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崔桥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校全面落实区教育局、教研室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求,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研究,加强质量监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得到稳步的发展。现将一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规范常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才能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顺畅有序。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如何抓好常规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环节。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我校能认真落实课程计划,严格按照课表上课,能开齐、上足、教好各门各类课程,重视了体育、卫生、艺术教育,重视了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环境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有力地促进了小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抓各类计划的落实,保证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科学性、连续性。教学管理是建立在科学性和计划性的基础上。学期初,教导处制定如下计划:《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校本培训计划》、《各教研组工作计划》等。在制定各类计划时。注意和加强可操作性,保证目标明确,计划合理,管理到位。
首先抓各类计划的制定,保证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科学性、计划性,加强统筹管理和目标管理,使工作有的放矢,有目标、有方案、有规划、有管理。
3、抓住教学环节,保证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学期开学,组织一线教师召开教育教学工作会议,落实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提出教育教学具体目标。
a、抓备课。备课是首要关键。如何提高教师备课质量是上好每一堂课的关键。开学初,学校根据工作实际,明确提出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尤其是要做到:环节齐全、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设计合理、板书规范、习题适当、反思跟上。如何精备一堂课,要求教师掌握课标,吃透教材,挖掘到位,知识准确。
b、抓课堂。一是教师要严格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按上课制度严格规范自己;二是抓课堂常规。规范学生课堂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三是抓课堂教学质量。领导经常深入课堂听课,有效地指导课堂教学。
4、扎实开展教学常规检查工作
教导处严格按照工作计划,在期末针对不同层次教师进行了常规检查,检查教师备课、作业批改情况。此外,还对所有聘用教师进行了班级管理和教学常规的检查。在此基础上,公平、公正、合理评价教师的工作态度和业务能力。
三、抓好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
1、抓培训。我校始终把教师培训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依据期初的校本培训内容,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对教师进行教材培训,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强化教师主动学习的意识。如组织广大教师学习教育科研理论,学习教育科研信息教,对教师进行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培训、电子白板运用的培训等。这学期,我校派出教师100多人次到兄弟学校听课、学习,听专家讲座、观摩名师课堂等。每位教师在外出学习时都能认真作好记录,回来后把先进经验带给每个教师,以点带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走出去”学习的效果显而易见,教师开阔了科研视野,了解了先进的教科研动态。但“请进来”的方法更能激发他们对教学工作的乐趣。
来自各兄弟学校的30多位领导和骨干教师无一不被这浓浓的学习氛围所吸引。他们一致认为崔桥小学是一所教研氛围极其浓郁的学习型学校。
5月26日,武进区教育局教研室小学组一行5人在钱新建主任的带领下来到崔桥小学进行常规课堂教学调研。一个上午,共听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品德与生活等学科的十节课。在课后组织的反馈交流中,领导、专家们对老师们的课作了细致入微的点评,对于比较好的教法予以充分肯定,对于需要改进的地方,予以悉心而又恳切的指导,使教师们深受启发, 受益匪浅。
下午,又按不同学科分组进行了主题研讨。领导们针对有效课堂教学、校本研训、学校教研组建设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本次活动,学校教师以此为思考点,反思自己的备课,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努力把自己的课堂变为充满生机、充满活力、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课堂。
2、抓帮带。我校通过校级培训,实施青蓝工程,通过活动来促进中青年教师业务能力提高。为了做好新教师、年轻教师的思想及教学业务水平提高工作,通过师徒结对活动,使学校青年教师能尽快地成长起来,从而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同时,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继续发扬老教师、骨干教师的传帮带的精神。请本校的骨干教师为大家上示范课、研究课、开讲座。形成人人帮、学人人、帮人人的教学氛围,全面提升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如
上午,分别由两位师傅龚美娟、张燕娟老师分别执教《“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和《海底世界》第一课时。虽然是第一课时的教学,但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沉浸在语文教学的天地里。
下午,分别由两位徒弟马丽娜和张瑜老师执教《月光启蒙》和《海底世界》第二课时。细腻的分析,有效的引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向语文敞开了怀抱。课后,又组织全体听课老师分两组进行了交流。一、师徒畅谈结对感受。先由师傅介绍传、帮、带的经验,接着由徒弟讲述自己是如何向师傅虚心学习的点点滴滴。二、执教老师说课。三、听课老师评课。交流中,老师们各抒己见,不仅结合这四堂课,还针对当前语文教学的趋势和现状,进行了非常热烈的讨论。
师徒结对这种新的校本教研形式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起到了的积极的作用。
四、抓好各类竞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1、开展青年教师基本技能展示活动。为了尽快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结合实际,我们开展了青年教师基本技能展示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提升了教师加强专业基本功训练重要性的认识;提升了展示交流、团结合作的意识;营造了浓厚的自培自练氛围。教师受益匪浅。
2、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
这学期,我校多位青年教师——郑晓红、陆梅、何蓓蓓、俞秋枫、丁文怡、吴滢等通过精心准备,参加了市、区组织的各种课堂教学评优课活动和教学基本技能竞赛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我校吴滢老师,从期初经学校推荐后,先于三月十二月参加横林片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之口语比赛。由于准备充分、素质过硬,吴滢老师在片级比赛中脱颖而出。回校后,教导处又督促她她针对比赛要求,精心准备,潜心钻研,终于在四月二十九日的区级比赛中,她战胜各地好手,在区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借此,我们又鼓励全体英语教师重视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英语教学的水平,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教导处以此为契机,继续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技术应用水平,为提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断努力。
五、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严格进行质量检测。
1、定期组织召开教学研讨会。
这学期,教导处定期组织召开教学研讨会。如“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毕业班复习教学研讨会”等。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困扰我校英语教师的大难题,在这次研讨活动中,大家畅所欲言,针对课前的教案设计,教学准备;课中的引导、教学;课后的辅导以及后进生的补缺补差等内容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大家把自己在教学中积累的经验都托盘而出,而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也毫不避讳地提出来。通过活动,给全体英语老师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也更好地促进了学校英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了组织学生更有效地通过复习掌握知识,提高能力。5月21日,教导处组织召开了六年级毕业班复习工作研讨会议。提出复习要有系统性、针对性。各学科可根据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以及能力发展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研究,找出学生学习中的缺陷、薄弱环节以及存在的其他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教材的编排,拟定复习的顺序、重点、课时分配等,逐步形成系统的、完整的知识网络,从而提高复习的效果。其他任课教师也结合本班的教学进度、学生的思想动态介绍了自己的复习方法和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大家各抒己见,献计献策,对如何搞好复习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2、组织学生开展竞赛,严格进行质量检测。
这学期,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学科竞赛活动:朗读比赛、作文竞赛、口算比赛、计算题竞赛等。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如作文竞赛的主题是“这个春天我很快乐!”。比赛中,同学们认真思索,奋笔疾书。从学校开展的“生命教育周”活动到“首届校园科技节”,从“淹城、新天地一日游”到自己一家子出游踏青的经历……同学们从全新的角度,讲述了一件件这个春天里的快乐事儿,抒发了对社会、亲人、朋友的感恩之心,也让我们从中体会到同学们热爱家乡,努力上进的精神面貌。
为了及时反馈教学情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校在不同阶段组织了多门学科的调研测试,严格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由学校教导处组织人员精心命题,在注重基础性、操作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同时周密组织。精心安排每次检测的每一个环节,为每位教师创设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
总之,在过去的一学期中,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远远不够,我们将以昂扬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创造新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