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备案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 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
研究方向: 5
课题主持人: 董晓华 丁文怡
所在单位: 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申报日期: 2023.5.30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O二一年三月制
填报说明
1.常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除招标课题、专项课题以外的课题申报者填写本《申报评审书》。
2.填写前,请先认真阅读《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试行)》和《常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指南》。
3.“研究方向”栏按“课题指南”中“选题与领域”的分类填写,如选题隶属于“教育综合改革研究”,则研究方向栏填写“2”,如选题隶属于“课程与教学研究”,则研究方向栏填写“5”,其它类别课题以此类推。申报自选课题者,研究方向栏填写“自选课题”。“课题主持人”不得超过两人。
4.《申报评审书》栏目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总字数不宜超过5000字,各栏目空间填写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申报评审书》“三、四、五”三个栏目需保持在同一页面内。
5.《申报评审书》一律用A4纸单面打印或复印,一式两份,左侧装订成册。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地址: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邮编:213000
电话:0519-86696829,86699812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课题主持人基本情况(不超过2人) | ||||||||||||||||||
姓 名(1) | 董晓华 | 性 别 | 女 | 民 族 | 汉族 | 出生 年月 | 1984年 9 月 | |||||||||||
行政职务 | 课程中心副主任 | 专业技 术职称 | 中小学一级 | 研究专长 | 小学教学 | |||||||||||||
最后学历 | 本科 | 最后学位 | ||||||||||||||||
工作单位 | 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 手机(必填) | 13813599272
| |||||||||||||||
E-mail(必填) | 1074055051@{域名已经过期}
| |||||||||||||||||
姓 名 (2) | 丁文怡 | 性 别 | 女 | 民 族 | 汉族 | 出生 年月 | 1980年 10 月 | |||||||||||
行政职务 | 财务中心主任 | 专业技 术职称 | 中小学一级 | 研究专长 | 小学教学 | |||||||||||||
最后学历 | 本科 | 最后学位 | ||||||||||||||||
工作单位 | 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 手机(必填) | 13961184136 | |||||||||||||||
E-mail(必填) | 630562057@{域名已经过期} | |||||||||||||||||
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限填10人,不含主持人) | ||||||||||||||||||
姓 名 | 工 作 单 位 | 专业技术职称 | 研究专长 |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 | ||||||||||||||
濮红磊 | 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 中小学高级 | 小学教学 | 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 ||||||||||||||
夏一震 | 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 中小学一级 | 小学教学 | 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 ||||||||||||||
徐德元 | 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 中小学一级 | 小学教学 | 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 ||||||||||||||
程垭君 | 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 中小学二级 | 小学教学 | 课程研究、网站建设 | ||||||||||||||
诸琰琳 | 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 中小学一级 | 小学教学 | 课程研究、网站建设 | ||||||||||||||
薛贤媛 | 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 中小学二级 | 小学教学 | 课程研究、文献研究 | ||||||||||||||
赵娜 | 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 中小学二级 | 小学教学 |
| ||||||||||||||
刘蒋赟 | 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 中小学二级 | 小学教学 | 课程研究、文献研究 | ||||||||||||||
陆燕飞 | 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 中小学二级 | 小学教学 | 课程研究、资料收集 | ||||||||||||||
于萱 | 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 中小学二级 | 小学教学 | 课程研究、文献研究 | ||||||||||||||
王姗 | 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 中小学二级 | 小学教学 | 课程研究、资料收集 | ||||||||||||||
课题主持人“十三五”期间教育科研情况 | ||||||||||||||||||
课 题 | 课题名称 | 立项部门 | 立项时间 | 任务分工 | 完成情况 | |||||||||||||
《提高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研究》 | 市级 | 2016.05 | 核心成员 | 2019年已结题 | ||||||||||||||
《生本教育理念下构建小学数学“启智课堂”的实践研究》 | 区级 | 2021.03 | 核心成员 | 2022年10月通过中期评估 | ||||||||||||||
独 立 或 以 第 一 作 者 发 表 或 出 版 的 主 要 论 文 或 著 作(限填10篇) | 论文或著作名称 |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 发表或出版时间 | |||||||||||||||
《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 《课程教育研究》 ISSN 2095-3089 | 2020 | ||||||||||||||||
《凸显学之本位,实现高效课堂》 | 《小学教学研究》 ISSN 1006-284X | 2021 | ||||||||||||||||
《基于启智课堂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材解读策略》 | 《数学学习与研究》 ISSN 1007-872X | 2023 | ||||||||||||||||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作业生活化设计》 | 《文学天地》 CN43-1155/1 | 2022 | ||||||||||||||||
《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探讨》 | 《中小学教育》 ISSN1001-4299/G | 2021 | ||||||||||||||||
《唤起小学数学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 《教学研究》 CN43-0059 |
2022 | ||||||||||||||||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 《科教论坛》 CN21-0060 | 2022 | ||||||||||||||||
《启智课堂下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的研究》 | 《文学天地》 CN43-1155/1 | 2023 |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 ||||
1、主题学习。主题式学习(英译名称Theme-Based-Learning)是指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经过结构化的主题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中,“主题”成为学习的核心,探究成为学习的基调,而围绕该主题的结构化内容成了学习的主要对象,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语用能力成了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主题式学习是围绕在一个真实性、可以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的环境,强调学习情境与真实世界相符合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交流,并且建构自己的观点;提出学习成果,教师要对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及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2.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以跨学科意识为核心的课程观,也是一种融综合性与探究性为一体的深度学习方式,还是一种以综合主题为基本呈现方式的特殊课程形态。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基于学生的知识基分中,围绕某一研究主题,以某一学科课程内容为主干,运用并整合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开展综合学习活动的过程。 3.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指跨学科背景下的数学内容学习,其目标是引导学生在跨学科的背景下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中事物的概念、关系和规律,感悟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培养实践精神。 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应以大概念为核心,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主阵地,结合真实情境中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打破学科界限。从跨学科的视角设计有价值的主题学习任务,实现学习内容的综合化。通过将数学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促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内容之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结,跳出单学科研究的视野局限,用跨界的眼光观察生活,用大概念解释生活现象,灵活运用习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不断深入的学习活动中产生跨学科基础的创新与创造。 | ||||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 ||||
一、研究现状 通过知网收索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等关键词的收索,共有42篇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章的阅读,梳理和分类,归纳出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三个方面的研究现状。 第一、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整体分析研究。苏州工业园区至和实验学校的仲秋月老师在《“数学 +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价值与设计逻辑》中重点阐述了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价值、设计逻辑和实施途径。阐述,通过确定主题、设定目标、设置问题、开展探究、评价成果等环节来实施数学跨学科学习,助力实现数学育人方式的转变与改革。 第二、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学习方式的研究。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小学胡兵和冯伊娜两位老师在《数学+X”跨学科主题探究学习的实践与研究》一文中重点阐述了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学习方式可以是探究学习。对于其他学习方式还没有检索到。 第三、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研究案例。通过研究教学内容,形成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教学案例。如:杭州师范大学张丹教授在《数学话剧融入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 ————以“时间测量”为例》、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锡梅实验小学花子杰老师在《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探索——以苏教版“时、分、秒”的教学为例》、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实验小学王丽娟老师的《数学+科学:明理生智 启智润心——小学数学与科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小蜂巢,大学问》》都重点阐述了数学跨学科学习的优秀案例。 二、研究价值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首次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要求各个学科开展不低于10%课时的跨学科学习。跨学科学习很重要的一个初衷是为了弥补学科课程的局限性,以加强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在以往的学科教学中,虽然在系统传授上占有优势,但面对真实世界中复杂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多学科的综合运用。所以,跨学科既能发挥学科教学的优势,也能弥补其局限。此外,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也特别强调多学科的综合运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不再是原来简单的知识或技能,而是强调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性的品质。钟启泉教授也提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需要开展跨学科学习。因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开展跨学科学习尤为必要。 | ||||
(三)研究目标 | ||||
1.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通过实践获取、理解与运用知识,倡导学生在实践中建构、巩固、创新自己的学科知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核心素养的形成。 2.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开发与实施,提升教师能力与素养,实现教师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转变。 3、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创设真实的、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以数学和其他学科整合探究、任务完成或解决问题为途径,打破传统课程各自为阵的模式,加强课程的横向联系和纵向发展,将知识、技能、态度进行统整,实现课程协同育人的目标,形成并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序列,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学校的课程体系,为学生发展提供多元的课程载体。 | ||||
(四)研究内容(或子课题设计) | ||||
1.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文献研究。 梳理文献资料,对新课标中“跨学科主题学习”展开细致的理论研究。 2.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现状调查。 对学校数学学科教学现状以及学生跨学科学习的现状通过多种形式调查分析,力争获得大量的、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3.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的研究。 建立以数学学科为中心,围绕指向数学核心素养的中心主题,整合主题涉及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建构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型,培育学生受益终身的核心素养。具体来说包括主题的融合、目标的融合、内容的融合、形式的融合等。 4.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的研究。 主题活动教学要设计出完整可行的活动方案,要展示跨学科主题的背景,参考学生个人经验和已有知识积累,从解决问题需要出发,明确所学数学知识与技能,提出相应的学习任务,确定学习活动形式,明确学习成果的形式和要求等。 5.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实施路径的研究。 数学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具有问题性、综合性、实践性、过程性、现实性等特征,其基本环节包括:主题生成→任务分配→研究实践→展示交流。构建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的流程,有利于教师开展活动的设计,掌握活动实施的一般规律,提高活动实施的效率经。 6.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评价机制的研究。 评价对教与学具有导向、促进、鉴别的作用,但评价不是判定学生的优劣与好坏,而是判断目前学生的习得情况及教学策略是否成功,为教与学的修正提供依据,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对学生的评价,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实施表现性评价。对教师的评价,立足发展,提高能力,收获成功。 | ||||
(五)研究方法 | ||||
1.文献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收集国内有关小学数学跨学科学习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整个课题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资料积累和外部借鉴。 2.调查研究。通过调查法,了解和评估学校校本课程的现状和主要问题;通过访谈法,搜集有关小学数学跨学科学习各种信息与数据。 3.行动研究。通过组织学校数学骨干力量,围绕课题开展实践研究,通过实践、反思、调整,再实践、再反思、再调整,不断修正和调整研究方案,将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4.案例研究。对不同内容尽可能搜集更多的资料加以分析,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探讨对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成果,形成个例。 | ||||
(六)实施步骤 | ||||
本课题计划三年时间完成,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将分下列三个阶段展开。 1.准备阶段(2023.6—2023.9) 课题负责人完成课题设计;召开开题论证会议,聘请专家对课题方案进行论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课题研究方案;撰写总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召集课题组成员会议,进行课题的分工;全体成员进行理论学习。 2.实施阶段(2023.10—2026.1) 着重研究相关理论,探索主题生成的策略,开展主题学习活动的设计,形成综合与实践主题学习序列,加强教与学评价的研究;举行阶段性的经验交流与成果展示。 3.总结阶段(2026.2—2026.6) 进行课题结题准备,课题组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全体成员完成研究案例、论文等收集整理工作;撰写并提交课题研究报告。 (七)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
主要观点: 1.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创设真实的、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以多学科整合探究、任务完成或解决问题为途径,将知识、技能、态度进行统整,实现课程协同育人的目标,形成并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2.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通过实践获取、理解与运用知识,倡导学生在实践中建构、巩固、创新自己的学科知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核心素养的形成。 3.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开发与实施,提升教师能力与素养,实现教师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转变。 4.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打破传统课程各自为阵的模式,加强课程的横向联系和纵向发展,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序列,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学校的课程体系,为学生发展提供多元的课程载体。 创新之处: 1.构建了具体有校本特色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主题序列,以及相应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例、教学资源库。 2.形成了跨学科融合的策略、主题活动实施的一般流程。编制了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量表。 3.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了教师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
| ||||
(八)预期研究成果 |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责任人 | |
阶段成果(限5项) | 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的调查报告 | 调查报告 | 2023.11 | |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跨学科整合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 论文 | 2023.12 | ||
小学数学跨学科整合的主题式教学策略研究 | 论文 | 2024.06 | ||
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的评价方案 | 评价方案 | 2025.06 | ||
课题网站建设 | 网站 | 2026.02 | ||
最终成果(限3项) | 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的结题报告 | 研究报告 | 2026.3 | |
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的案例集 | 案例 | 2026.3 | ||
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探索 | 论文 | 2026.3 | ||
(九)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主持人、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研究基础,包括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先期调研和已有相关成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 ||||
1.研究力量:本课题组组长为经开区学科带头人。主持过市区级课题,顺利结题,并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多篇。(课题组成员都是本科及以上学历,有常州市骨干教师1名、区学科带头人1名、区骨干教师2名、区教学能手1名、区教学新秀1名、1位中小学高级、5位中小学一级,都是学校数学教学的骨干教师。其中5位老师有主持区级课题研究。10位老师在省级级以上刊物发表本学科的教学论文。课题组成员在课堂教学、课程建设和学生评价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2.已有基础:围绕本课题,课题组做了大量的文献搜集工作,共搜集到的与本课题相关质量较高的研究论文三十余篇;通过访谈法进行初步调研,听取了学习骨干教师和一线教师的意见,大家一致认为,当前研究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时间具有重大意义。 3.保障条件:首先,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提供能够上中国期刊网、超星数字图书馆、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多种数据库,可以搜集到课题研究所需的各种文献资料;研究经费方面,课题组主持人已经申请学校领导同意,部分研究经费由学校支出;在研究时间方面,我们在课题立项后,将制定详细的课题研究计划和时间表,按照时间表的进程安排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时间应该能够得到充分的保证。
|
三、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
本单位完全了解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十四五”规划课题管理的精神,保证课题主持人所填写的《申报评审书》内容属实,课题主持人和参与研究者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适合承担本课题研究工作。同意申报。 在该课题研究周期内,本单位愿意为该项研究提供研究便利,如课题获准立项,本单位愿意根据课题研究所涉研究任务,提供适量的研究经费。
公 章 年 月 日 |
四、辖市、区管理部门意见
公 章
年 月 日
|
五、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
公 章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