一位老师都要不折不扣地执行,不能我行我素。课程中心组织期初、期中、期末教学常规工作检查。
加强质量调研。每位教师要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对于后进生,我们尤其要多一点爱心、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关心,做到“不放弃、不抛弃”。各教研组继续组织好学科竞赛活动,课程中心将随机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研。
二、落实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素养
1.落实教研组活动。课改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深化教学改革,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最终的目的、根本、落脚点就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学校有语文、数学、英语、艺术、体育、思品、信科、综合实践8个教研组,各教研组期初根据区教研主题确定符合学校学情的小主题,然后围绕主题推出2-3堂精品课组织教学展示,课后进行探讨交流,使各科教师在活动中得到锤炼。
2.继续推行集体备课活动。学校根据学科特点成立了15个备课组,每个备课组有5-10位教师,45岁以下教师每学年精备一堂课并公开执教,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学期精备一堂课并公开执教,每堂课课程中心会安排中层听课并交流指导,使他们在教学能力方面能快速提高。参与的教师是备课组全体教师,由备课组长具体负责,我们采用的方式个人独立备课、研课,组内教师参与听课、评课,通过备课组把问题呈现出来,以自我反思、同伴交流诊断的模式操作。一堂课要经过几轮磨合实际上是一个螺旋上升,循环往复的过程,这种集体备课模式是“群体反思,诊断教学”。进行教学诊断活动我们遵循:群体参与;就事论理;重在改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邀请名师协作发展。邀请名校教师及专家送教上门或开专题讲座,让老师们外出参加学习培训,接受专家引领,与名师同台竞技。在与名校、名师互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促进,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
4.课题联动,促进校本教研。青年教师要积极进行校级小课题申报。并将课题日常活动融入到校本教研中,以研究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重点,推动校本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组织学生活动,提高学生素质。
1.积极有序开展体育活动。
按照《国家学生健康标准》,推进学生卫生行为习惯养成和身心健康发展促进行动,广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和冬季长跑活动,一年级学会广播操和眼保健操,杜绝挤占、挪用现象,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开展学科知识能力竞赛。
积极组织好上级部署的各项学科竞赛活动,加强指导,精心组织,力争取得好成绩。通过各种活动竞赛促进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语文:重点调研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开展古诗诵读、拼音过关单项比赛;数学:调研学生口算及计算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英语:调研单词、短语及句型的掌握情况;其他小学科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阶段性调研,特别是科学。六年级要加强学科综合素养调研。
具体安排:八月份:
一年级新生分班、各年级学生入学注册工作
召开新学期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
3.组织各科教师参加期初教材培训九月份:
做好迎接五年级省测的准备工作
举行第一次集体备课活动,部署全学期备课组活动
制定教研组、备课组计划,制定课程中心学期工作计划
开展校内四年级英语整班朗读比赛暨选拔赛(负责人:汤震丽)
组织中高年级作文比赛,选拔学生参加市作文竞赛(负责人:苏凤芬)
综合实践组教学研讨活动(执教老师:刘蒋赟)
组织学生参加江苏省中小学金钥匙科技竞赛。(负责人:朱正华)
组织参加常州市经开区小学生创新实验大赛。(负责人:徐静、汤建兴)
十月份:
英语组教学研讨活动(执教老师:张星、朱玉娟)
体育组教学研讨活动(执教老师:张丽、陈兴)
选拔教师参加常州市小学体育教师评优课比赛(负责人:钦丽婷)
组织学生参加经开区信息技术比赛(负责人:陆奇良)
音美组教学研讨活动(执教老师:待定)
十一月份:
组织期中教学常规检查
组织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数学组教学研讨活动(执教老师:顾佳玲、王珊、李叶)
语文组教学研讨活动(执教老师:张玲、徐烨、高年级待定)
科信组教学研讨活动(执教老师:待定)
组织教师参加经开区小学科学公开课活动(负责人:徐静)
组织开展科学达人秀活动(负责人:徐静、汤建兴、王韵婷)
校园体育节——广播操比赛、趣味运动会、足球比赛
十二月份:
各教研组分年级段开展学科竞赛
组织教师参加常州市小学体育基本功教学比赛(负责人:钦丽婷)
组织一年级拼音过关测试(负责人:苏凤芬)
组织各年级组古诗文过关测试(负责人:苏凤芬)
校园体育节——踢毽、跳绳、冬季长跑比赛
组织参加常州市中小学生射击淘汰赛(负责人:张丽)
2021年元月:
组织参加武进区中小学生“迎新春”冬季三项比赛
拟定复习计划,开展期末复习
组织期末教学常规检查
组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汇总整理各类资料,组织各类评优评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