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崔桥小学 龚美娟
一、指导思想:
以认真的态度、务实的措施,规划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断提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水平和实践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自主”。 进一步强化学校管理,追求课程实施的常态化;进一步优化教师指导,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围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和管理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实践中寻找切实可行的办法;积极挖掘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已有资源和成功经验并加以提炼,逐步形成特色。
二、实施措施:
1、改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设置
本学期,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设置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针对学生活动各环节进行指导、并承担相关组织协调考评等职能的过程指导老师趋向于经验比较丰富的中青年教师,充分发挥其特长,人均带班两至三个,成为较专业的综合实践指导老师,具体见下表:
级 班 师 老 级 年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1班 |
张燕娟 |
吴琴芳 |
张丽华 |
汤震丽 | |||||||
2班 |
张勤 |
陆梅 |
张丽华 |
丁洪艳 | |||||||
3班 |
张燕娟 |
陆梅 |
龚美娟 |
丁洪艳 | |||||||
4班 |
张燕娟 |
陆梅 |
龚美娟 |
孙明丽 | |||||||
5班 |
张瑜 |
陆梅 |
龚美娟 |
孙明丽 | |||||||
6班 |
张瑜 |
/ |
/ |
/ |
同时,我们还有针对具体学生及具体实践活动方式的项目指导教师,如:
项目 |
指导老师 |
航模、空模 |
周国铭、朱振华、汤建兴 |
美术 |
何蓓蓓 |
数棋 |
张再良 |
鼓号队 |
丁洪艳、濮洪海 |
英语口语 |
陈云、芮梨、吴滢 |
形体训练 |
费艳桦、丁文怡 |
射击 |
费艳桦 |
…… |
…… |
此外,还有在分组活动或大型集体活动中承担组织管理责任的协同指导老师。他们共同构成学校活动指导教师小组。
2.加强综合实践活动三级管理模式
教导处龚美娟老师负责全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管理工作;教研组长张丽华老师负责全校的综合实践教研工作;备课组长陆梅、张丽华老师(兼),分别负责中、高年级段的综合实践教研工作。
3、明确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目标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初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处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4、确定课程内容,制订好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计划、年级计划和班级计划。
综合实践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任课老师根据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目标,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参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材,确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教研组计划、年级计划和班级计划,以保证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
因大部分老师要上同年级两个班及两个班以上的综合实践课,所以在制订班级计划时,可以几个班同一个计划,也可以每班制订不同的计划。
5、弹性安排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
综合实践老师不得随意挤占综合实践课的时间,但实行弹性课时制,就是把每周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可以将每周的时间集中在一个单位时间内使用,也可以将几周的时间集中在一天使用,亦可根据需要将综合实践计划时间与某学科整合使用。
6、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研活动。
教研组每月举行一次研讨活动,认真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意见和各项操作规范,组织讨论交流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疑惑和经验。各备课组要安排1-2名教师上校级公开课,可以分主题生成课、方法指导课、成果交流课和活动实践课等,尽量不雷同。学期中,分管领导协同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落实情况进行调研。各位指导教师每学期综合实践活动随堂听课至少一次。
7.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国家、省有关课程改革的文件,明确综合实践课程的目标及实施、操作的方法,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开设综合实践课程的重大意义。
大力开展教师业务培训、学习活动。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作用,开展校内培训,将培训计划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之中。
鼓励教师跨学科交流,不断提高教师对各个学科的适应能力。加强对综合实践课程的研究,充分利用年级组和学科组的作用,定期开展研究活动,并撰写相关的案例、经验总结和论文。
8、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工作
(1)学生的评价
①评价原则:应当重视学习过程、重知识技能的应用、重亲身参与探索、重全员参与。评价与指导相结合,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评价要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②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家长、专家;也可以是个人或集体。
③评价内容:学生的态度、学生的体验、方法和能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
④评价方法:激励性评价为主、管理性评价为辅;过程性评价为主、结果性评价为辅;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和对口头报告评价相结合;定型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2)教师的评价
①评价内容:教学准备、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环境、学习方式、评价方法等。
②评价方法:整体评价与分段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文件分析、实地考察、课堂观察、问卷、访谈等。
三、活动安排:
九月份:
1.组织中心研究组活动,部署和商讨本学期工作。
2.认真制订三级计划,并在适当范围内进行交流。
十月份:
1.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活动。
2.教学研讨:主题生成课或方法指导课的组织与开展。(待定)
十一月份:
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的问题与对策”开放式主题沙龙活动。
2.教学研讨:方法指导课或汇报课的组织与开展。(待定)
十二月份:
1.综合实践活动阶段性回顾与反思研讨活动。
2. 撰写综合实践活动论文与专项案例。
一月份:
1.继续征集各学段综合实践活动专题总结和活动案例。
2.总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撰写学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