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区学籍管理
校长信箱
市基础教育
设备报修
数字图书馆
装备管理
区装备管理
省教师管理
课表查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专题网站>>课题研究>>已结题课题>>互联网背景下运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成果展示>>论文(徐静)
论文(徐静)
微课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2-06-1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郑晓红

微课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微课教学是基于信息技术这一载体产生的新型教学方式,对于小学科学的教学来说,微课的融合性教学将大大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吸收,且能在微课提供的拓展学习资源中获得更多有利于学习的资讯,以此作为充实自身学习和锤炼自我能力的后备力量。基于此,以下对微课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微课;小学科学课教学;运用

引言

小学是培养学习习惯、健全思维的重要阶段,教师应格外重视该阶段学生的发展。微课是互联网时代的衍生品,能够弥补传统授课模式的不足。因此,将微课落实到科学课堂授课中,能够将教材中的深层内容挖掘出来,以便提高学生成绩、增加知识积累、培养文化素养。

一、细心指导,助力教师实施有效教学

小学科学课程内容涵盖面广,涉及的知识种类多,对科学教师的知识面、专业性、实验操作技能等方面都提出高要求。而微课的使用可以助力指导学生学习操作方法,简化学生操作的步骤。在四五十人的教学班中,教师的演示实验往往并不能让全体学生看清,将操作过程制作成微课播放,通过微课慢放和聚焦,把细节放大,让大家都关注到细节,更让后排的学生也能看得很清楚,解决操作问题,直接保证学生课堂的有效性。

二、师生互动,融合实践教学

师生关系对于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拉近师生的距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服感,从而愿意听从教师指导,有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恶劣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让其不愿再听从教师指导,甚至出现不学习的情况,以至于成绩下降,无法完成授课目标。因此,应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运用微课开展教学,让学生将目光集中在教师身上,紧跟教师的脚步,进行有效的学习。运用微课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以便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应引导学生发现科学知识,让其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便于培养观察能力,有助于走进科学的世界。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掌握授课进度,以便发挥微课的最大作用。微课的运用,能够将师生之间的课堂地位进行互换,让学生占据课堂主导地位,并发挥其主动性,以便活跃课堂氛围。微课是一种综合性强的授课工具,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结合,帮助学生了解教材内容,增加对知识的见解。由于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可将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有助于起到实践的作用。

三、反复观看,提升学生动手

操作技能在科学课堂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但是,很多探究实验的操作过程是非常简单,而对于操作方法的讨论、控制实验变量的讨论过程反而成为重难点,这是学生思维提升、探究能力提高的过程。因此,针对这样的科学课,可以尝试将探究活动前置,引导学生在课前尝试实验,把课堂上的时间留给充分深入的交流研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难点往往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少,或者与其日常经验不一致的知识点,因为学生缺乏直观的感官体验,导致难以建构概念。微课的运用能及时解决学生之间由于经验差异产生的冲突,利用微课突破冲突,展示的时机非常重要,需要让学生先对观点进行阐述、交流,进行深刻的思考。例如,在《探索宇宙》教学中,关于地球的运动、宇宙等等很多知识都是非常抽象,而且是缺少经验的。在学生自主交流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不同的猜想,学生各抒己见,如何帮助学生排除错误的想法,保留正确的想法成为难题,于是,微课的运用成为不错的选择。在学生自主交流时,利用微课解决探究矛盾,促使学生主观地接受知识的更新、观点的转变。

四、借助微课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发散学生创新思维

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大多涉及自然界中的科学变化,在实际授课中,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那么学生很有可能因为课堂的枯燥和教学内容的单一化而产生学习的厌倦感,这是相对不利的教学现象。基于此,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这一科学教具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改,并通过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从而发散他们的创新思维。此外,教师还可以创改课堂,一改往常的教学模式,即让学生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设计中。例如,像在一些自然界事物的探究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前先进行实践的探究和相关资料的搜集,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课前准备统一收集,融合到实际教学中,做好这项工作的引导,也能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通过收集学生的课前准备,将其与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再以微课形式呈现出来,能够有效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活动更加多元,同时深刻落实发散学生创新思维的教育目标。

结束语

结合时代发展,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不断加强家校联系,营造多维度科学学习氛围。小学科学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创新不仅要结合新时代育人要求,更要结合教学实际不断地去探究,努力挖掘,才能达到全面促进科学教育创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婷.小小身体,大大力量——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微课教学[A].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十三)[C].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省商贸协会,2021:4.

[2]邹婷.探讨微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新智慧,2020(33):19-20.

[3]王小凤.微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20(16):146-147.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8501562  邮箱:269451394@QQ.com   邮编:21310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