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设计•应用”领域开展项目化学习的实践研究
阶段性小结(202209—202301)
本学期,全体课题组成员围绕江苏省十四五规划办课题《小学美术“设计·应用”领域开展项目化学习的实践研究》开展阶段的研究。本学期主要围绕项目化学习的理论学习、小学美术生活设计类项目化学习实践研究、驱动性问题设计主题沙龙和论文撰写这四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7月初,课题组给每位成员发放了《项目化学习设计:学生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这一本书,并组织课题组成员在暑期进行学习。9月初,课题组组织全体成员分享了学习心得,交流学习过程中对项目化学习的认知、理解和感想,并对项目化学习在美术“设计·应用”领域的实践,提出美术项目化教学的见解、思考和预设,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10月21日,课题组在横林实验小学开展区级层面的教学研讨,围绕“小学美术生活设计类项目化学习实施途径”这一主题开展教学实践。孙逸老师和赵梓钧老师分别执教了《我设计的服饰》第一、二课时。两位老师围绕设计DI嘉年华活动开幕式设计服饰创设情境,形成驱动性问题,组织学生主动探索实践。孙老师的第一课时,主要以绘制设计稿为目的,为了解决服饰款式设计问题,孙老师利用项目化学习单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在积极的课堂互动中,通过欣赏分析设计师的作品,总结设计方法,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赵梓钧老师以横林实验小学举办的“DI嘉年华民族风创意秀场”活动的情境导入新课,从服饰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两个方面,借助项目化学习单,引导学生层层推进,为学生深入了解服饰制作打开了一扇窗。
11月初,课题组围绕“驱动性问题设计”这一主题开展主题沙龙研讨活动。课题组成员就对驱动性问题的内涵、价值意义、关键特征和设计方法等当面进行分享交流。项目化学习强调让学生围绕真实而有意义的驱动性问题展开一系列探究活动,驱动性问题是基于项目主题和课程标准设计的关键性问题。在项目化学习中使用驱动性问题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并提高学生整合学科知识的能力。驱动性问题具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可行性、价值性、情境性、可持续性等关键特征。教师需要基于科学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已有知识,使用一定的策略自主设计或鼓励学生提出驱动性问题。
12月初,课题组组织成员围绕项美术“设计·应用”领域开展项目化学习实践,撰写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共有5篇教学论文参加市区两级论文评比,有2篇论文推进到省级期刊进行评审和发表。
1月初,课题组总结本学期项目化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并谋划下学期的计划,立志再下学期的实践过程中能够取得一定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