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汉族民歌《箫》感受歌曲流畅、起伏的情绪,体验歌曲所表的抒情、愉悦的情感,体验歌曲所蕴含的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能用连贯、有支持的气息和舒展流畅、柔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箫》。
教学难点:
1、学生能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2、 唱准唱好大小附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江南美景
师:春光无限好,让我们随音乐一起去江南水乡看一看。听一听这首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观看江南美景,配上箫的背景音乐)。 生:
2、介绍箫
课件出示箫简介
师:我们也来模仿吹箫的动作。(生摆好动作)
3、发声练习,解决歌曲教学难点:附点
师:江南这么美的景色,这么美的音乐大家想不想走得更近些去感受呢?和老师一起出发吧。
瞧,江南水乡小桥流水,河边的竹林在微风中轻轻吟唱。穿过小桥和竹林我们就能找到最美的歌声,但经过小桥和竹林就得对上它们的音乐语言。你们有没有信心试试?
生:有
师:听,小桥的音乐语言是这样的(师用la哼唱 1 13 2 旋律),你们能对上吗?
生:la模唱音高。
师:小朋友们真棒,很快对上了小桥的音乐语言。我们继续前进。咦,一片竹林出现了,要穿过竹林,我们也得对上它的音乐语言。请仔细听,这回难度加大了哦。(师la哼唱6161265) 听懂了吗?能不能对上? 生:
师:看这些竹子长得好高要(注意音高)
师:注意第一棵竹子比较粗,后面一棵较细 ,粗的唱长点,细的唱短点,再试试?(注意附点)
生:la模唱音高(注意音准)
师:真不错,你们用优美的歌声穿过了这片竹林。前面还有一座桥等着我们,听听它又说了些什么?(师用la哼唱 1 13 2 旋律),听出来了吗? 生:跟第一座桥的音乐语言一样
师:你们的小耳朵太灵敏了。那就用你们好听的声音直接回答它吧。 生:la 模唱音高
师:有了过第一座桥的经历,我们顺利通过了第二座桥。那是不是接下来的竹林
也能这么顺利呢?仔细听(师LU哼唱616126565),听懂了么?跟第一片竹林一样么?
生:LU模唱音高
生:不一样,多了两个音符。
师:真厉害。能找找多出来的在哪?是怎样的?(解决大附点) 生:多出了一根更粗的竹子和一跟细竹子。(解决大附点)
师:小眼睛真厉害。这个更粗的竹子我们要唱得更长一点,细竹子唱短点短。跟老师试试。
生:la模唱音高(最后一乐句)
师:恭喜你们利通关了。你听,竹林中传出了美妙的歌声,这首歌说了怎样的故事? 生:
2、师范唱,感受歌曲速度和情绪
师:听了这么美妙的歌声。郑老师不禁也想唱一唱,请你们体会一下这首歌曲的速度和声音是怎样的? 生:速度稍慢
生:声音连贯优美的
3、唱字母谱,画旋律线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学这首歌曲《箫》,先听老师来唱一唱,请同学们找一找有没有相同或相似的乐句?(然后提示最后两句的字母谱和刚才的小桥竹林是连起来用美美的声音再唱唱。(la模唱)
(二) 歌唱教学 1、初听范唱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就找出来了,下面就让我们看着歌谱跟着老师一起来唱一唱吧,请你们拿出手,跟着字母的旋律线画一画(师单手慢速弹旋律,生逐句跟唱)
师:请同学们坐端正,背挺直,带着微笑的表情唱出来的声音会更美哦。(注意音准)
师:让我们完整得跟着字母谱来唱一唱吧,边唱边画
4、填词唱
师:这首歌曲不仅旋律美,词也美,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老师读一句,你们跟一句,好吗?
(1)师:下面我们就来学着唱一唱,老师唱一句,你们跟一句。(声音优美、连贯)单手慢速弹旋律,生跟师逐句填词唱。
(2) 接着我们跟钢琴唱一唱,老师弹一句,你们唱一句。
(3) 听着你们这么好听的声音老师也想跟你们合作一下,老师唱前一句,你们
唱后一句。听明白了么?我们来试试。
(4) 我们合作的真不错,老师把你们分成两组来合作一下。
(5) 再慢速完整唱(加前奏)。(注意声音的连贯优美)
(6) 加入吹箫的动作,再唱一遍。
(三)拓展
师:小宝宝学会了吹箫很开心。通过这首歌曲我们认识了箫,你还知道其他用竹子制成的吹管乐器么? 生:竹笛。
师:竹笛跟箫都是同材质做的,那它们的外型、音色、和演奏姿势是否相同呢?接下来请你们仔细欣赏这段竹笛演奏视频。
生:不同,竹笛音色清脆、明亮
生:竹笛是横着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