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
研究主题 | 欢乐购物街 | |||||
适用对象 | 一年级学生 | 课时 | 1 | 设计者 | 刘蒋赟 | |
教学目标 | 1. 在儿童理财绘本的阅读中,初步理解花钱、赚钱、存钱和省钱的意义,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 2. 在分类整理和交流前测买卖困难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人民币,进一步 掌握货币单位的换算,感受兑换的等值原则。 3. 经历旧商品定价、分类、摆放以及店铺取名并制作招牌等筹备过程, 增强勤俭节约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 |||||
学习者特征分析 | “欢乐购物街”是将人民币的认识融入活动。在这类综合与实践活动中,学生将伴随着活动的展开,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感悟知识的意义,体会货币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应用意识和金融素养。 | |||||
融合学科 | 语文 | |||||
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 | 学生能清晰表达和交流信息,会在真实情境中合理使用人民币。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提供资源 | ||||
活动流程 | 1、 播放《小小理财师》的绘本故事:
师:小朋友们,看完这个绘本故事,我们一起来交流讨论一下: (1)为什么面包熊买不了自己喜欢的卡车? (2)面包熊的钱都去哪儿了呢? (3)这些都是面包熊需要的吗?想买的东西那么多,怎么自己管钱?记账本有什么用? (4)那买东西前,你得先想想什么呢?是不是什么都能买啊?
2、认识人民币 师:同学们,生活处处要花钱,那你知道钱是什么吗?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吗?你们见到的钱长什么样啊? 老师这里有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着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钱,谁想来给大家伙介绍一下! 师:现在这么多钱币,小朋友,你们能和同桌交流一下给它们分分类吗?
3、回归周末前测问题,渗透问题意识
师:上周末,老师让你们完成了“欢乐购物街”的小调查,我们一起来聊一聊你们去了哪里?带了多少钱?买了什么?花了多少钱?找回了多少钱?先同桌之间交流一下吧! 师:在购物过程中你们遇到什么困难了吗?什么情况不用找钱呢?
活动引入: 师:下面,我来当老板,你们当买家,老师这里有一些商品,一本书、一盒水彩笔、一个可爱的迷你电风扇,以下是他们的价格。我今天正好手里没有零钱,找不开,那你们又想买这个商品,怎么办? 请四个人为一组,任选一个商品,组合你们的钱进行购买,要刚刚好是这个商品的价格,好吗? 展示学生做法,集体交流。
角色模拟: 1.请两位同学上台进行买卖活动,感受找钱和付钱的过程。 2.同桌之间进行买卖活动,感受找钱和付钱的过程。
| 学生预设:因为他的存钱罐里的钱不够。 学生预设:因为他这个月的零花钱都花得差不多了。 学生预设:都买挖掘机、直升机、轮船、水兵了 学生预设:这个东西你需不需要,买的值不值,面 包熊本来要买玩具小汽车的,可是后来她买了一朵 鲜花送给自己的妈妈,为自己的母亲庆祝节日。 学生预设:要先存钱,钱足够多才能买。
学生介绍:钱就是人民币,这是纸币 1 元、5元、10 元、100 元,这里还有硬币,这是 5 角........
学生分类
学生预设:我去了菜市场买蔬菜,买了 1 个大白菜, 花了 6 元钱,我带了 10 元钱,找回了 4 元钱。
我买的是大白菜,带了 10 元钱,大白菜花了 5 元 6 角,怎么计算找回了多少钱呢? | 绘本故事
纸币 | |||
学习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