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通知》等精神,充分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作用,切实利用英语作业功能,有效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10月20日上午第二节课,英语教研组开展了英语教学研讨活动。
“双减”政策给学校和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学校如何能更好地落实政策,促进学生发展,是摆在每一所学校面前的问题。我们英语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积极理解政策,并在实践探索中落实政策。
“克服机械”“杜绝重复性”是减负增效的关键。“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绝不仅仅是纸笔类的基于学习目标综合考量,而是要囊括体验、操作、探究、实践、拓展等不同类型的作业任务,也是基于个体差异,设计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更是综合性项目化学习及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这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增值”保障。集中于学校的学习,是更多元、更全面、更专业的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实施。
三年级的牟静燕老师提出应该重视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趣味性体现在,比如我们三年级刚刚学习26个字母,可以让同学们寻找生活中的字母,或者用艺术性的方法书写出来。有效性体现在,除了学校的配套练习,可以尝试小语篇作业,以第三单元为例,可以尝试书写自己的好朋友。书画结合,以卡片或者小报的形式展示,提升了学生的书写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年级的朱玉娟老师提出应该有目的、有层次性的设计课堂教学。由于前三个单元难度大,应该重视书写的规范性。在第一课时结束后,可以选择难度小的题目,当堂检测。及时反馈,才可以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注重口头作业,听说读背写,背是为了更好的写,所以要重视听读,读背等英语语言的输出能力。
五年级的高怡老师提出注重作业的趣味性,可以设计分层次作业。根据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教师不难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较大。要正视和尊重这些差异的存在,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布置一些分层性的作业。比如,在学习完cartoon time之后,优秀的同学可以完成创编新的课文,或者续写等,普通的同学可以跟读课文。优秀同学的续编课文也会在课堂上分享,形成一个亮点。
六年级的刘海梅老师提出了六年级学生可以实行操作性的,体验式的作业,跨学科的作业设计或者手抄报等。也可以在单元的第四课时设计思维导图等活动。当然,分层次作业也是必不可少的,依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设计不同的作业。
最后,张主任提出了基于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这有利于单元知识的结构化与体系化,有利于学生在情境中理解与应用所学知识,有利于凸显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精减学生课后作业。合理设计读后活动,搭建支架,强化学生知识吸收及内化,培养学生思维品质。适当地布置一些分层性的作业,让在不同知识层面的学生各自丰收成功的果实,以此激励更多的学生努力学习,提高作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