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桥小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导处工作总结
崔桥小学 朱燕琴
本学期,教导处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协同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齐心协力,全体教师敬业乐教,全体学生勤奋求实,紧紧围绕“减负增效”这一中心开展教育、教学、教研活动。同时加强教师业务素质培训学习,努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加大常规教学管理力度,以校本教研为载体,探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为更好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健康而有个性地发展,教导处严格执行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课程计划,不增减课程,不增减课时。开齐、上足、教好各门课程。严格执行“三表”(课表、作息时间表、大课间体育活动表)。严格落实期初制定的《“减负增效提质”实施方案》。
1、任课教师严格按课表上课,遵守课堂秩序和教学规范,不得随意调课、占课,不得随意剥夺学生上课权。教师请假、外出调课必须由由教导处开具调课单,登记备案,不得随意安排调代课。
2、学校在校园网上公布学期课程计划、学校总课表、大课间活动表和学校作息时间表,主动接受社会、家长的监督。
3、建立执行课程计划巡查小组,把课程实施落实到位。
本学期一开学,校长室就协同教导处组织成立巡查小组对课程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巡查。其中,教导主任任组长,每星期不定期对全校教师的执行课程计划情况进行巡查,并将巡查的结果分三部分:主要优点、存在不足、建议,以书面形式发到校园内网上。这一创举,很好地保证了我校各课程的实施。
4、各科教学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展教学,不得随意加深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要求。
二、教学工作秩序井然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办学核心,要提高教学质量,一定要踏踏实实有创造性地搞好教学工作。
今年暑假开学前夕,顾海明校长就带领学校各条线负责人员开始了准备工作。教导处结合学校现状制订了《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并提前召开了教研组长会议,听取了各教研组长的意见、建议,成立了八个教研组,二十三个备课组。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工作职责,明确他们的主要职责是: 以新课程理念的落实为核心,依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制订本组教研、科研工作计划,定期检查计划的实施情况,搞好学期教研工作的自评和总结,注意材料的收集和整理以及展示。把集体备课落到实处,组织督促教师进行二次备课,组织创造性开展主题研究等各种科研活动。安排好教研组的每一次教研活动的内容,落实人员、时间、地点和主题,并按计划组织实施。做到活动前周密部署,活动后及时小结,作好书面记录等。这些有效的准备工作为教师能在刚开学就快速进入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各年级任课教师很快进入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按教学工作安排,我们实行了“推门听课”制度,由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组成四个听课小组对不同年龄、不同学科的教师进行推门听课,每一节课我们按照“教师说课,同伴互评,领导点评”进行教研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无论是上课教师、还是听课、评课教师都受益匪浅,感受颇深。从而使广大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为推进新课改,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校际交流,在金风送爽的十一月五日,教导处又举行了横林片语文公开教学活动。这次活动中,我校参与上课的十位年轻的语文教师经过对教材的认真解读,对教学的环节细致加工,经过一次又一次地试上,一遍又一遍地听取同行的建议,再修改、再试上。教学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了,在大家的精心准备和努力下,无论上课还是评课都卓有成效,活动很有特色。也给参加活动的教师创造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同时获得了兄弟学校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教导处在搞好听课、评课的同时,对教师所备的教案、批改的学生作业进行了两次详细认真的普查,对教师所备教案的总课时数、教学环节的设计、重、难点的确定、板书的布局、教学后记、反思都一一查阅,找出主要优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比较客观、公正地一一作了详细的记录。对每位教师所批改的学生作业我们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检查:一查每类作业批改的本数,二查批改的次数,三查批语的多少和质量,四查对学生错题的二次批阅。分别真实、客观地记入《崔桥小学教师备课、听课情况评价表》和《崔桥小学学生作业及批改情况评价表》。然后对所查教案、批改的学生作业进行汇总,并召开全体教师会议,把检查的结果公布给大家。通过两次常规检查,我们发现,本学期,绝大多数老师工作认真、踏实,备课中,能落实各项要求,手写全册教学总目标和学段目标。分析班级情况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教学措施。教案详细,授课日期清楚,能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记录随笔和反思。各项作业全批全改,而且学生的作业绝大部分干净、整洁、正确率高。
三、教研活动扎实有效
1、认真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
为真正将减负增效落到实处,开学初,全体教师认真研读了各学科《课程标准》,了解了每个年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之后又通过个人自学、组内交流等多种方式来学习新课程,把握新课程,以转变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课堂观、质量观。
2、进一步落实集体备课制度
每个教师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如果能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扬长避短,我们的工作就能事半功倍。但由于种种原因,以往集体备课常常流于形式。本学期我们制定了集体备课制度,严格纪律要求,改进组织方式,在备课组内实行定课题、定时间、定主讲人、全员参加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集体备课的质量。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力求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特别是在备教学目标,备学生练习,备教学方法时能集思广益,取长取短,同时通过集体备课,及时了解教育教学情况,针对教材的特点,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
3、结合教学实践,深入课题研究。
本学期起,我校又发出了人人有研究课题的口号,兴起了首批校级课题的研究热潮。为确保课题的正常实施,我们通过教科研系列培训,提供理论引领和方法指导。
为保证每个课题研究规范有序地进行,从本学期起各课题组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即:①期初制订一份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②每月举行一次教科研例会,交流汇报各人的课题研究情况。③每月填写一份“课题记录卡”,及时记录好实验中的成功经验与困惑。④课题组每学期围绕承担的课题至少上好一节实验课,上交有关教案及自我评价表。⑤期末写一份课题阶段性总结、个案或论文。所有资料均由课题组长收集整理录入校园网教科研栏课题资源库。
在研究过程中,每位教师立足自己的实践平台进行课题研究,每一位教师认真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及时写好教学反思,上好课题研究课,写好相关教学案例,撰写相关教学论文。
4、夯实学生基础,加强读写算训练。
本学期,教导处切实针对学生在朗读、书写、计算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现象,提出夯实学生基础,加强读写算训练的方案。如语文学科方面,开展了低年级的铅笔字比赛,中、高年级的钢笔字比赛、作文竞赛;数学学科方面,开展出了口算竞赛、计算题竞赛;英语故事演讲比赛、单词默写比赛等,提高了学生整体素质,让学生在收获中享受成功感,享受成长的喜悦。
在校级作文竞赛的基础上,我校又根据区教研室提出的要求,选派了四年级和六年级两名学生参加了区作文竞赛,我校六年级的张滢同学获得了三等奖。为在区“英语讲故事比赛” 中取得好成绩,英语组教师做了精心的准备:赛前多方观察,选拔好苗;精挑细选,择定教材;制订计划,掌控节奏;心理解压、轻松上阵。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终于获得了可喜的成绩:三年级邵雨佳、陈慧获一等奖;四年级王喻莹获二等奖;五年级濮奕潇、钱雨辰获一等奖;六年级陈蓉、孙筱梦获二等奖。
四、加强有效教学研究。
1、提高教研活动质量
(1)各教研组、备课组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和进度,确保日常教学活动的正常有序。
(2)加强集体备课,实行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负责制,由备课组长严格按照学校集体备课流程组织教师进行备课。
(3)本学期各学科分别围绕期初确定的研究主题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如语文学科的“在朗读训练中体验情感”、数学学科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英语学科“加强有效课堂的研究”等。通过三十多位老师上示范课、公开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系列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听课时,教师们积极参加,详细地做好记录;说课时,他们不但能说出课程设计意图,还能说出自己的反思和感受,评课中,教师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许多疑难问题都在研讨中得到解决;针对研究主题,教师们又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说出自己对主题的理解以及自己在实施主题时的经验,使年轻教师受益颇深;教师既能评出课中的闪光点,又能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在这样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中,使每位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4)加强听随堂课的力度,每位老师每学期听课节数不少于15节,教研组长不少于20节,中层以上干部不少于30节。
2、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结合学校实际,力求提高“班班通”的使用率,提高上课效率。
(2)准时上课,按时下课。上课时不接手机,无特殊情况不得离开教室。
(3)认真备课,备好超周课,上好每一节课。及时进行教学反思,积累教学经验。
3、切实优化作业设计
(1)教师必须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布置作业,倡导精练高效。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教师要掌控作业的难度和完成时间。
(2)控制学生作业总量。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通过留言、家访、家校通及时与家长联系和沟通。三、四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按中等生水平不超过40分钟。五、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按中等生水平不超过1小时。实行班主任负责制,负责协调控制语数英等各科作业总量,及时掌握作业信息,发现作业总量可能超过规定时间,要及时与任课老师沟通协调,调整作业量。
教导处的工作是繁琐的,但我觉得很充实。特别是看到大家齐心协力,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一个较大的改观,感到很欣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扎实而创新的日常工作为基础,踏踏实实做好各项工作,为更好地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