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区学籍管理
校长信箱
市基础教育
设备报修
数字图书馆
装备管理
区装备管理
省教师管理
课表查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小学生计算题易错类型分析及应对策略的研究》>>文献研究——理论文章1
文献研究——理论文章1
发布时间:2015-11-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吴婷

 

《小学生计算错误类型、原因分析及矫正策略的研究》
 
 
 
《小学生计算错误类型、原因分析及矫正策略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背景
计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无论是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等都依赖于计算活动的参与,计算能力的高低对学好数学知识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的教学中,小学生的计算却常常出错。作为教师,不能把学生的计算错误都一律认为是“粗心惹的祸”,如果能从知识方面以及心理方面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提出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纠正策略,这对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提高和教师的计算教学将更有帮助。
二、课题研究目的
通过对小学生计算错误的类型和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寻找降低小学生计算错误的策略,在实践教学中进行检验,验证策略的可行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准确率,为学生顺利学习数学知识,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而且,教师通过运用研究所得的策略,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能少走弯路,充分发挥出该研究成果的现实指导作用。
三、课题研究过程 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过程
我于2012年3月份立题,课题名称为:小学生计算错误类型、原因分析及矫正策略,研究主要针对低年级学生。自开题以来,根据学校实际教学情况,按照实验方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该课题研究,我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课题论证和申报立项阶段,主要是进行理论准备,学习。 在充分学习有关理论的基础上,制订研究计划、完善课题方案的论证。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 ,在学习中丰富自己。我认真研读了《儿童心理学参考资料》、《小学儿童心理学》、《数学错误成因的探讨》等教育教学刊物,还经常上网阅读相关的内容,丰富了本人的研究知识。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
实施课题研究,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加强口算与估算的训练,不断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小结,调整、完善研究方案。 与其他教师一起交流研究,及时总结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交流,与其他课题主持人共同探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研究成果,不断地探索新的研究方法与措施。
第三阶段:研究结题阶段
根据研究方案、目标,对该课题所涉及的内容进行调查、分析,案例撰写、结题报告。
(二)研究方法
1、书面分析调查法:对小学生的作业进行收集,整理分类。
2、观察法:观察法是一切科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是形成科学理论的前提。我采用定期观察法,观察学生做计算题时的行为特点,了解被试在一定时期内的心理表现。
3、问卷法和访谈法:儿童有自己的思维,即使是题目做错,也有自己的理由。通过和孩子交谈,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才能进一步分析其出错的原因。“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认识过程,他们头脑中的“数学”往往和成人的理解有不同的含义,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他们对自己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解读”。
四、课题进程和阶段性成果
第一阶段,主要进行理论学习,组织学生座谈,了解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遇到问题和自己的认识,寻找计算错误原因。
第二阶段,收集学生的计算错题,并记录典型错题;同其他数学教师分析典型计算错误的原因;以面谈的形式和相关学生进行交流并总结、分析,撰写原因分析报告。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小结,调整、完善研究方案。积累了一些读书笔记、课例分析、论文、反思等。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计算习惯。
第三阶段,对研究课题进行全面总结,完成了结题报告
五、研究成果
通过对低年级的典型错题进行纵向研究,找到了各年级学生计算时出现的典型错误,通过分析其错误原因,提出了相应的纠正策略,并通过前后测实验验证了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根据我的教学经验,主要采取下面几种矫正策略:
策略一、加强口算与估算的训练,不断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口算教学是计算教学的开始阶段,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地组织口算训练,有利于提高笔算的速度和计算正确率。首先,口算练习要做到天天练,持之以恒,逐步达到熟能生巧。其次,要加强听算和估算练习。再次,增强“内功”,2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是所有计算的基础,要求学生做到正确熟练、脱口而出。这样可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通过坚持不懈口算训练,使学生形成熟练的口算技能技巧,达到正确、迅速、灵活的口算目的。
策略二、提高学生计算的兴趣,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克服畏难情绪。
首先,适当开展一些计算竞赛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计算的兴趣,达到提高计算准确率的目的。其次,要求学生在计算时,从审题、计算到书写,一气呵成,中途不东张西望,左顾右盼。其三,应加强意志的锻炼,培养学生树立责任感、自信心,力争算一题,对一题。第四,不管再难再复杂的题,都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认真思考,从容应对。
策略三、加强概念及法则的理解与识记,在教学中让学生感知算理、算法的形成过程。
首先,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正确处理算理和算法关系,使学生不仅知道计算方法,而且知道驾驭方法的算理,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其次,概念的不理解,法则的不熟练也直接导致计算错误。因此,要加强对计算法则的深刻理解,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在教学法则的时候,为了使学生记忆深刻,还可以将某些法则编成顺口溜或儿歌,这样记忆就更深刻了,运用起来更方便。
策略四、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1)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与打草稿的习惯。有的学生书写潦草、不够认真,经常抄错数字或运算符号,从而造成计算错误;而有的学生出错的原因是不打草稿,用口算造成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求每个学生要有一本草稿本,打草稿时要求他们书写工整。我们还经常不定时检查学生的草稿本,表扬书写工整、准确认真的同学,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打草稿的习惯。
(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要细心,计算时先观察题目的特征,认真审题,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看清每个数和每个运算符号,分析数据特点与运算之间关系。
(3)要有简算意识。学生不但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而且要能合理、灵活地进行巧算才能省时、省力,提高计算的速度、计算的质量
(4)养成验算的习惯。养成自觉验算习惯,不仅可以看出计算过程和结果是否正确,还能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使学生养成仔细、严格、认真的良好习惯。检验时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如果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检验方法,如重算法、估算法等。计算时力求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
策略五、精心设计计算练习。
(1)针对性练习。针对本单元或是本课时所要掌握的计算进行练习,并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计算错误的根源。必要时,就学生的错误进行针对性练习。
(2)对比性练习。当学生已经较好掌握了本阶段计算学习后,要把与本阶段相关的特别容易混淆的计算进行融合,让学生在混合计算中提高能力。
(3)应用性练习。小学数学学习的核心是解决问题,计算最终是解决问题的手段。通过熟练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水平。
策略六、重视错例分析,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平时批改作业中,将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分类记载下来。从中发现共性错误并找出典型错例,便于教学中“对症下药”,特别是找出算理不清、法则模糊、方法不对的典型错例,组织学生剖析根源,找出“病因”,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有目的地进行“治疗”。教师准备一本记录本,每次批作业后,把学生出现的各种典型错误记录下来,并从教师、学生两个方面分析原因,不仅要分析错误原因和种类,还要分析各种错误现象所占的比例,提出解决办法。每次记录抓住要点,既可以解决问题,也可以为以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学生也准备一本错题本,要求学生进行“错误整理”,把自己作业本、练习册、试卷里的错误及时记录在错题本里,用简单的话写出错误的原因,并及时订正、归类整理,这样长期坚持学生的计算准确性会大大提高。
策略七、重视课堂练习的指导。
教学计算时,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好计算法则,而且要多给学生练习的时间,争取在课堂上多练习,完成一些课堂作业,特别对学生在计算中易出现的失误及时给予指导。我们要求在教学中精心设计,组织一些有趣的比赛环节。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学习活动中提高计算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计算的无穷奥妙。
结合心理学的认知分析,我把重点研究了由于强成分的干扰导致的计算错误,既提高了教师对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认知,又对计算教学有指导作用。
存在的问题
1 、由于研究时间短,况且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研究的内容不够细致,所写的有关材料考虑的不够周全、细致。
2、大多数学生开始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但是还有部分存在学生抄错题、看错运算符号、该进位不进位、不该进位的进位、退不退位混淆、口诀错误等错误。如何想办法让所有学生都能养成良好计算习惯,并能保持好良好习惯,同时不影响计算速度,是我需要继续解决的问题。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8501562  邮箱:269451394@QQ.com   邮编:21310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