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桥小学教育论坛系列报道之二
崔小老师携IPAD 走进语文教学论坛
这是深秋雏菊的一次绽放,
这是鱼儿跃水的一次浅尝,
这是循序渐进的一次磨砺,
这是知难而上的一次创新。
继上周的数学论坛之后,2014年11月19日下午4:10,18位三至六年级的崔小小语人又齐聚美伦美焕的“梦想教室”,开始了以“作文教学生活化”为主题的论坛活动。
本次论坛,同样邀请了数学、英语、艺术组及低年级语文组共12位老师进行观摩。
人手一只IPAD,是18位参与论坛的语文老师手中的新式武器。那么,IPAD有何作用?原来,本次论坛与上周的数学论坛有所区别:1.论坛主题、论坛方案已于一天前公布。2.参与论坛的老师们根据论坛要求已提前学习、初步酝酿并在校内网教育论坛上发了帖。所以,本次论坛,18位语文老师是有备而来。为了更直观更形象地摆出自己的观点、理论与实践,IPAD作为一种技术被请进了论坛现场。
利用IPAD的推送功能,在大屏幕上,语文教研组长张燕娟、教科室主任龚美娟两位老师分别用精心制作的PPT向老师们解读了论坛主题——“作文教学生活化”产生的背景和“作文教学生活”的基本内涵。
随后,老师们精彩一论的时刻到了。大屏幕上率先出现的是张燕娟老师的话题《作文内容生活化,让学生乐写》。老师们的目光随之被吸引,张老师列举CQ农场里的一块菜地,让亲手种菜的小朋友写一写《秋天的菜园》,三年级的孩子们信手拈来,妙句迭出。
在张老师的带领下,教导处张勤、苏凤芬、汤震丽三位主任也围绕论坛主题,理论结合实际,谈了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几个策略:一、大胆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参与体验;二,与其它课程整合,丰富体验;三,做一个有生活情趣的语文老师,帮助学生挖掘有意义的写作素材。
三位主任的发言,不时引来其他论坛老师的附和,濮洪海、孙明丽、张丽华等老师纷纷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观点在碰撞,思维在流淌,一个又一个实例被挖掘,一条又一条经验被发现。
年长的老师侃侃而谈,年轻的老师虚心聆听。最后,新老师季敏有感而发,提出了“为什么学生的作文总千篇一律”的困惑。老师们立即献计献策,教科室龚美娟主任给的建议是作文前让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教导处汤震丽老师用于永正的话进行引导——“苗苗刚长出来的时候都是一样的,慢慢地,它们自然而然就长得不一样了!”……一席话,让在座的所有老师豁然开朗。
整个论坛活动将近一个小时才渐入尾声。一直在一旁仔细聆听的濮红磊校长在最后进行了总结性发言。他肯定了语文组为本次论坛的顺利开展所作出的努力,对在座老师的积极互动表示认可与赞赏,但也一针见血地提出了三点建议:一,不能让IPAD阻挡讲者与听者眼神的交流。二,主持人要对发言者的内容进行总结提炼。三,提出的困惑不能与交流的内容有重复。
一次论坛,一次进步。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论坛的校本培训上,崔小的老师正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自己的路。
我们有理由相信,下周的英语组、艺体组的论坛活动会搞得更加有声有色。
崔桥小学供稿 撰稿:龚美娟 摄影:俞秋枫 审核:龚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