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 勇气 实践 改变
——市教科院戴晓娥副院长莅临崔小作“互联网+时代的工作与学习”讲座
题记:
一场报告,持续了整整三个小时,但中间无一人离场。
几张图片、几个视频、几段故事,她信手拈来,美妙地诠释了她对工作与生活的特殊理解。
她笑意盈盈,波澜不惊,但又是那么的清新优雅、靓而不俗。她就像夏日里的一株白莲花,秋日里的一朵红玫瑰,时时美丽地绽放着……
2015年8月29日下午,常州市教科院副院长戴晓娥老师受邀莅临崔桥小学向老师们作了题为《走出原乡,认识世界,找到自我——互联网+时代的工作与学习》精彩讲座。
何谓“原乡”?戴院长是这样解释的:原,就是源头。你从哪里来,哪里就是原乡。在原乡,一切东西都是非常熟悉的,你说话的方式,你做事的习惯,你接触的人,你的饮食,你呼吸的空气……
相对而言,教师是热衷于原乡的。一辈子,在同一个地方,从事着同一份工作,虽然一直在抱怨,却一直在痴痴地等待。所以,离开原乡,需要非常大的勇气。
面对“世界很大,我想出去看看”的网络热词,戴院长认为教师的“离开原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定义:艺术欣赏、外出旅游、外出游学、换岗离乡……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找到自我。
戴院长是这样认为的,她自身也是这样实践的。她回顾了自己人生中的几次离开“原乡”的历程:90年入职常州市中心的一所学校,教并不擅长的语文,但与学生一起学习收获成长;97年应聘常州国际学校,教两个班语文,做大队辅导员,搞新基础课堂,基于探究的综合实践课程,还结束8年自考挺进研究生的行列;05年借调省《七彩语文》编辑部,从事教材的编辑和《七彩语文》的创编工作;之后,她从随性疯玩到跟团游走再到近两年的个人出国深度旅行……她一次次地主动出击,给自己设定一个高远但又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她实践着,收获着,改变着,丰富着……她成就了现在的自己。
上面的一切似乎与“互联网+时代的工作与学习”关联不大,其实,它时时刻刻渗透其中。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盛行的今天,哪怕是一次小小的旅行也将“互联网与时代”紧紧地拽在了一起。《主动进入这样的世界》、《以色列总统离任前的广告》这两个视频一下开启了老师们的脑洞,未来的世界我们想象不到但又马上会到来的。
像互联网一样,常州大地很多学校都在进行着静悄悄地革命,全课程、数字化学习、走班制、翻转课堂……一个又一个地在掀起它的盖头来。“互联网+教育”——探索信息化时代的学习时代已然到来。
戴院长毫无保留地与我们分享了她近几年的研究成果《数字化环境下语文教学的范式》的有关资料,引荐了市区做得较好的翻转课堂的实例……最后,还留下了她的微信联系方式。
一次别出心裁的讲座,俘获了全场听众的心。一次心与心的交流,让这里所有的人成了她的粉丝。“目标勇气 实践 改变”不仅是濮红磊校长对她的溢美之词,更是所有崔小人对她的仰慕与欣赏。
那么,就让我们像她一样勇敢地去走出原乡,认识世界,找到自我,做一个永不被时代所淘汰的崭新的教师吧!
尾声:
都说,一个不断学习着的人是最美丽的人。然而,我还想说,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热爱旅行、追求人生更高经度与纬度的人,才是真正美丽的人。
崔桥小学供稿 撰稿:龚美娟 摄影:陆奇良 审核:龚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