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借助表格梳理故事情节,了解故事结局之前的内容。
2、依据故事的线索和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对故事的三种可能的结局进行预测,并能说明这样预测的理由。
3、懂得一个故事可以有不同的结局,结局不同,故事所表达的想法意义也不同。
【教学过程】
一、梳理故事情节
1、导入:在前面的学习当中,我们已经学过了预测的方法,今天我们就要运用这些方法来预测故事的结局。谁来说一说学习预测以后你有什么收获?
2、出示交流平台三句话,小结预测的好处。
(1)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意思。(板贴:帮助理解)
(2)为了预测的更准确,我读书更仔细了,注意到了更多的细节。(板贴:注意细节)
(3)我在图书馆找书时,会根据书名先猜猜书的大致内容,再决定要不要看这本书。(板贴:猜测内容)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小狗学叫。学生齐读课题。
4、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质疑课题,引读课文第一小节。
5、这是一只不会汪汪叫的小狗,因为不会叫在他的身上,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结局之前的内容,填写表格,完成学习任务1。
遇到谁 学习什么 结果如何
6、小结:这只小狗真可怜,因为不会叫,所以努力学,叫他先是遇到一只小公鸡,努力跟小公鸡学习提交结果引来狐狸的嘲笑,接着他遇到杜鹃,跟杜鹃学习明教,结果却差点没了命。
二、完善三个结局
1、过渡:这个故事的作者是罗大里,他1920年生于意大利,他一生为儿童写出了大量作品,其中《洋葱头历险记》,《假话国历险记》等已经被译成各种语言,在全世界广为流传。
2、罗大里写过一本特别的书——《有三个结尾的故事》,这本书里的每个故事都有三个结局。小狗学叫这个故事也有三个结局,现在我们看到的三个结局是不完整的。
3、今天我们就来玩一玩猜结局的游戏。小组交流猜一猜三个完整的结局是怎样的?
小提示:要把前面学到的所有关于如何准确预测的本领都用出来。
4、你觉得第1个完整的结局是怎样的?说出你的理由。
预设1:狗可能不搭理母牛就急匆匆的走了,因为前面他学鸡叫被嘲笑,学杜鹃叫,差点丢了性命。
预设2:狗可能就留在草地上学,母牛叫和母牛成了好朋友,因为故事总是要有变化的。
5、你觉得第2个完整的结局是怎样的?说出你的理由。
预设1:农民把狗带回家,让狗帮他看家。
预设2:民把狗送给一位盲人做导盲犬,因为狗虽然不会叫,但可以发挥特长去带路。
6、你觉得第3个完整的结局是怎样的?说出你的理由。
预设1:狗终于学会叫了。
预设2:狗和这只会叫的狗,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他们还认识了很多新朋友。
三、补充信息,重新完善结局
1、老师先不公布三个作者的结局,再给你们一点信息,请第2次预测结局,看谁的预测最准确。
2、同样的故事,罗大里设计了三个不同的结局,因为结局不同,故事所传达的道理也不同。(板书:结局不同 道理不同)
第1个结局传达的道理是:学到的任何东西都是有用的。
第2个结局传达的道理是:有时候缺点会变成优点。
第3个结局传达的道理是:找到正确的老师很重要。
3、小组讨论:知道了三个结局最终要讲的道理,你能推测出三个结局是怎样的吗?完成学习任务2。
出示表格:
道理 | 结局 | 预测依据 | |
第一种 | |||
第二种 | |||
第三种 |
预设1:狗学会了牛的叫声后,发现自己有语言天赋,又学会了很多别的动物的叫声,到处表演,成了大明星。
预设2:狗帮农民看家,因为从来不叫,小偷不知道农民养了狗,反而帮助农民抓住了前来偷窃的小偷。
预设3:狗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同伴,学会了狗叫。
4、出示原文的三个结局,学生默读,看看和自己预测的有什么不一样。
5、小结:这节课我们不仅再一次练习了预测,而且明白了同一个故事可以有不同的结局,故事所表达的想法意义不一样,结局也就不一样。
四、迁移运用
1、边读边预测给我们带来了不少乐趣,打铁要趁热,让我们再来预测下面这个故事的结局吧。
2、创编故事结局
李晓明快过生日了,可是他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李晓明的同学张红和赵军知道了这件事,他们会怎么做呢?最后会怎样呢?出示表格,完成学习任务3。
结局一 | |
结局二 | |
结局三 |
3、交流预测的结局
4、小结:看来,边读边预测给我们带来乐趣的同时,也能激发我们的创作灵感,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变成故事大王。
五、布置作业
阅读《当帽子从米兰上空纷纷坠落时》,边读边预测,给故事编编结局,与小伙伴们分享。
板书设计
小狗学叫
帮助理解 注意细节 猜测内容
结局不同 道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