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艳桦发表在《新课程》的论文《试论新时期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7-11-0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钦丽婷

试论新时期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摘要在新时期,小学体育越发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分别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以及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等方面,提出了新时期培养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核心素养;培养方法

 

前言体育素养即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体育方面的素养,在小学阶段,体育教学的目标不是让学生们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而是要通过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小学生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新奇的事物具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在实际的体育教学工作中,采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在课前导入将音乐、视频、语言等辅助教学因素,营造相应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小学生们强烈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比如:为了增强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某教师在对立定跳远这节体育课上,引导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把自己幻想成一只青蛙,想象青蛙的运动特点,并联系到实际的教学内容,通过使用小学生们普遍喜爱的小动物形象,教授小学生们正确的立定跳远方法。在学生们自由练习时,该教师令同学们要一边学青蛙的叫声,一边做跳跃动作,这样,就可以成功地把语言导入到实际的教学中,使学生们在练习立定跳远时,发挥了同学们的想象能力,激发了学生们的参与兴趣,使其掌握跳远知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除此之外,在对小学生们进行乒乓球教学时,由于乒乓球拥有较强的技术性,如果教学的方法不具有趣味性,就容易使小学生精力分散,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教师可以采用竞赛的方法,将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组,把全班同学分为实力相差不多的两个小组,在将乒乓球玩法传授给学生后,组织小组比赛,使学生们能够在比赛过程中,巩固乒乓球的规则与技巧,这样做不仅可以令同学们熟练掌握乒乓球技巧,还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团队意识,激发小学生们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培养小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2.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通常情况下,教学效率与教学方法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体育教学也不例外,科学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就应当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与创新。现阶段,在小学体育的课堂上,常采用男女混教的教学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在体育学习的活动中,男同学与女同学在兴趣爱好、生理特点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采用统一教学的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身体素质与基础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扰。所以说,为整体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要要革新教学方法,基于实际的教学目标,设计一套可行性强的教学方案,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可以按照男女同学身体素质的不同,将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将男同学分为一组,把女同学分为另一组,采取分组教学的方法,为每个小组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体育动作,为学生打造针对性的学习任务,体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人文性,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1]

  3. 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心理学认为,人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大脑会得到飞速的远转,对信息的处理能力较强,能够更好的感知环境中的信息。在实际的体育教学工作中,为同学们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可以使小学生们牢牢掌握体育动作,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课堂上使用竞赛教学或游戏教学的方法,使学生们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相应的体育知识。对于游戏教学来说,这是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它能够赋予枯燥的体育教学课堂相应的趣味性,能够使小学生们在快乐游戏的过程中,获取体育技巧。教师在为学生们讲解球类的知识点时,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方法,对学生们进行分组,组织小学生们在指定的区域内开展运球游戏,使其能够在游戏过程中,掌握运球与控球技术[2]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好奇心与求胜欲望十分强烈,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竞赛教学的方法,联系实际的教学目标,组织学生们开展竞赛活动,使小学生们在比赛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教师为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可以组织所有同学参与800接力跑比赛,根据学生的成绩,对学生进行分组,使学生们感受体育竞赛的精神,体会成功带来的喜悦,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通过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总结: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教师设计科学的教学策略。在实际的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中,使用上述新时期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有利于增强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提高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师可充分考虑上述方法,培养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曹忠.新时期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7,04:21+84.[2017-09-22].

[2]蔡红军.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当代体育科技,2016,636:142-143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8501562  邮箱:269451394@QQ.com   邮编:21310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