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大单元教学,探寻文本解读中的思维发展
英语新课标提出,要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近年来的大单元教学强调在大主题、大任务的条件下对学习内容进行整合、重组、开发,形成具有明确主题,目标,任务,情境,活动,评价等要素的一个结构化的具有多种课型的统筹规划和科学设计。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校英语课题组展开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10月27日一大早,课题组便开展了以《大单元背景下,如何解读文本以提高学生思维品质?》为主题的研讨活动。
首先,课题组组长顾潇婷老师给组员们讲解了大单元教学概念以及大单元主题下的文本解读主旨。内容强调,要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追求,运用整体性和系统性思维设计教学内容,同时以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而后,顾老师又再次梳理了思维品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并展示了思维品质学段目标中的二级目标以及小学高年级学段分项特征,让组员们加强理解。接下来,顾老师还整理出小学阶段英语文本的体裁,大致得出以下类别:记叙文、说明文、童话、对话、小诗、日记、书信、绘本等。同时,大家还就不同体裁有什么特点进行探讨,对不同文本的解读有了新的认识。接着,顾老师还就张萌老师的研讨课进行主题式分析,对部分内容作出一些修改。学员们也以这堂课为准进行探讨、重组和二次设计以更好地贴近主题。徐莉、曹钰老师更是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让研讨氛围变得更加热烈。最后,顾老师给组员们布置了本次研讨会的任务,即让每位老师就自己的一堂课进行主题式设计,并写出每一环节的设计思路。
课题研究是教育工作者实现专业化发展的一条有效路径。通过不断地研究和实践,老师们才能得出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提升自我价值,也促进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