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品质的小学英语高年段文本解读研究
阶段性小结(202202-202206)
本学期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疫情不仅给我们的正常教学带来巨大的影响,也给课题组的正常进行带来诸多困难。但课题组成员都不畏艰难,都坚持把各项任务做好,即使不能全部达成,也尽全力把可行的资料都收集和整理起来。同时,我也看到有些老师的课题直接转变为有关线上线下的教学研究,这样的课题研究起来的确符合当下的大环境,比自己的课题也要容易实施和制作材料,还有些老师迎合当下的教育趋势,直接开设有关美育和融合类的课题,这样的课题也的确更容易上手。但对于自己的课题,我仍旧保持稳步持续的进行,可以渗透一些当下的研究方向,但大致的方向仍旧不变,那就是“文本解读”。
这学期,英语教研组开设了三次有关课题的研究课,张瑜老师执教五年级下册Unit 3《Asking the way》(Grammar time)板块教学。在课堂活动结束后,大家相守于评课。成员们提出本课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对话题的实际环境要求较高,而师生的教学多局限于教室,因此老师们指出在问路指路的练习环节中,可以让同学们动起来,按照各个不同的地方分组,再将指路牌置于其中,让同学实际演练增加趣味性。也就是说文本解读最终指向学生能在现实情境中使用恰当的语言解决实际问题。徐莉老师执教了六年级下册 Unit 8《Dreams》Story time 板块。在文本解读环节,将文本作平行文本教学处理,先从Mike梦想职业的内容、原因和实现梦想措施进行分任务解读,解读完毕后进行语篇的巩固;接着以小组讨论形式让学生解读Su Hai 的梦想职业,并以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找寻信息,解读文本。
课题组成员们一致认为小学英语教材文本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载体,教材文本的解读不仅是成功实施英语教学的关键,更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切入点。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能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为出发点,敢于突破传统的文本解读模式,用多种解读方式既激发学生的兴趣点,也触发学生的思维点,让文本解读成为培养学生英语思维品质的切入点。
最后,希望各课题组成员在能够大胆尝试各种文本教学,研透英语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品质,更好地在各类文本解读中去挖掘、去调动、去开发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
顾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