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开展游戏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阶段性小结(202409—202501)
本学期,全体课题组成员围绕崔桥小学教育科学“十四五”课题《小学语文开展游戏化教学的实践研究》开展阶段的研究。主要以实践研究为主,课题组长张奕丹老师组织课题组成员集体学习和研讨,建立低年级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资源和评价体系。为此课题组成员老师纷纷进行了尝试。
9月19日下午,课题组围绕小学语文开展游戏化教学的实践研究,开展以“生活即课堂 文字即桥梁”的校际语文教研活动。胡悦老师执教二年级课文《玲玲的画》。本节课围绕“画”这一字展开,环节多样,形式丰富。胡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实用性”,从和生活接轨的字词排布,到与课文接通的句子练读,无一不体现着孩子们学习的自主性。在胡老师的课堂上,孩子们跟随老师的脚步,学一个知识点就能去用一个知识点,做到了学以致用。
蒋婧艳老师执教一年级的《aoe》。蒋老师整节课以“情趣性、游戏性”为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课堂上,她创设情境,充分利用插图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练习说话,巧妙引出新朋友aoe。以 “小老师”为主线,赛读、开火车读等带动所有学生共同掌握重难点。蒋老师还把教材有机整合到课中操中,增强趣味的同时,调节了学生学习的情绪,也巩固了韵母的四声。在学习声调后,看生活图片进行说话训练,充分体现了拼音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这一特点,开阔了思维,调节了课堂气氛,也积累了语言。整堂课,孩子们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10月31日下午,课题组围绕小学语文开展游戏化教学的实践研究,开展以“落实语文要素 发展语用能力”的校际语文教研活动。丁瑶老师执教的是三上《海滨小城》。教学中,丁老师引导学生抓住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感受小城的树多、美丽、整洁。学生既体会了文字的优美,又巩固了中心句的作用和总分结构自然段的表达方式。本节课有效落实了本单元的第一个单元要素“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最后她还结合本次社会实践,组织学生仿写课文第四自然段,不仅有利于巩固总分结构和中心句的知识,还锻炼了学生的习作能力,落实了本单元的第二个单元要素“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丁老师的整堂课很好地将阅读与写作融合了起来。
12月12日下午,课题组围绕小学语文开展游戏化教学的实践研究,开展以“依托教材优势 寻求识字途径”的校际语文教研活动。沙老师执教的一年级《比尾巴》抓住这篇课文极具趣味性的特点,围绕“比尾巴”大赛展开设计,环节与环节之间衔接自然,环环相扣。教学时,沙老师利用小学生对动物的亲近以及对童话世界里小动物们的比尾巴大赛的好奇,创设了森林里的小动物参加比尾巴的比赛,让学生当小裁判帮助小动物们比尾巴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新课的欲望。在课文朗读方面,主要让学生做到读中感悟,在授完新课的时候,又设计了读的环节。这时继续创设情境,最后在读的基础上能够背诵。导入新课、识记生字、朗读感悟、拓展延伸、总结全文,把每一个环节很自然地衔接起来,成为一体。
本学期,课题组成员紧扣建立低年级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资源和评价体系开展研究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些许不足之处,如:低段任务群教学的发展方向和重点还需深入研究,如何推进阅读课、写作课的教学还需要斟酌。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课题组成员将努力改进游戏化教学的内容设计,积极撰写论文,开发和完善低年级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资源和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