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区学籍管理
校长信箱
市基础教育
设备报修
数字图书馆
装备管理
区装备管理
省教师管理
课表查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走进崔小>>师资队伍>>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发布时间:2010-01-0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gmj

审视当前作文教学,我们发现其症结在于作文教学环节的缺失,无法形成系统合力。选材指导流于形式,处于放任状态,学生不知道写什么内容,可仍在做“无米之炊”;课堂作文指导仅仅停留在写作技巧层面上,又不能与学生作文实际相结合,技巧指导空洞无力;作后交流、评价,要么被忽视,要么指导乏术,难以引起学生兴趣。这一切导致学生作文“语言成人化”——大量抄袭书本语言;“结构模式化”——用公式化的章法套写作内容;“人物、事件虚构化”——虚造人物形象和实践,移植情节;“主题与题材陈旧、单一”,“思维品质肤浅”。如此下去学生的作文水平怎么能提高呢?
    其实,作文是个信息系统,写文章的过程就是搜集、处理、表达信息的过程。由此,作文教学也是个系统工程,材料的获取、筛选、组合以及作品的交流、评价等环节环环相扣,互相促进,共同推动学生作文能力的螺旋上升。其中,作文材料是作文的基础,材料获取过程中伴生的情感体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表达和作文兴趣的生长。可见,从材料获取环节入手,其他环节层层跟进,是作文教学的正确途径。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介入不失为治疗当前作文教学痼疾的一剂良方。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过程就是作文信息获取的过程,活动总结的过程就是文章写作的过程,成果展示的过程就是作文交流、评价的过程,活动实践中的情感体验就是作文中作者的思想情感,活动的丰富性决定了作文的丰富性……它们之间有太多的相似,为我们的教学整合提供了可能。
   经过实践,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介入作文教学可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1、设计活动主题,编订作文序列。
    ⑴活动主题的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设计应该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首先,学生的愿望和兴趣;其次,学生的年龄特点;再次,知识经验;最后,课程资源。主题设计尽量结合本地区、本学校课程资源的实际,因地制宜,不仅便于学生探究,而且具有一种亲切感,容易激发兴趣。
    ⑵作文序列的编订
    作文序列编订基本按照原有的作文序列。我们试图在作文训练项目与综合实践活动之间寻找结合点,将作文训练融入综合实践活动之中,利用教材、社会、自然等资源,拓展作文训练的项目。
    2、开展实践活动,渗透作文训练
    ⑴实践活动的开展
    ①活动流程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我们认为可以按以下6个环节进行,不同的活动主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环节增删。

A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提高活动的质量。我们认为创设情境有以下三种途径:⑴利用学生的学习生活创设情境。学生的一个疑问、一种流行、一次谈话等均可成为情境创设的资源。⑵利用社会生活创设情境。如,假如你是一个地震灾区的孩子,你会怎样去生活、学习呢?引导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情境,从而关注身边的现实问题。⑶利用教材资源创设情境。如,学了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后,引发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从而提出探究“走近传统节日”的课题。

B选题分组

选题分组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小组以4人左右为宜,组内分工必须明确。

C制定计划

制定计划宜详尽,充分考虑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以及对策,必须写明商讨交流的时间、地点。

D活动实施

活动实施可以是小组分工前提下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各成员独立完成计划规定相应承担的任务(分工时要扬长避短),具体问题借助集体力量合作解决。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协同开展,但是各成员分工必须明确,如去采访,提问、记录、拍照或者录音,职责必须清楚。

E材料整理

F成果展示

②活动方法

A查阅资料。可去图书馆等机构查阅,也可上网查阅;可以是文本资料,也可以是图片资料或实物资料。

B调查访问。可以实地采风,也可以访问相关人员,获取第一手材料。

C观察实验。通过设计实验来印证假设,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形象感受和深入理解探究的问题。

D劳动实践。通过劳动实践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获得情感体验,如“今天我当家”等活动。

⑵作文训练的渗透

作文训练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综合实践活动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作前素材的搜集和占有,情感的体验和积蓄上,而且也为学生的写作训练创设了一个真实的情境,提供了一个训练的平台。写作贯穿了活动的始终。应该说综合实践活动中充满着学生练笔的机会,教师要充分利用训练资源,扎扎实实地进行指导。

①规范记写格式

为了提高练笔的效率,保证资料的详实,避免记录的随意性,我们规范了学生活动记写的格式。每份笔记应该有记录时间、地点、主题、记录者、记录内容、感想等要素,采访笔记还应有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等。我们通过印制表格的方式对学生的记写进行规范。为了尽可能真实、详尽地记录活动实况,我们在表格设计中不仅安排了活动记录,还安排了状态描述,使学生能够捕捉到稍纵即逝的细节。

②明确记写要求

为了便于学生操作,必须使他们明确记写要求,要求应尽可能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只有要求明确,学生的记写效果才能保证,才能达成各项写作训练指标。每次活动前,我们通过教师指导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共同预期各项活动的效果,编订活动要求细目,使学生的记写有法可依。

③随时记写感受

活动中的情感体验,直接影响学生作文的质量。它不仅能丰富文章的内涵,而且可以指导学生生活,是弥足珍贵的,可又是转瞬即逝的,因而必须及时进行记录。教师应该提出记录感受的具体要求;强调记录的及时性,记录瞬时的直感;提供交流的平台,用评价的力量激起学生记录的积极性。学生记录的感受都十分真切、鲜活,是因为文字背后涌动着强烈的情感体验。刘勰说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这种情的积累正是当前作文教学所缺失的。

④及时交流指导

《学记》中说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告诉我们学习者不能封闭于自我,而应该走向交流、开放,这样视野才开阔,取长补短,作品才会更加丰富、深刻,方法才会灵活、多样。学生的活动记录也应该及时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不同学生、不同小组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从而共同提高。教师也可以在交流时发现学生活动中或记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展示优秀作品,分析其优点,提供学习榜样;讨论问题作品,发现症结所在,寻找解决办法。教师在指导问题作品时应该充分肯定学生的努力,指出其本身的特色,鼓励其改进或继续探究,保护学生信心,保护作品的多样性。交流与指导,既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小结,又是学生记写作品的讲评与欣赏。

3、处理活动信息,指导作文选材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大量的资料。面对如此纷繁的信息,如果让学生将这些杂乱无章甚至良莠莫辨的资料都堆积起来,无疑不利于他们应用这些信息,也必然影响到综合实践活动的质量。从作文角度来看,一篇文章就是一个有序的信息聚合体,各个信息元围绕主题进行向心性排列,构成一个整体。文章信息的有序化,只有通过作者对原始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后才能得以实现。由此可见,无论是综合实践活动还是作文教学,都必须进行信息处理。我们认为,作文教学中的选材指导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的信息处理过程中得以完成。信息处理方法如下:

⑴判断辨别

要教给学生判断资料价值的一般方法,让学生会鉴别和评价资料,判断资料的真伪优劣。尤其是网络资料,它是宝藏与垃圾并存的信息源,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判断辨别资料主要让学生判断资料的准确度,资料的价值和资料对本主题研究的作用。教师不应只教给他们一些知识性的方法,而应通过具体例子或实际操作给学生提供可资效仿的范例,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以及计划目标的导向功能,使学生逐步形成判断辨别资料的能力。

⑵比较归类

对经过判断辨别后的资料,要进行比较归类。学生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后,把具有共性的资料归为一类,编好目录;并根据归类情况加以查看,资料是否足量,如果发现有资料缺漏或不完整,还要进一步充实。对一些整体性资料,就要对它进行分解,将它分成几个方面,然后再进行归类。归类是一种系统化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对资料的再分析,深加工。

⑶剪裁取舍

依据主题对归类的资料进行考察,按照它对主题表达的作用进行排列,选取最能表达主题的资料,舍弃一些并不典型的资料,以提纲的形式进行说明。教师要提醒学生要有整体观念,要有“壮士断腕”决心和魄力,坚决把流离于主题之外的资料删剪掉。我们通过教师深入小组进行选材指导,让学生说选材思路,运用大量正反实例进行对比,让学生逐步树立主题意识,掌握选材技能。

⑷安排详略

详略安排一般不是问题,主要的详写,次要的略写。关键在于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综述。综述相当于概括性介绍,因为有具体的材料,只要稍加引导,学生很容易掌握。

4、倡导个性表达,物化活动成果

每个学生的性格气质、生活阅历以及知识积累都是不相同的。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各人的体验以及兴趣的侧重点也是各不相同的。这必然导致其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因而,必须解放文体样式与主题表达的束缚,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自认为恰当的作文形式、作文素材及写作角度来表达自我理解的主题,突破传统作文的“三段论”和传统的主题表达方式。由于我们倡导了个性化地表达,使无论作文还是活动,都呈现出一派多姿多彩的面貌。

在有些要求比较宽泛的作文训练或综合实践活动的文字成果,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可以更加多样化,可有调查报告、解说词、民间故事、舞台剧本等文体样式,也可有科学实验、民风民俗、故事整理等作文内容,更加体现了学生张扬的个性,焕发了新时代学生的创造精神。

5、提供展示平台,体验成功快感

成果展示,不仅仅是对学生活动的总结、评价,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看到自己劳动的价值,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燃起继续探索的兴趣和信心的火花;成果展示也不仅仅是一个学生相互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扩大影响,带动、激发更多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成果展示,作文教学同样也需要成果展示。作文不仅是一种表达的需要,也具有交际的需要。当学生的作文被同学、家长、老师或者社会认可的时候,他们同样会感到一种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在这一点上,综合实践活动与作文教学也是不谋而合的。因此,我们在活动总结阶段总是精心搭建学生展示成果的舞台,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感。如,或举办展览,向全校师生展示;或利用《七色梦》校刊,出专刊介绍;优秀作品推荐到报刊上发表;具有现实性的创意向有关部门反映等等。

在实践课题时,我们一直在思考作文教学的价值取向问题。什么是作文?《课标》认为作文就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一直以来,我们都是这样理解的:作文就是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强调由内而外的倾吐。可是在当前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因而作文训练的内容也应当包含对材料的搜集与整理、修改与重组,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内心感情的发抒。撇开信息的搜集与处理是时代的要求这一点不论,就其功能而言,搜集、处理信息的过程也是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世界的过程,这与作文的目的要求并不矛盾。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传统的作文训练形式应该打破,对信息的搜集、处理能力的培养应该列入作文能力的培养目标当中。由于我们的研究刚刚起步,对作文的认识还很肤浅,还需要不懈地努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借用屈原的名句作结。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8501562  邮箱:269451394@QQ.com   邮编:21310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