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垂钓》
教学目标:
1、在律动和吟诵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及其所表达的意境
2、通过吟诵与歌唱交融的学习,运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小儿垂钓》,准确表现休止符和多变的节奏。
3、尝试运用“唱念卡农”或“唱唱卡农”的形式进一步丰富歌曲的层次和表现形式及学生的听觉体验;培养学生建立多声部音乐的聆听及表现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歌曲演唱表达故事所特有的韵味
教学难点:歌曲节奏的准确把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游子吟》
上节课中,我们一起学习了古诗歌《游子吟》,让我们再来唱一唱,要求:第一遍随老师跟伴奏诵,第二遍随音乐齐唱。(点【ppt:《游子吟》】)
二、古韵中“吟”
1、生自主读《小儿垂钓》
嗯,看来同学们对游子吟掌握得不错,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另外一首你们熟悉的古诗《小儿垂钓》,我们一起来读一读(【ppt《小儿垂钓》】)
2、同学们读得又整齐又可爱,像一串串童谣,特别好听,老师也想来读一读,仔细听,与你们有什么不同?【师吟诵《小儿垂钓》,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总结:这其中有音调的高低起伏,有节奏的长短变化,我们把这种表现形式叫做“吟”,它是介于“说”与“唱”之间的一种表现形式,更自由更夸张也更具表现力。
3、初步尝试“吟”
今天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音调谱一起来吟一吟,在吟的时候,我们要吟得夸张,位置要放高高的,吟出感情。
很好,那古人吟诗的时候,都是怎样吟的呢(摇头晃脑)我们也来学一学
4、古诗解读
嗯,韵和形有了,情还不够,谁能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说说这首诗具体说了什么?
总结:哦~是描写的小孩钓鱼悠闲自得的画面呀,那我们配上音乐再来吟一吟,看看是不是更有意境呢
5、师生一齐“吟诵”古诗
6、加入打击乐器
同学们吟得真好听,老师啊也想来吟一吟,请你听一听,老师这次吟的又跟你们有什么不一样呢(【点ppt《小儿垂钓》】伴奏音乐,师按节奏“吟诵”,打击乐器随音乐依次出现)
总结:加入了乐器:响板,节奏感更鲜明
(2)哪一句响板出现的位置跟其他几句不一样?【单独练习第三句】
(3)带有节奏完整“吟诵”
让我们在打击乐器谱的提示下,请同学们拿出小手,模仿响板,大响板(强的)拍手,小响板(弱的)点手心表示。
三、卡农深化“吟”
1、我们知道诗除了吟还可以唱,那把我们刚刚的诗放到音乐中去,又会有什么不同呢?
【点ppt:《小儿垂钓》演唱版,师与伴奏合作表现唱念卡农】唱和吟谁先谁后,先开始了几拍,有没有同时开始的部分,从哪开始(遥招手)
2、请学生尝试与音乐伴奏合奏表现“唱念”卡农
四、学唱歌曲《小儿垂钓》
1、手心手背游戏:同学们跟音乐合作的声音非常好听,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手心手背游戏。游戏规则是:手心代表不出声,但要动嘴默唱;手背代表可以出声。听一听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总结:这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歌曲委婉悠长。歌曲委婉悠长跟这些字密不可分。(【出示一字多音的部分】)
2、带学生练习“一字多音”的部分
3、好,让我们再跟着音乐轻轻唱一唱,拿出你的小手,跟着歌曲一起轻轻拍一拍。
4、前两乐句的演唱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这首歌的前两句
(1)唱歌谱:首先让我们来唱一唱这两句歌谱,两小节一唱
(2)听琴唱谱:接下来听一句唱一句
(3)加入歌词:让我们加入歌词来唱一唱吧。
5、难点乐句的解决:
(1)同学们唱得真不错,已经完成了大部分旋律的演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后两句。两句的词一样,旋律一样吗?让我们来唱一唱歌谱。(两句的开头都是一样的,后半句不一样)
(2)接下来,老师要加大难度,由老师来弹琴,你们来唱谱
(3)让我们把歌词加进来唱一唱吧,注意长乐句中间注意换气哦。(完整唱后两句)
6、完整演唱全曲:【出现完整曲谱】
(1)第一遍完整听音乐,跟歌曲默唱:这是一首3拍子的歌曲,唱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随音乐轻轻晃动身体来演绎摇摆荡漾的感觉。
(2)完整演唱
7、为歌曲加入打击乐器
(1)同学们唱得真不错,那这首歌曲我们还可以采用怎样的表现形式呢?加入乐器伴奏演唱
(2)我们知道,诗可以用来唱,还可以用来吟,两者一起合作会怎样呢?(先唱后吟)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古诗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今天我们也感受了一回唐诗上下起伏的音调和饱含其中的形和韵,通过歌曲演唱把美好的意境描绘出来。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谷建芬老师创作的《读唐诗》,里面藏了很多首唐诗的影子,你能找得到吗?
六、课堂小结
谷建芬老师创作的古诗歌还有很多很多,大家可以回家搜一下哦。今天我们的音乐课就到这啦,下次再见【播放音乐(读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