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增效:我们始终在路上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工作总结
这一学年,崔桥小学以“健康第一”为理念,以“提质增效”为目标,紧紧围绕经开区教育和文体旅局下达的“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考核的新标准和学校新“三年主动发展规划”来谋划新思路、新举措。我校领导班子四位成员依法履职,廉洁奉公,求真务实,团结进取,扎实开展工作,学校办学水平得到了整体提升,完成了学校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中的重点任务。具体完成情况如下:
一、强化引领,落实主体责任
1.加强制度建设,落实组织保障
贯彻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认真落实党组织议事规则。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建立健全领导班子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机制,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2加强标准建设,落实教育活动
本学年,我校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带动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教师节前夕,开展了第十七个师德建设月启动仪式,开展青蓝工程结对、师德师风宣讲等系列活动,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班子全体成员依托“学习强国”APP开展每日学习活动。定期组织教师每月开展政治学习,加强全体教师意识形态建设。清明节期间,组织全体党员参加横林教育集团联合支部活动,赴南京开展党建活动,以此引导教师发扬高尚师德,用实际行动擦亮“红烛耀盈庭”党建品牌,助力学校新发展。
3、加强宣传建设,落实意识形态
本学年,学校尤其重视思想政治及学校创建工作动态新闻宣传工作,在建设好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的同时,积极向上级单位、各大媒体投稿110余篇。其中学习强国录用3篇,常州市关工委网站录用27篇,常州经开区公众号4篇,经开区教育和文体旅公众号录用5篇,经开区教师发展中心公众号2篇,经开区社会事业局网站68篇。充满正能量的新闻报道,把镜头对准师生校园生活和教育教学事业,助推时代正能量的传递。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创造性的教育实践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和尊重。
4.加强队伍建设,落实强师计划
一是抓青年教师成长,筑牢基底。为促使大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校通过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来锤炼教师,组织开展第四届“健行杯”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一批年轻教师脱颖而出。经过一学年的成果孵化,共有21篇论文在市区获得一、二、三等奖。17篇论文在省级及以上期刊发表。
二是抓骨干教师突破,提高品质。为了进一步优化本校市区级五级梯队后备人才,教师中心制定优师培养计划。本学年,共有13位老师获得市区级五级梯队称号:金立成老师获评第十六批常州市学科带头人,王娟老师获评第十六批常州市骨干教师,董晓华、程垭君、徐静三位老师获评经开区第三批学科带头人;陈钰婷、徐莉、王焕、徐烨、季敏五位老师获评经开区第三批骨干教师;史康豪、邓丽君、迟余雯三位老师获评经开区第三批教坛新秀。
三是抓发展党员工作,增强活力。重视青年党员成长建设,给他们压担子、搭舞台,促使让他们成为“先锋”中的“先锋”。吸纳优秀的教师加入组织。本学年党支部在优秀青年教师队伍中发展了一名预备党员。本学年,党员徐莉获区级英语评优课二等奖。党员陈钰婷指导的“藏书票工作坊”获区中小学艺术工作坊展评活动一等奖。党员金立成指导的“泥塑梦工坊”获区中小学艺术工作坊展评活动二等奖。党员徐静辅导的学生在区小学生科技创新比赛中均获三等奖;党员潘玲珑辅导的学生在区中小学生田径比赛中获区小学组团体冠军。
二、科研兴校,赋能“双减”“双新”
1.加强课题研究,促进持续发展
为了深入推进课题研究带动课堂教学改革,教师们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学校现有14项省市区课题,其中省级课题1项,市级备案课题2项,区级备案课题2项,校级课题9项。本学年,2个常州市备案课题和2个区级课题顺利通过中期结评估。。
2.聚焦核心素养,加强教学研究
(1)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组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各学科积极开展区级以上教研活动。一学年来,学校老师共参加市级公开课4次,区级公开课8次,区级讲座4次。
(2)完善学业质量监测体系.各学科根据学业质量指标制定目标,严格控制考试频次,科学评价学生。通过单元练习、学科素养专项检测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每次练习后,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精准定位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和能力短板。组织召开质量分析会,以年级组、学科组为单位,教师们共同研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享教学经验与改进措施,为后续教学调整提供有力依据。
(3)开展校际联动与资源共享。响应集团办学要求,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本学期,崔桥小学联合横林小学、横林实验小学、冯仲云小学等多所学校,共同开展了一系列校际联合教研活动。通过共享教育资源、探讨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为教师们提供了展示课堂风采和交流教学经验的平台,推动了集团办学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3、聚焦双减政策,落实减负增效
(1)优化作业设计,加强常规检查。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减轻作业负担是“双减”政策的主旨要义,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统筹作业管理,加强作业创新,逐渐形成了多主体、多层次、多形态的作业体系。
(2)遵循发展规律,注重幼小衔接。为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帮助新萌娃们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向小学生活过渡,学校于秋学期开学前开展了为期半天“追光逐梦 向阳成长”的一年级新生入学仪式。与崔桥幼儿园联手,开展了“衔”一抹春光 “接”一缕成长的大班孩子参观小学活动。
(3)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积极开展学生课后服务,学生参与率达98%,教师参与率100%。学校制订详尽的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和服务指南,课后服务以作业辅导和学科答疑为主。同时,开设合唱、舞蹈、足球、射击、绘画等25个校级社团。另一方面积极引进校外资源(区白名单),开设特色社团,如跆拳道、武术、美术手工、国际象棋。通过社团活动,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三、立德树人,培育“坚韧”少年
本年度,学校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作为提升学校德育水平的主要抓手,以开展好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不断提升学校德育水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继续贯彻“生活即教育”的办学理念,推进市品格提升工程——“健行”少年坚韧品格涵育行动,打造学校德育特色。
1.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能力。学校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针对班主任实际需求,开展专题培训,内容涵盖舆情处理、班级管理、学生心理辅导、家长沟通等方面,有效提升了班主任的综合素养和管理能力。同时,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德育研讨活动,强化学科教师的德育意识,推动德育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蒋科、徐烨老师获2025年常州经开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二等奖。
2.家校携手共进,发挥教育合力。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和优秀家长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家访工作常态化、途径多元化,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的亲子沟通、教育观念等问题。学校每学期都分年级召开家长会,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生命关爱。
3.创新德育活动,提升学生品格。本学年,我们开展了“奥运赋能立远志,健行少年启新程”开学典礼、“红领巾爱祖国”主题建队日活动、“品味传统节日,乐享文化自信”中秋活动、四年级成长礼等活动,“我们的节日·清明、端午”主题教育活动。以此培养健行少年健康、尚善、智慧、自信的品格。
4.实施微笑课程,赋能“润心”行动。秋学期开学第一天,崔桥小学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孙明丽老师做了青少年心理危机识别和预防的家长专题讲座,组织全校共86名心理委员进行了班级心理委员专题培训,为六年级女生和男生作青春期心理健康主题讲座。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并做好普查后工作,包括建档、访谈评估、心理辅导等相关工作。
5.深化体育改革,增强学生体质。学校树立“健康第一”的育人理念,贯彻省“2.15”专项行动,积极落实学生体质管理,上好“两课两操”,开展菜单式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一节体育课,课间休息15分钟,每天2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本学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合格率为99.22%,优秀率为24.89%,良好率为42.83%,优良率为67.72%,各项数据与去年相比均有所提高。同时,学校重视深化校园体育改革和特色建设,区田径比赛团体第一、市体育舞蹈比赛团体第三、市射击比赛小学甲组团体第三等、常州市“爸爸妈妈跟我去运动”比赛获总决赛一等奖、四位同学获甲组男女双人拉丁舞第二第三名。
四、有力保障,营造和谐育人环境
1.服务保障。本学年后勤工作以“加强管理、服务师生、做好保障”为原则,更新观念,转变作风,明确服务意识、全局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及时、热情、周到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较好地完成了后勤保障工作。上学期空调64台连线路改造投入约40万,门口防撞柱安装投入约13万。
2安全落实。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一岗双责,学校与每位老师签订安全责任书,层层落实岗位责任,学校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职能处室具体抓。
3.食堂管理。加强阳光食堂餐饮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进一步强化食品卫生安全,强化食堂常规管理,为提升食堂明厨亮灶把工作做细做实,提高食堂保障服务水平,加强监督管理考评。本学年,新投入约5万元对食堂监控、食堂设备的添置。
4.严格收费制度,实行财务公开制度,及时公示,平时加强学习上级有关部门的收费文件,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按章收费,同时规范收支两条线,做到帐目清楚,让家长、学生、教师和社会来监督学校的收费工作,没有违规收费现象。
5.投入绿化建设。学校定期对校内苗木、花草、草坪的栽培与管理,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和育人环境。新投入约6万元管理绿化,基本做到全校绿化全覆盖。
6.强化资产管理。加强对固定财产增减工作的管理。所有的固定资产都走政府采购渠道。本学年,新投入约3万元对学校图书馆的添置。
2024-2025学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学校领导班子坚持学法用法,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向管理要质量,向教师要质量,向学生要质量,努力提升办学质量与内涵,对标对表向高质量发展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