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设计•应用”领域开展项目化学生的实践研究
阶段性小结(202109—202201)
本学期,全体课题组成员围绕常州市备案课题小学美术“设计·应用”领域开展项目化学习的实践研究开展第一阶段的研究。本学期主要围绕项目化学习的相关理论和小学美术生活设计类项目化学习开展研究工作。
课题组长金立成老师组长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了项目化学习的相关理论。包括项目化学习的核心知识、驱动性问题、高阶认知、学习实践、公开成果和全程评价等六个方面的内涵和具体实施的过程。课题组成员明确核心知识的推导过程、围绕真实情景开展学生讨论提出驱动性问题和若干小问题、明确以创见这一高阶的认知策略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开展单元化的学习过程。在单元课程上,以分课时的形式解决小问题,为解决驱动性问题提供经验和实践能力。公开成果方面主要以形式多样的作品呈现并能够介绍创作的意图。全程评价包括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和成果的评价,还包括评价量表的设计。
10月中旬,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小学美术项目化学习教学案例。金老师以《项目化学习: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美术学习变革——以苏少版美术五年级下《桥》为例》这篇文章为切入点,组织全组老师认真学习了桥为题材的项目化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金老师不断穿插和讲述项目化学习的六要素在文章中发体现和项目化实施前的准备工作。接着,金老师重点讲解了桥为题材的项目化学习在实施过程的基本步骤。一般分为四个课时,第一课时围绕桥的写生;第二课时围绕桥的设计;第三课时围绕桥的制作;第四课时围绕桥的展示。再结合项目化学习设计模板,金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了桥为题材的项目化学习构思和样板的设计。课题组成员明确项目化学习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从苏少版小学美术教材中,选择生活设计类课型进行项目化设计,完成一份教学案例。
12月下旬,课题组围绕小学美术生活设计类项目化学习的实践研究,展开区级教学研讨活动。胡庄和邓丽君老师分别执教了五年级《包的世界(一)》和三年级《手提袋》。胡老师创设好朋友因疫情失业,准备开一家包店的真实情境出发,探索如何为好朋友的包店选择合适的包,进行思考。胡老师带领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包,了解包的结构和组成。通过写生的方式为包店提供款式多样的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并运用线条来表现不同材料的质感。邓老师创设斯蒂夫先生的邀请函,组织学生去参加一年一度的手提袋设计大赛。通过拜访设计师,了解手提袋的结构和组成部分。同时,引导学生参与设计师设置的考验,了解手提袋基本的设计方法和创意设计的方法。通过两次作业的设计和呈现,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意能力。两节课受到区中小学美术教研员陆荣兵老师的认可,并提出项目化学习的在课堂教学中的若干思考点和建议点。
1月份,课题组成员分享了各自设计的项目化学习案例。徐贤老师做了一个微讲座。徐老师从项目化学习的角度,重构了学习内容,以任务单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以评价量表的形式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金立成老师针对课题组的项目化学习案例进行分析。对核心知识的推导和项目化学习的推进提出建议。核心知识的推导上要形成大概念,而不是具体的知识点的简单概括。项目化学习的推进上,要不断细化实施过程。尤其是在实物制作过程中,教师要从材料的选择、制作的方法和学生的学情等方面进行思考,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
本学期,课题组成员紧扣理论学习和生活设计类项目化学习案例设计开展研究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些许不足之处,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重点围绕真实情景下的驱动性问题和具体推进生活设计类项目化学习进行深入研究。
小学美术项目化学习课题小组
202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