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区学籍管理
校长信箱
市基础教育
设备报修
数字图书馆
装备管理
区装备管理
省教师管理
课表查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德育少先队>>辅导员加油站>>看见▏王淼:转换思维去看待孩子的缺点
看见▏王淼:转换思维去看待孩子的缺点
发布时间:2022-05-05   点击:   来源:21度班主任   录入者:王淼

看见▏王淼:转换思维去看待孩子的缺点

 王淼 21度班主任 2022-05-05 07:14 发表于江苏


【写在前面】:五一假期,有朋友给我留言:“越来越感受不到职业的幸福感,教育被事务替代,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心累。”朋友圈里的信息也好不到哪里去,充斥着各种抱怨和调侃,看到有位老师发的一段文字:继团队协作者、心理咨询师、矛盾调解员、家长沟通者、活动组织者、钉钉小程序十级使用者、微笑服务者、早起先锋、电话微信24小时催交员后解锁制表师新身份”想笑却笑不出声来。

疫情之下,没有人是容易的。教师这个职业,向以“安稳”“稳定”示人,但后疫情时代,不确定因素的增加,让教师不能再仅仅安守一方教室了,就像教师需要“转换思维去看孩子的缺点”一样,我们必须要走出原有的思维方式,开拓新视野,解锁新技能,跟上新时代,以自己的方式坚守责任,守护一方的安宁。

没有春天的人别伤心。樱花落了,杜鹃谢了,但牡丹和芍药已经在路上了。岁月有情,就在于让万物有死有生;生活真相,就在于忙碌与闲暇的交替。今天是立夏了,春天来不及的赏花、约会、重逢,就放在夏天吧!今天,且让我们先GET新技能——抗原自测。毕竟,技多不压身哈!

 

每个人都存在缺点,我们不能否认缺点存在的普遍性。对小朋友而言,缺点的表现更是极为明显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学生是永远处于发展中的独特个体。我们有必要先对缺点加个定义:缺点与优点相对,指不足,由缺点产生的行为称为不当行为,在特定情境中,优缺点甚至可以相互转化。“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物是这样,看人又何尝不是这样?作为一个富有灵气、生动活泼的成长中的小学生,在他们的身上,总是会存在缺点。

 

教师眼里的部分学生之所以有这么多的缺点和不足,是由于教师用固定思维去看待学生的优缺点。如看学生的发展,只有分数做标准;判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正确,只用上课是否认真听课、是否遵守课堂纪律作为惟一标准;衡量学生是否聪明,只用反应速度的快慢作为衡量标准。而事实上,衡量不能单单只有学习成绩一个标准,还有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习惯以及学生的价值观等等。衡量学生学习方式的好坏也不能用是否遵守课堂纪律作为惟一的标准,对一些孩子来说,坐下来静静地听教师讲课是比较适宜的方式,而对另外一些孩子来说,也许通过争论或者讨论来学习更有效。对一些孩子来说,他们希望动手操作、动手实验来获取知识,还有一些孩子希望通过身体的运动来学习。至于衡量学生是否聪明,单凭脑子反应速度的快慢更是不科学的。由于人天生就有气质的不同,有的人反应速度快,忘却的速度也快,而有的反应速度慢,但是掌握以后忘却的速度也慢,我们很难说哪种气质的人更聪明。

 

我们重新审视孩子的缺点,会发现缺点的暴露是缺乏意识的,是缺乏有效技能的。大多数时候,小孩子做出的只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表现,例如,蹒跚学步的孩子因“淘气”而受到惩罚,但这个年龄孩子的大脑还没有发育到能领会大人要求的程度。他们的语言或社会技能还不能让他们表达出自己想要什么,尤其当他们的要求对身边的大人来说似乎是不合情理、制造麻烦或者不合适的时候。当孩子出现不当行为的时候,我们有理由同情他们,而不是轻易地贴上缺点的标签。但这不意味着主张对孩子的发展适应性行为放任不管。我们是成年人,我们有足够的意识,在不损伤孩子价值感的同时深思熟虑,学会使用鼓励性的、长期有效的方法。

 

这就要求教师换一种思维方式。比如,看待有的学生上课注意力易分散这一缺点,或许他是一个发散性思维比较好的学生;有的学生写作业很拖沓,那么他可能是一个仔细周全的人;有的学生非常懒惰,那么他可能是个非常放松的学生等等。如果把学生不可忍受的缺点换一种角度去看,就会变成了一种积极的品质,教师就会对学生产生很多好的期望,而教师的期望是可以促进学生发展的。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的这几句话,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当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赞赏,教师的一次点头,一个微笑、一句表场就如同一场知时节的好雨,赋予幼苗向上的信心和生长的力量。被人欣赏特别是被老师欣赏,无疑是一种幸福,是一种被点燃的信任。当学生发现老师把他的缺点都看成了另外一种优点,他心里就有了积极向上的冲动。 

 

善待学生、“欣赏”学生、特别是欣赏有缺点的学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既然是缺点又如何去欣赏呢?这看起来似乎是自相矛盾的话题,其实是老师对待学生的一种情感转移与暗示,是老师的一种心态,是老师爱护学生、接纳学生、包容学生的具体体现。这就需要老师用友善的目光在有缺点的学生身上看到潜在的优点和人性中的闪光点,使有缺点的学生能在老师温暖的怀抱里健康地成长。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8501562  邮箱:269451394@QQ.com   邮编:21310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