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摘要: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沟通工具,要求语言运用者能够在各种不同的场合灵活应用符合场合的语言。语言来自于生活,并为生活所用。学习语言必须走进生活,只有在生活中掌握的语言才是真正有生命有意义的语言。所以英语学习不再是一种抽象的语言学习,而是有血有肉,和生活实践紧密相连的具体而又形象的学习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真实、逼真的语言交际环境,寻找生活中的英语素材,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大课堂,努力缩短教学与生活的距离,把整个教学过程变成近乎实际生活的交际活动。从而真正实现语言教学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为生活而用,本文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环境、教学拓展、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小学英语;生活化;语言环境
1.1 相关概念界定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是指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课堂,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体验生活、认识生活、学会生活的过程,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融进生活。生活中的每个细节每个场景都可以成为课堂的应用素材,教师要能够灵活地、恰到好处地把它们运用到英语教学活动中去。
1.2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中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学习语言,是为了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做事。英语,是人们在生活中进行交流表达的一种语言,它来自于生活,并为生活所用[1]。小学英语教材就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抓住这一特点,根据各校学生实际,结合前人研究情况,进一步探索英语教学生活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系列化、趣味化、生活化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不断去体验英语、掌握英语从而学会运用英语[2]。另外《新英语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要能够使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进行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社会需求和现状使我们充分认识到语言的重要性,为更好地体现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在用中学,在学中用”的学习理念,我们应该以一种最佳的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让英语教学和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构建生活化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在学习中渗透生活文化的熏陶。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生活实践服务的,是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用英语交际、做事的能力。所以我们必须了解生活,了解学生生活现状、了解社会生活发展的趋势、生活对人的要求的变化以及现实生活的需求。只有让学生主动发展,人才会有多样性、有创造力。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现实生活,英语课堂更是如此,离开了生活实践,脱离了学生的认知经验,语言就失去了活力和创造性。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研究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尝试。我搜集了相关资料,经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国外许多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在外语教学中都十分关注语言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从美国教育家杜威开始,他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其主要观点就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和改组;学校即社会;教育应该从儿童的兴趣出发,以活动组织学习,在做中学,不断改造自己的经验。杜威“把经验当做主体对象、有机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4]。”从他的观点中我们就可以看到生活经验对学生教育的重要性。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对社会生活的认知都有很大的帮助,这种思想可以借鉴到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来。杜威的思想曾对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思想界、教育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民国时期一些重要人物如胡适、陶行知、郭秉文、张伯苓、蒋梦麟等均在哥伦比亚大学留学,都曾是杜威的学生。他反对传统的灌输和机械训练,强调从实践中学习的教育主张。比利时特殊的先驱奥维德•德可乐利认为儿童需要了解他们所处的环境是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密切相连的。学校教学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这样的学校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4]。由于国外的文化背景因素,他们的学习氛围大多都比较自由和开放,他们在如何将语言教学内容与生活相结合、如何在生活中有效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建立起了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语言生活化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
我国的基础英语教育生活化研究则是刚刚起步,虽然在一些报刊和杂志上刊登了有关这方面研究的论文,但其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对于如何开发生活化英语教学资源,如何构建生活化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如何建立生活化的英语评价体系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程度尚浅,理论体系还不完善,实践模式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存在[5]。目前江苏对本课题的研究也在起步阶段,没有成型的经验,需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课堂教学活动是学生参与语言学习与实践的主要途径,许多老师都意识到小学英语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特点,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大课堂,也就是说必须通过生动活泼的生活化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听、说、读、写训练,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教学设计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不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就我自己的实习经验来讲,一般老师只有在公开课上才会适当采用游戏、歌曲等形式来活跃课堂气氛,在平时的授课中他们只注重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并不注意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2)重形式,轻内容。表面上看,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多彩,但是对教学内容的处理缺乏条理性和层次性,并没有真正深入学生的生活。
(3)重乐轻教。过多强调活动形式的趣味性,而忽视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教学活动设计中存在着“一般性游戏多,竞争合作性游戏少”、“形式乐趣多,语言乐趣少”等问题。
(4)重习得,轻运用。小学英语教学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到英语,学会在生活中运用英语。因此,教师要创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教学活动。例如,唱英语歌曲、学英语儿歌、跳舞等,这些都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跳跳唱唱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在英语教学中为了唱歌而学唱歌,为了表演而学表演。实际教学当中,部分教师过分强调了跳跳唱唱的作用,唱歌跳舞当成了主要的英语教学活动,学生在课堂上学的是英语歌曲、做游戏,课后的作业也是歌曲、游戏。这样就违背了英语学习的规律,英语教学应该注重实效。课堂教学要注重对知识性内容的“点击” ,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好地切理解,另外笔头练习要跟上,要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要巩固所学内容,基础词汇不记忆,基本的结构训练不到位,要学好英语谈何容易。在这些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采用适当的方法帮助学生去理解识记,这样就可以减轻学生课后的负担,也避免了死记硬背带来的不良后果[6]。
此外我还选取了几个小学并对其英语课堂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问卷见附录部分)
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通过以上的数据显示,表明了我们目前的英语教学现状确实使人担忧,大多数学生不喜欢上我们的英语课。尽管在教学中教师也尽可能地使用了游戏、小组合作、情景教学、各种形式的操练活动等,但仍然没有调动起大部分同学的学习热情,这就让我们不得不猜想是不是教师在设计这些游戏和活动时忽略了一些环节。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7]。”兴趣是最重要的学习动力,基于学生最为熟悉的生活环境,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要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愿意去学,采用学生生活中的素材,才能让学生真正融入生活,融进课堂,深有体会。
4.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4.1 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生活化
4.1.1 学生的自身生活内容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以及生活的需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样式,根据学生的自身生活内容,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爱好、性格等方面,让学生学会表达的方式。比如:在生活当中,我们必然会碰到新的朋友,这就需要你如何的介绍自己。Hello, my name’s… Nice to meet you! I am 12 years old. My hobbies are drawing and singing等等,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英语交流。
4.1.2 学生的家庭生活内容
在家庭氛围中有很多学生熟悉的素材,如家庭成员、成员的职业、居住环境、家具摆设都是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内容。比如说我们在学习牛津小学英语3B Unit3 Family members时,让学生带上自己家庭成员的照片进行介绍。例如This is my mother. She is a nurse and she is 35 years old.又比如在学了有关房间的一些单词后,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家,顺便邀请同学去家里做客。Look! This is my house. This is the kitchen, my mum can cook delicious food here. This is the living room, we can have a family chat and watch TV here, and this is my bedroom, I can study and have a rest here. Welcome to my house!同时可以让学生附上自己画的画就可以让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教师在辅以一定的巩固练习就可以让学生很好的掌握本课的知识。
学校是学生的另外一个家,这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学生可以结识新朋友,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生活,一起享受运动和游戏快乐。因此也为我们的英语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校园中的设施如: classroom,reading room, music room, computer room等等。另外还有在学校生活中要用的日常交际用语,如: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Miss Chen. See you! 等。
在学生所生活的环境中,除了学校和家庭生活内容以外,还有商店、书店、公园等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观察周边的生活环境,想想那些词可以用英语来表达,这样学生就更加有目标了,学习的积极性也会随之增强。可以将课堂中学到的内容运用到日常交际中去,如邀请别人一起去打球可以说:“Let’s go and play basketball!”去超市购物时,可以说:“I would like this blouse. How much is it?”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勇敢说英语,大胆说英语,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4.2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的生活化
学习英语是为了更好地和他人交流,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就是要把英语当做一个重要的交际工具来学来教,将课堂学习内容和生活中的点滴结合起来,将抽象的单词利用生活实物展现出来,不但使教学内容直观化,也便于了学生的理解和识记。如在教授26个英文字母时,可以说A像圆规,学生便会立即联想到圆规的形状,自己写的时候就不会出错。m像双开的门,n像单扇门,只要记住了一个字母的写法,自然而然就会写出另一个。另外可以让学生多去留意物品上面的英文字母,如CD是碟片,M是麦当劳的标记,KFC是肯德基,WC让你一看就明了,exit是出口。让学生在闲暇时间多去留意商店、公共场所出现的英文字母,将他们摘抄下来,自己先去弄清它们的中文意思,然后在课上和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学习成果。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发现和仔细观察的能力,也帮助学生更多的了解了生活中的英语,有些是在课堂上所学习不到的。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那我们就要抓住他们的特点,让他们在做中学,在生活中学,再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又如:在教句型Can I have some……?时,根据学生好动、热情、易鼓动的特性,准备一些上课要用的物品实物如水果、书本、贴纸、文具等。教师可先示范如何向他人索取物品:“Oh, I am hungry now. Can I have an apple?”由一学生递给她,再说:“Thank you very much!”接下来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操练对话。这样就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运用语言,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拿到了小奖品[8]。在巩固练习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新的情境让学生自己用今天学习的单词编一段新对话,如去同学家做客,玩到一半口渴了,怎么向同学要水喝。这样既巩固了新知,也让学生知道了再以后的生活中如何去运用语言。还可以了解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或动画片,在课堂操练环节中创设学生熟悉的动画片中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英语,也迎合了他们的口味。要尽量在每节课中贯穿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这样学生在下次碰到相同场景时就会联想到学过的内容,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单词基本都是表示具体事物的,表示抽象内容的单词很少。这样很大程度上就偏于了教师的教学。可以利用具体的、直观的方法来引起注意。在学习一些表示实物的单词时,教师可提前准备好这些道具。既简单易懂,又培养了学生通过形象感知和直接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果不方便携带的可以几笔勾勒出来,学生自然就能很轻松地明白单词的意思。在巩固操练时也可以老师说单词让学生自己画出来。学生在明白单词的意思后再动手,就可以很好地检查他们的掌握情况,也能够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语言学家克鲁姆也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已学到的语言材料。”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为了增强英语在生活中更多的运用,让学生在“演一演”、“做一做”、“唱一唱”等多种形式中模拟真实情景,调动多种感官,能寓教于乐,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愿望。如在学习有关家庭成员单词时,教师可以模仿各成员特征的动作,让学生猜。模仿妈妈炒菜的动作,让学生用本科的句型进行问答:“ Is she your mother?” 再如在学习牛津小学英语4B Unit7 At a snack bar 时,可以让学生带一些食品过来,当起小小店长,利用本课句型和单词模拟对话“What would you like?I would like …”,可评出“最佳店长”和“模范服务生”等。基于生活的场景,帮助学生掌握了新知,也体验到了生活的乐趣。
语言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于一朝一夕的积累。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语言环境和学习环境。就像学习我们的母语一样,你一生下来就接触到它,你身边的人也时时刻刻都在使用它,自然而然你也就学会了。同样,第二语言的学习环境因素也很重要。所以在学生开始接触英语时,我们就应该给他们创造浓厚的英文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用简单的英语进行交流。早上上学遇到老师同学说声:“ Good morning!”放学时说声:“ Goodbye!”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也能用英语交流,如Can I borrow your rule?/ Can you lent your storybook?等。回到家后也可以把今天学习的英文交际用语教教爸爸妈妈,用英文和爸爸妈妈对话。
创设具有浓厚英语气息的校园文化,组织各种各样的英语校内外活动,让学生时刻都能感受到英语的气息。在班级里,可以特地开设处一个角落组成英语角,每周安排2-3节课让学生在英语角自主交流和阅读。教室的布置也改用中英文结合的元素,黑板报也可以设置成双语。校园里的标语、设施等也设置成双语的,如:computer room, reading room, canteen, music room等。校园标语如“Keep quiet!”,“ No spitting!”,“ Please keep off the grass!”。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英语趣味比赛,班级内部经常开展一些英语小游戏,如:Magic eyes, Find friends, Think and guess等。还可以建立一个英语广播站,让每个学生轮流当起小小播音员,和大家分享一些英文小故事,外国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背景,每周做一次评比。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来感染学生的语言思维。还可以组建一个英语俱乐部,每周都开设不同的主题节目,也可以每个一周部门播放英文动画片给学生观赏。举办英语义卖活动,让学生用英语叫卖,买卖商品,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能力,将课堂所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而且通过义卖活动也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心和友爱精神。学校还可以和校外的企业或机构合作,安排外教来校和学生交流、上课、做游戏等,学生也可以去他们的企业参观。这些有意义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现代社会的生活气息,更好地了解世界。
4.4小学英语教学拓展生活化
课堂是主阵地,作业就是分战场。英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目的是让学生快乐地完成作业,从作业中取得成就感反作用于课堂学习,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因此作业的设计,也应该和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
现在学生的表演欲望较强烈,特别喜欢用肢体语言展示自己。课外,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把所学的内容表演给家长看,把学会的英语歌唱给父母听, 有时可以让家长一起表演,并请家长提出宝贵意见。牛津小学英语课本中Part E fun house部分很多是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去做的,如4B Unit4 Time中,就是要求大家自己回去做一个钟面,学会实践的认读,学生可以自己动手绘制,再用学习的句型来和父母练习对话,不仅融洽了家庭关系,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课本中有很多需要学生自己动手的环节,教师可以设计生活化的作业,在学生在生活中进行真实交际,不仅调动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学习了人际交往,还学会了相互沟通[9]。
在学完新知识后,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运用语言和发展语言能力,让学生“为用而学,运用中学,学了就用”。就以学生的作业来说,我们要让学生敢于挑战自己,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合作小组编写、表演对话,制作英文贺卡、名片,编写英语小报,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精心策划,各显神通,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交际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如:牛津小学英语3B Unit9 Shopping买衣服问价格之类的,学习后,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说:大家回去好好想一想,如果是你到商场买东西,饮料、水果、文具等,该怎样与售货员交流呢?利用学过的句型,加上以前我们学过的知识,编一段新的对话。在下次课上让学生们各抒己见,踊跃向大家汇报自己编写的对话内容,也可以喝同桌表演对话。这样不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活用了所学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4.5 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生活化
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即在整个社会的宏观背景下,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实现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正视个体差异,倡导过程激励,以多层次、多角度、多主体的结果与过程并重的评价方式激励进步[10]。因此,必须构建一套科学的、集生活化、趣味化、知识化为一体的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促使学生反思自己在英语学习中的成功与不足,增强信心,明确方向。可以采用师评、生自评、生生互评、家长参评等方式,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采用听力、笔试进行期末终结性评价,更侧重过程性评价——口语评价和成长记录袋评价生活化的研究。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贯穿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评价内容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情景,体现人文性和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健全、健康人格的形成。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是新课标中“在做中学、在学中用” 理念的最好体现,生活化教学使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而且使学生在学会用英语做事的同时,学会了做人,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对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有着深远的意义[11]。这就对教师和学校有了更多的要求:①随时注意身边的各种教育契机,并抓住它们为己所用;②创设各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③寓乐于学,设计贴学生生活实际的小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④充分调动资源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⑤联系社会力量,帮助学生拓宽英语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丰富英语文化素养,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得到跨文化的渗透与熏陶。
英语生活化教学的学习心得
张瑜
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可以从学生自身以及其熟悉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层层展开。学生自身的生活内容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胖瘦,身体部位,喜好和能力等等。例如,I’m Mingming. I’m ten years old. I can speak a little English . Look! I can run.家是学生最熟悉的地方,家庭的生活内容包括家庭成员,职业,家庭用品等等。
学校的生活内容,包括文具,教室,图书馆,操场,老师和同学等等。社会生活包括购物(有关蔬菜、水果、肉类和衣服),旅游等。
在教Let’s make a fruit salad这一课时,除了学习课本上原有的grape, pear, mango, pineapple, orange和banana外,我还增加了在超市常见的 watermelon, strawberry, peach和我从网上下载了大量精美的水果图片,让学生看了浮想联翩。当看到真实的水果时,他们更是垂涎欲滴。我制作了一个表格,What do you like? What does your mother/ father/ grandma/ grandpa like? 并引导学生翻译此句。 然后让学生回家调查,再回到课堂作报告。走向社会去体验、感受、创新,回归学校总结、评价、提高,这是新课程的基本思路,也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深化。
在教Let’s make a fruit salad这一课时,除了学习课本上原有的grape, pear, mango, pineapple, orange和banana外,我还增加了在超市常见的 watermelon, strawberry, peach和我从网上下载了大量精美的水果图片,让学生看了浮想联翩。当看到真实的水果时,他们更是垂涎欲滴。我制作了一个表格,What do you like? What does your mother/ father/ grandma/ grandpa like? 并引导学生翻译此句。 然后让学生回家调查,再回到课堂作报告。走向社会去体验、感受、创新,回归学校总结、评价、提高,这是新课程的基本思路,也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