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颁布,给教育注入了新鲜活水,带来了新的探索与思考。全体教育工作者掀起了学习热潮,这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做好品质教育的需求。为了更好领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义,切实把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和新课标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推进素养导向的教学改革,蓄能课程落实的专业力量。2022年8月28日,武进区崔桥小学在健行楼四楼报告厅,对全体教师进行了新学期期初校本培训活动。
本次培训为期一天。上午,刘爱华校长首先对全体教师做开班讲话,为此次培训学习开宗明义,指明了方向。她结合国内教育的新形势和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提出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优秀教师的的引领,希望可以通过专家引导教师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不断提升育人高度,利用并落实好新课标,为国育才,为党育人。
接着,是两场专家的专题报告。
第一场是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的专题报告《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总体解读》,通过视频学习,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实质和主要变化。视频中,郭华教授主要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化”、“跨学科主题学习”、“学业质量”、“课程实施”几个方面进行专业的解读。无论从新课标的变化、文本的解读还是新课堂教学,老师们认真学习,细心聆听,详细笔记,明晰了当前教育的发展新形势及责任,为教师们的教学提供了根本依据。
第二场专家专题报告是余文森专家《推进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改革》专题报告,通过视频学习,全体教师对“核心素养”有了更深的了解,意识到了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性,真正的教学是教人,而不是教书,学科教师不是教学科,而是用学科来教人,这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首先必须确立的教学观念。只有全力推进教与学的根本性调整,真正实现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这才是教学改革的根本方向和长久之计。培养核心素养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老师静下心来,潜心钻研。
下午的培训分两个时段,第一时段是新学期班主任培训活动。首先,分管德育工作的夏一震副校长从“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个角度就开学德育工作进行强调布置,着重对学生养成教育、班级文化建设、班级常规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说明和指导,鼓励全体班主任做一个会用巧力、精准发力的班主任。
培训活动的第二阶段,学校组织全体班主任老师一起学习了上海浦东新区晨阳小学谈冰老师的专题讲座视频《减轻管理负担?你可以试试让班级实现自主发展》。陈老师以“班级自主发展设计”为切入口,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详细阐述了如何走好班级自主发展的“三步曲”,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成为班级真正的主人。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去用心揣摩和实践。学校也将会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深入落实和做好年级、班级管理工作,全方位构建好成长平台,推动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接下来的培训分三组同时进行,江苏省特级教师、经开区教师发展中心金东旭主任对全体语文教师进行了《核心素养旨归下的课堂教学转型》的专题报告,金主任指出,我们要理解“核心素养”,关注“深度学习”,教学转型要基于“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课程实施的“明线”,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课程实施的“明线”,借助语文实践活动设置真实的语文学习情境。金主任在分享中,结合新时代课堂转型的时代背景,引领我们在了解课堂转型历史沿袭的基础上,顺应实践发展历程,不断地优化教学引导能力,进而开展育人工作。
经开区教研员陆荣兵主任对全体术课组老师进行了《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的专题报告,分析了传统教学的误区,明确了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
全体数学老师和全体英语老师分组认真学习了专家王月芬的《核心素养立意的作业改革》专题视频报告,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高质量的学科基础性作业,不仅需要必要的日常性抄写背诵类作业,也需要体现核心素养要求的书面作业,还需要一定数量比例的跨学科作业、长周期作业、综合实践类作业等总之,作业是保证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领域,是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落实“双减”政策的主要抓手。
一天的校本培训内容丰富,全体教师们畅游在“新课标”的海洋里,感受着触动心灵的澄澈,倾听着醍醐灌顶的顿悟,明确了新学期的工作方向,仰取俯拾,收获满满。相信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崔桥小学的老师们将大胆运用新理念、新方法,用热情点燃学生的求知欲,让更多的崔小学子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撰写:孙新霞 摄影:陆奇良 审核:濮红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