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崔桥小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校本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生命,为更好地落实《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积极探索以学校为主要培训基地、校长为培训第一责任人的校本培训模式,充分发挥本校的培训功能和优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营造教师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工作目标:
1.树立新的教学观念。通过校本培训,完善教师业务学习的机制,提高教师教育活动的实效性,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更新教师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提高教学能力,促进学习和研究相结合。努力建设一支师德好、观念新、素质高,能够胜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开发的骨干教师队伍,提高东风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具体操作:
(一)、加强领导组织机构
校本培训是进一步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发展,提高办学品质,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为加强培训的力度,从理论的高度对校本培训进行行之有效的指导,使校本培训工作有序、有机地开展,从而使校本培训具有实效性。我校专门成立了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和教研处。
领导小组由校长全面负责,教导处参与管理,既抓科研,又带动教师培训,同时还充分发挥学校各处室原有的职能部门的作用,使师资培训工作融于学校的日常工作之中,使培训的运作过程,同时成为教师的学习过程、实践的过程和提高的过程,促使教师与课改共成长。
(二)、校本培训的操作模式
1、基础性校本教研培训方式(集体备课)
以各个学科教研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全员参与集体备课的过程,通过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教师搭配,分年级分学科进行备课探讨,每位教师轮流做主讲。达到全员培训的目的。从而进一步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常规性校本教研培训方式(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促进教师成长的主要途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对不同层次的教师分层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师培训模式,本学期将教师的常规课堂教学作为重点来抓,让每位教师做到向40分钟要质量。
3、继续加强信息技术培训。
进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技术培训,课件制作、网络技术、电子白板等信息技术培训,侧重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整合技能的培训。
4、继续搞好“师徒结对”工作
(1)、“师徒结对”指导教师示范教学活动。
(2)、与工会相配合,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
(3)、2009年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具体时间根据上级安排确定)
(4)、“师徒结对”被指导教师汇报教学活动。
5、围绕新课程改革举行一系列活动,旨在提高教师的业务理论素质;如讲座、观摩录像、新教材研讨、教法和学法研讨等。
6、兄弟学校共同研讨课堂教学
通过协作片安排,由本校走出去,向兄弟学校学习。在操作上大致步骤是:联系学校→听课学习→交流感受→请兄弟学校来我校听课指导→评课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