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区学籍管理
校长信箱
市基础教育
设备报修
数字图书馆
装备管理
区装备管理
省教师管理
课表查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学校管理>>工作通知>>2021年崔桥小学春季“紧急疏散、逃生自救”消防演练活动方案
2021年崔桥小学春季“紧急疏散、逃生自救”消防演练活动方案
发布时间:2021-03-0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潘玲珑

根据区社会事业局、公安消防支队的统一部署和消防安全第一课的要求,并结合最近多起重大火灾事故的教训为防患于未然,努力提升我校安全教育水平,提高学生安全素养切实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环境稳定,特举办崔桥小学“紧急疏散、逃生自救”消防演练活动。

一、演练目的:

1、通过对安全疏散的实战演练,使学生增强安全意识,掌握现场逃生的技能。

2、通过各种安全知识的讲解,使学生了解逃生的基本知识。

3、通过演习提高脱离危险的能力,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二、演练原则

坚决做到:安全第一,确保有序,责任明确,落实细节。学生成一路纵队下楼道,要求依次、快速、安全下楼,不争、不抢,以免发生恐慌导致拥挤踩踏事故。

三、演习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

演习时间:2021.3.10周三)上午大课间

   点:各教学楼

   员:全体教师

四、演习领导小组及应急小组成员

 长:刘爱华

副组长杨金雄      夏一震

  员:俞秋枫      朱正华   陆奇良 王    丁文怡   潘玲珑    及全体班主任。

 责:1.平时指导全校安全系列常识和应急疏散的宣传教育,培训演练

2. 指挥协调各职能小组和消防队开展工作,迅速果断处理,将灾害降至最低

3.协调配合到达现场的公安消防队开展各项抢险行动

五、演练现场组织

1、演练总指挥:杨金雄

副总指挥:胡     夏一震

责:1.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疏散人员。2.掌握事态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力量,明确布置救人、疏散人员,物资和灭火、供水等任务,并检查执行情况。3.消防队到场后,及时向公安消防部门的抢险救灾总指挥报告情况。

2、灭火行动组

长:杨金雄    员:朱正华     潘玲珑    焕 史康豪

责:迅速关闭输电、燃气系统及各种明火,以防止产生其他次生灾害,同时利用学校配置的消防器材及有关设备,全力进行扑救。在消防队到来之前,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负责对火势的控制。并负责模拟烟雾施放和灭火场地的布置。

3、联络协调

长:夏一震     员:周琦瑾  陆奇良 金立成 王    彭建国

责:迅速向校领导报告失火情况。拨打119报警电话,报告火灾情况、学校的具体位置、到达学校的最近路线等。引导消防人员和设施进入火灾现场;负责对现场拍照和后续报道工作。

4、救护

长:胡      员:    俞秋枫  苏凤芬    勤 濮洪海

责: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到附近医院进行抢救。

六、准备工作:

1、场地划分。划出安全警戒线、各班安全到达位置。

2、确保音响系统正常运转,发各种警报信息

3、准备电子显示屏:武进区崔桥小学举行“紧急疏散、逃生自救”应急演练

4、演习前一天班主任利用晨会网上学习安全教育网等视频进行观看学习,各班要熟悉安全逃生路线,逃生方法。要求学生撤离时不许大声喧哗、吵闹乱跑、不许推搡、拥挤、跳台阶避免发生踩踏事件。

注意:一旦有同学摔倒要及时扶起来,靠边让出逃生线路,避免后面学生发生踩踏。后面学生及时观察,发生踩踏时后面同学及时停止并发出信号让排在队伍后面同学知晓,减缓行进速度直至停止。

5、师生事先熟悉校园(安全通道、安全出口),下楼梯(方法、顺序、路线)等。

七、疏散工作安排:

坚持各班就近撤离疏散的原则,各班按指定线路迅速有秩序到操场集合。具体为:在听到警报声以后,班主任即刻到班,各位负责老师到定点年级统一指挥,按照规定路线进行紧急疏散(如果是上课时间,请班主任、任课老师组织学生疏散),疏散到指定空旷安全处。

各班班主任(任课老师)要组织学生迅速而有序地排好一纵队,楼梯上不拥挤,平地上以小跑步的形式撤离。

各楼梯口负责老师。

求真楼总指挥朱正华。

东楼梯四层孙明丽、三层周琦瑾、二层孙新霞、一层  (施放烟雾);

西楼梯四层张  丽、三层史康豪、二层钦丽婷、一层潘玲珑(施放烟雾)。

尚善楼总指挥俞秋枫。

东楼梯四层俞秋枫、三层苏凤芬、二层董晓华、一层王  (施放烟雾);

西楼梯四层彭建国、三层何文君、二层何蓓蓓、一层  (施放烟雾)。

行知楼一层郑晓红。

新教学楼:总指挥王  

东楼梯三层丁洪艳、二层陆  营、一层范国焕(施放烟雾)

西楼梯一层朱志强(施放烟雾)

通往校门外的通道张  勤、朱高倚、顾潇婷。

求真楼与尚善楼连廊的通道处汤亚华

尚善楼与行知楼连廊的通道处:濮洪海。

行真楼前的通道处王韵婷 汤建兴。

1号安全区(操场)指挥安排:刘爱华、胡  波、夏一震。

2号安全区(校门外的大道)指挥安排:朱正华、名保安。

其他没有安排到的教师按先学生再老师的疏散顺序,在各自前的疏散路线上进行安全指挥工作。

3号安全区(新校门外)指挥安排:王  娟、诸琰琳、李  叶、保安一名。

具体路线:

求真搂一层:按一(1)、一(2)、一(3)、一(4)班的先后顺序,从教学楼前的活动场地南侧到校门外大道 

求真搂二层:按一(5)、一(6)从西楼梯下,按一(8)、一(7班从东楼梯下,从教学楼前的活动场地南侧到校门外大道

求真搂三层:按二(1)、二(2)班的先后顺序,从西楼梯下,从教学楼前的活动场地南侧到校门外大道;按二(4)、二(3)班的先后顺序,从东楼梯下,从教学楼前的活动场地南侧到校门外大道

求真搂四层:5)、6)班的先后顺序,从西楼梯下,从教学楼前的活动场地南侧到校门外大道;按二8)、7)班从东楼梯下,从东楼梯下,从教学楼前的活动场地南侧到校门外大道

尚善搂一层:4)、3)、2)、1)班的先后顺序,从信息中心北面通道,经行真楼前彩砖进入操场。

尚善搂二层:三(8)、三7)、6、三(5班的先后顺序,从尚善楼与行知楼二楼连廊经小会议对面楼梯下至一楼后从科学教室前走廊进入操场。

尚善搂三层:1、四2)、四(3)、四(4班的先后顺序,从西楼梯下至一楼后经西水泥大道、食堂前水泥大道进入操场

尚善搂四层:5)、四6)班顺序从西楼梯下至三楼后跟在四4班后面按二(10)、二(9)班顺序经东楼梯下至二楼后跟在三(5)班后面。

行知楼一层:10)、9)班从水墨坊与文印室中间通道经食堂前水泥大道进入操场。

新教学楼一层:按五(1)、五(2)、五(3)、五(4)班的先后顺序,经通道进入校门外。

新教学楼二层:按五(5)、五(6)、六(1)、六(2)班的先后顺序,从东楼梯下至一楼后跟在五(4)班后面。

新教学楼三层:按六(5)、六(4)、六(3)班的先后顺序,从东楼梯下至二楼后跟在六(2)班后面。

注意事项:各班要确保安全,保证演练的真实性、严肃性、有效性,奔跑速度切忌过快,如遇到模拟烟雾请捂住嘴、鼻弯腰前进,避免演练中出现踩踏事故,各通道口负责老师切实负起责任协调指挥。

八、演练要求

1、演练前教师认真阅读本方案,把这次演练的目的和具体演练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明白。各班利用晨会课登录常州市安全教育网观看相关视频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事先熟悉逃生路线、校园安全通道、出口等。

2、听到警报信号后,各班级按指定线路紧张而有序下楼,站在指定的安全区。

3、下楼梯时一律靠右走,不得拥挤抢道,前方出现拥挤请立即减慢脚步停止向前,等待信号。

4、各楼梯口设定疏散引导人员,负责各班级疏散安全。演练开始,迅速到达指定地点对学生进行疏散,学生疏散结束时,疏散引导人员要检查楼层的各教室是否有人员滞留,确认无人时紧急离开。

5、高度重视,严格防范,精心组织,确保万无一失。

6、各组组长事先要召开协调会议,做好准备工作。

7、各组密切配合,要保证学生在5分钟内撤离教学楼。

8、如出现玩忽职守、不服从指挥造成后果的,按有关规定问责。

九、安全演练过程及要求

1、全体参加演练人员各就各位,做好演练准备工作。

2、拉响警铃。

3、各组人员迅速到位,各司其职,做好各项检查等工作。

4、各班班主任立即组织学生双手抱住头部,如遇烟雾就要捂住嘴和鼻弯腰行进,组织学生迅速离开教室,有序下楼。班长在班级队伍前面位置,班主任在班级队伍后面位置,带领学生,按指定路线下楼,要稳定学生的情绪,大声地指挥,教育学生撤离时要注意保护头部,靠近墙体,注意楼梯口行走安全。

5、疏散引导组成员在楼梯口组织学生迅速、有秩序的撤离,防止踩踏事故的发生。要检查楼层的各教室是否有人员滞留,在确认本楼层没有滞留人员后,立即到达指定安全区。

6、疏散时的要求:

1)各班迅速自觉排成一路纵队,靠右边墙角迅速疏散;不得推、抢、挤,要依次、有序进行。

2)每同学双手护头,不得大声喧哗,人为制造紧张气氛;

3)逃生疏散时不抢道、如遇烟雾就要捂住嘴和,弯腰行进,不惊慌,有秩序、有条理的快速离开火灾现场,退到安全警戒线外。

4)教师组织学生有序撤离。班级人员分工明确(队伍前、中、后位置安排到位)

5)各楼层疏散时要听从指挥。

6)所有参与演练工作人员不得脱离岗位。

要求:各班级紧急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区,按队列排好并清点人数。

十、总结讲话

 全体人员到达指定地点,分管领导作演练总结讲话,对演练情况作出评价和指示。

 

 

武进区崔桥小学

2021.3.8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8501562  邮箱:269451394@QQ.com   邮编:21310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