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区学籍管理
校长信箱
市基础教育
设备报修
数字图书馆
装备管理
区装备管理
省教师管理
课表查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校园动态>>校园新闻>>崔小第12届校园体育节暨冬季踢跳、长跑比赛圆满结束
崔小第12届校园体育节暨冬季踢跳、长跑比赛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15-12-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龚美娟

 

 

       崔小第12届校园体育节暨冬季踢跳、长跑比赛圆满结束

 

 题记:

 

     冬日的暖阳,

 

     明丽的操场,

 

     一群又一群茂腾腾的孩子,

 

     一声接一声清脆的发令枪响,

 

     这是一幅多么快乐、和谐、跃动的画面啊!

 

 

 

又是一届校园体育节,继广播操比赛之后,20151229日下午,崔桥小学2015年冬季踢跳、长跑比赛又拉开了帷幕。

 

本次比赛吸引了更多人的眼球,原因在于比赛的部分规程悄然发生了变化。体育组匠心独运,推陈出新,将“全民长跑”引入竞争机制,不再以班为单位,而是以年级为单位,分组进行长跑比赛。这一新举措如海上的旋风,掀起了阵阵巨澜。为此,各班在一个月以前就精心准备,迎战比赛。体育组的老师们更是周密筹划,确保大赛的顺利进行。

 

下午1230分,两项比赛分别在食堂二楼的大礼堂和运动场交替进行。

 

                      圈里圈外,各领风骚

 

走进大礼堂,负责跳绳和踢毽的18位评委老师已端坐于指定位置,他们的面前,是一个用蓝色透明胶带粘着的一个直径为1米的圆。18个圆分三列一字排开,整整齐齐,赏心悦目,原来体育也可以这般有艺术!

 

应该说,跳绳与踢毽的规则与往年没有多大改变,依然是每班出三男三女,低年级单跳单踢一分钟,中高年级双跳盘踢两分钟。但不同的是,本次比赛是各班踢跳交替进行,本班的12位选手比完后,可以立即回教室上其他的课或集体参加另外的比赛,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可别小看这小小的变化,体育组、校长室包括教导处都群策群力,研究了不少时间。

 

毕竟是中高年级的孩子技高一筹,一个普普通通的毽子,一条平平常常的绳子,在他们的脚上上下翻飞,在他们的身旁呼呼作响,真是精彩纷呈。低年级的孩子就可爱多了,一个单踢,熟练的如蜻蜓点水,动作轻盈,不熟练的则如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东抛西捡,跌跌撞撞,煞是有趣。

 

仅一个小时多一点的时间,踢跳比赛就宣告结束。于是,大部队开始了重心转移。

 

                     场上场下,“万马”奔腾

 

来到操场,还不满两点,而六年级的长跑比赛已经结束,五年级的2组队员——40位战士”刚刚摆好阵势。定睛细看,一组是女生,每人胸前粘着一个对应的号码。值得注意的是,这20位女生来自不同的班级,而此时她们却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试想,这竞争该多么激烈啊!距她们150米处,是另一组人马——20位男生。一声枪响,两组队员如奔腾的骏马撒开四蹄,向前冲刺。3900米的比赛,40人对阵,是何等的壮观啊!一旁是老师与队友的鼓励与呐喊,运动场真的成了战场。

 

而另一侧的蓝球上也没有闲着,整个四年级的学生已按组排好。怎么回事,他们竟做起了广播体操。仔细询问,方知这是赛前的热身运动。呵,体育组真是运筹帷幄,安排妥当啊!

 

这边,三圈已满,学生陆陆续续到达终点,裁判员们有条不紊地记录名次与时间。

 

接下来就是四年级的比赛了。听说,中年级是跑600米,这也不简单啊!小不点儿们各个面红赤,但为了班级的荣誉,他们都拼了。

 

咦,怎么少了低年级孩子的身影。哦,原来他们的300米比赛要到元旦后再举行呢!看来,他们还可以再多练一些时日呢!

 

操场上依然热闹非凡,一个下午,近2550组比赛,真是空前绝后,声势浩大啊!截至340分,所有的比赛尘埃落定,喧嚣的校园瞬间恢复了宁静。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但我们的老师却乐此不疲。因为只要是对学生有益且有利的,我们都愿意去尝试与实践。至此,崔桥小学第十二届校园体育节已暂告一个段落,这在崔小的办学历史上又是一次质的飞跃。

 

 

 

后记:

 

没有创新就没有成长, 

 

没有竞争也就没有了乐趣。

 

走向操场,

 

走进大自然,

 

走到阳光下,

 

让健康与快乐走进孩子们的五彩童年。

 

            崔桥小学供稿  撰稿:龚美娟 摄影:陆奇良  审核:龚美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8501562  邮箱:269451394@QQ.com   邮编:21310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