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研究成果现场交流评比登记表
《家乡的道路设施》 课题 简介 |
一、活动课题的提出 随着横林国际地板城的崛起,家乡的经济又有了新一轮的腾飞,而经济的腾飞也带动了家乡道路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家乡的道路变长了,变宽了。然而要想与国际接轨,家乡的道路除了长、宽之外,还应具备相应的设施,如清新的绿化环卫设施,高超的微电子摄像设施、安全的路灯照明设施、醒目的红绿灯交通设施……只有紧跟并超前于时代的步伐,家乡的道路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长盛不衰。鉴于此,我中队提出了研究《家乡的道路设施》这一活动课题。 二、活动的具体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各种道路设施在道路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2、初步懂得家乡各种道路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从而培养为家乡道路建设出力流汗的自觉性和服务意识。 (二)情感目标: 1、在活动过程中了解家乡现有道路设施建设不全面不彻底不先进的现状,激发学生为家乡道路建设服务的意识,大胆创新,增强主人翁的精神。 2、通过经历各种研究过程及成果展示会,体验研究性的学习方式。 (三)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家乡道路设施的现状,启动主动探究问题的愿望。 2、在研究活动过程中,通过学习设计研究方案及实施研究方案,培养学生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 3、通过多渠道查找、收集信息并将信息整理、分类,初步形成有特色的成果展示。 三、 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方式 (一)、活动阶段构想: 第一阶段:确定研究主题——通过对家乡现有道路设施建设的观察及思考,以提问的方式,确定自己感兴趣并有可能进行实际操作的问题形成研究主题。 第二阶段:实际研究阶段——通过设计研究方案确定研究途径,在学校、家庭、社会通过调查、访问、实验、查找资料等方式获得所需信息,并学会整理、利用资料,完成研究。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阶段——通过活动过程记录表、道路设施情况调查表、想象中的未来道路设施宣传画、实验记录表、访谈记录表、活动研究报告、电子小报、幻想作文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品尝成功喜悦。 | ||||||||||
学 校 |
武进区崔桥小学 | ||||||||||
指导 老师 |
姓 名 |
性 别 |
年 龄 |
职 称 |
教 龄 | ||||||
龚美娟 |
女 |
32 |
小学高级 |
13年 | |||||||
授课年级 |
六年级 (1)班 | ||||||||||
小组 学生数 |
路面设施小组 5人 |
照明设施小组 9人 |
公共设施小组 8人 |
环境设施小组 6人 |
指示设施小组 8人 |
安全设施小组 9人 |
其它设施小组 7人 | ||||
武进区崔桥小学六(1)中队综合实践活动
——《家乡的道路设施》学生研究成果交流
学生阐述部分(道路照明设施小组)
选题: 家乡道路的 照明设施 |
选题的价值 |
照明设施是家乡道路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照明设施能为车辆驾驶人员以及行人创造良好的视看环境,达到保障交通安全,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方便人民生活,防止犯罪活动和美化城市环境的效果,因此它的意义和价值非常重大。 |
选题的缘由 |
我们这一组的同学对家乡道路的照明设施都有极大的兴趣,都愿意为家乡道路的照明建设出谋划策,就像一盏盏默默无闻的路灯一样,在人们最需要它们的时候散发出自己的光和热。 | |
选题的过程 |
当班级的活动课题《家乡的道路设施》提出以后,老师就交给全班同学一个任务——完成一张个人采访单,即调查目前的家乡道路设施存在的问题。在对这次家乡道路设施的首次调查中,我们班的同学发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老师根据同学们的汇报交流,把道路设施划分为路面、照明、公共、环境、指示、安全、其它七个大块。然后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编组。于是我们几个对道路照明同时感兴趣的同学就聚到了一起,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即“道路照明设施小组”。 | |
研究的目标 |
1、全面了解目前家乡道路的照明设施情况,分析家乡道路照明设施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寻求解决这些不足之处的策略和方法。 2、培养队员的创新意识、主人翁意识以及为家乡道路建设作出贡献的精神。 3、培养小组成员团结互助、精诚合作的精神。 | |
“研究的过程 |
研究的方法 |
观察、统计、调查、采访、查找资料等。 |
研究的故事 |
2007年11月29日晚六时,张家桥至卫星村委的一段路又变得漆黑一片。此时,有几个娇小的人影在马路边晃动了起来。他们是谁呢?哦,原来是六(1)班的谢利、孙思文、许娟、郑文等同学。这么晚了,他们到马路边来干什么呢?难道不怕大人担心吗?现在可以告诉你了,他们呀,在执行一项特殊任务。不远处,还站着一个年纪稍大的“保镖”。他就是孙思文的爷爷。因为老人实在不放心几个十来岁的小孩子的安全,所以就一路跟来了。 听,他们就像一群小麻雀似的在叽叽喳喳地在叫个不停。走近了,才知道他们在数马路边的路灯呢?说来也怪,路灯都安装好几年了,但从来没亮过。 突然,他们朝着一辆从张家桥上下来的摩托车挥起了手:“叔叔,请停一下,请停一下。” 但摩托车主只是用眼睛瞟了他们一下,便风一样地飞走了。 他们显得有点垂头丧气,还有的在嘟囔:“采访个人咋就这么难啊!” 不远处,一辆自行车驶了过来。“啊,我的脚好疼啊!实在受不了了呀!”是谁在叫呢?原来是郑文不小心跌倒在了地上,捧着个膝盖,一副鬼哭狼嚎。小伙伴们都围了过来,包括孙思文的爷爷,还有那个骑自行车的女青年。“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啊?”大家不禁责怪起他来。“还不是怨这该死的路灯吗?我看不见路,所以一脚踩歪了呗。这位阿姨,你有过这样的情况吗?”女青年道:“怎么没有,我下班晚,每次经过这儿都是提心吊担,一怕摔跤,二怕打劫,都是路灯不亮惹的祸。” “阿姨,你说得太好了。我们得建议孟书记尽快恢复这条路路灯的照明问题。”说完,郑文一跃而起。此时,大家都惊呆了,只有郑文一人在呵呵地笑:“瞧,我的采访已经告一段落了。”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异口同声地说:“好一个点子大王郑文。” | |
主要研究工作 |
目前的道路照明设施存在主要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 |
研究体会 |
1、搞研究工作是一项挺辛苦的工作,有的时候还要讲究方式方法和研究策略。 2、研究工作要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独木不成林,小组成员必须团结互助,有商有量,这样才会乐趣无穷。 3、社会责任感大大增强了,以前总觉得像道路照明这些事与我们关系不大。今天,才知道与我们每个人的关系都很大,家乡是我们的家乡,所以关心家乡的道路设施也是我们爱家乡的表现之一。 | |
小组分工与 合作情况 |
朱宇梅、陆佳波、王志平作采访,谢利、孙思文、许娟作记录,蒋涛、柴浩、郑文拍照或查找资料。 | |
研究结果 |
研究的 主要内容 |
1、各条马路主干道上路灯的设置情况。 2、路灯的使用情况。 3、路灯的维修和管理情况。 |
研究发现 |
1、有些马路主干道上还没有架设路灯或者路灯的数量太少。 2、虽有路灯,但路灯总是不亮。 3、路灯坏了,得不到及时的修理。有些路段的路灯损坏比较严重。 4、因为没有路灯,行凶抢劫的事时有发生。 5、路灯的照明度不够,不符合国家的道路照明标准。 | |
已解决的问题 |
1、损坏的路灯,经多方联系,已基本得到及时的修理。 2、不符合规定的灯泡得到了及时的更换。 | |
待解决的问题 |
1、马路两边合理设置路灯的问题。 2、有了路灯,但路灯为何迟迟不亮的问题。 3、因为没有路灯而引起的行凶抢劫的问题。 | |
反思与改进 |
我们小组首先在填写小组研究方案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感觉头绪很乱,在研究的目的和内容上,概念发生了混淆,无从下手。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才完成。看来,今后要多钻研这方面的内容。其次,在根据方案进行实施的教程中,我们感到研究工作是一项较复杂的工作。我们必须有了充分的准备才能着手进行研究,千万不能走一步算一步,要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有条不紊。最后,就是小组的分工一定要明确,这样才能事半功倍,顺利完成研究任务。 |
研究小报告
道路照明设施小组组长 柴浩
从成立“道路照明设施”这一研究小组以来,我小组的同学认真制定小组研究方案,分工合作,开展了大量细致而有效的调查研究工作。
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横林至崔桥地区,虽然经济发展非常快,但道路建设相对滞后。就比如说道路照明设施,初一看,乍一闻,人们都会大赞家乡道路照明设施取得的累累硕果。但具体的数据统计却不容我们乐观,而且问题比较突出:1、有些马路主干道上还没有架设路灯或者路灯的数量太少。2、虽有路灯,但路灯总是不亮。3、路灯坏了,得不到及时的修理。有些路段的路灯损坏比较严重。4、因为没有路灯,行凶抢劫的事时有发生。5、路灯的照明度不够,不符合国家的道路照明标准。
针对这些问题,我组同学又进行了深入地调查:实地查访,搜集资料,拍摄照片,联系某主管领导,电话询问,发信咨询等。一路“走”来,我们的心情比较沉重。因为我们发现,对于路灯的设置与管理还缺乏相应的举措,人们的责任意识、保护意识相对溃乏。譬如路灯总是不亮的问题,调查发现原来是没有哪个厂愿意出这一部分电费或是根本没有专人来修理造成的。看来,政府部门在管理上还缺乏一定的监管力度。于是,我组同学多方联系,终于,损坏的路灯已基本得到及时的修理,不符合规定的灯泡也得到了及时的更换。但仍有一些问题悬而未决,急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本次活动,对于我组的同学来说可以说是一次挑战,因为这是一件涉及家乡建设的大事。在活动中,同学们的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奉献精神大大地增加了,同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而且培养了小组成员之间团结互助、精诚合作的精神,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