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品质的小学英语高年段文本解读研究
阶段性小结(202109-202201)
在这一学期中,我们英语课题组吸纳了许多新老师,在教学各方面还未成熟的前提下以及迎接新优质评估的大量准备工作中,我们组仍然坚持依照课题学期计划有序开展活动。
本学期我们组首先围绕课题《基于思维品质的小学英语高年段文本解读研究》进行了相关文献学习。小学英语中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现今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但本组学员迎难而上,分别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进行学习并交流。因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我们组尽量利用微信、QQ、课题网站等平台进行观点探讨,并开展了两堂相关的课题研究课。9月份高怡老师的《Hobbies》这一课引发了老师们的热烈探讨,一致认为在教授阅读类文本时应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从一个主题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隐藏信息,比如可以问学生知道了每个人的兴趣爱好,那可不可以让学生说说为什么有这个兴趣爱好?针对这些爱好每个人会在平时做些生么?兴趣爱好有没有对错?之类的问题去开阔和发散学生的思维。11月份黄瑛老师的《My e-friend》这节课是一节对话体裁文本的课,应将重点放在学生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上,有效创建出探究性的对话氛围,帮助学生在开展积极探究的过程中提升英语综合能力。看似简单的对话,却隐含了许多可以挖掘的内涵信息,像这篇对话就是帮助学生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和联想力。期末考试一结束,课题组长顾老师立即召开了本学期的理论和案例研讨活动暨课题阶段性总结会议。会上,顾老师分为五大部分:心得分享、课例点评、文献学习、研讨交流以及阶段总结。成员们在思维的碰撞中迸发出更多火花,把课题研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最后,针对本学期的课题相关工作,顾老师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总结,也指出了一些不足,诸如自身的经验不足、成员之间沟通不及时、工作进程缓慢、以及对学生的研究还不够之类的问题,希望在下一学期能够继续改进,让课题工作更上一层楼。
课题是科研道路上的起点,我相信,通过成员们的不断努力与探索,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迎来丰硕的成果。
撰稿人:顾潇婷
2022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