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婷理论文章
发布时间:2015-11-0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紫燕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提起中国人学英语,我们常常会想到哑巴英语。由于学习的内容偏重于单词、句子,忽视了生活总的实际运用,学习的环境又是在非母语的状态下,以致于许多懂英语的人在某些场合不会说或羞于硕,行程心理上的语言交流障碍。因此,在日常的英语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必须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生活化的英语教学不但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认识所学知识的作用与意义。那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教学呢?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是教学之本,学生学习英语年龄越小,我们越要注重教育的生活化。从生活经验中选取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充满人情味,能使学生适应生活、获得经验、得到发展,学生们容易接受。译林版教材话题包括:数字、颜色、时间、天气、食品、服装、玩具、家庭、学校、朋友、文体活动、节日等。这些都莫过于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选择了类似教材,我们就很容易将教学内容和生活联系起来。
  ( 二)生活化的课堂教学
   教学应该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必须通过主体的积极体验、参与、实践以及主动尝试与创造,获得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教师应在《新课标》指引下,努力创设生动和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逐渐行程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在动态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让生活走进课堂。
 (三)以作业为桥梁,实现生活化的再扩展
  《新课标》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因此我们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要做到趣味性、实用性、创造性,这样不但使语言学以致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能使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英语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生活再现英语
   英语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学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能用英语进行表达、交流和交往。随着观念的更新,教学已不仅局限于课堂,而是放开型的。因此,我们要利用一切机会,帮助学生拓宽英语使用的环境,让学生真正走进社会,走向生活,用英语交流。
   在实施生活化教学中,我创设各种各样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供学生们对话,确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但为了达到生活化的教学目的,也存在着不少的误区,主要表现为:1、对答如流的英语对话一直处于无信息传递的假交际上。2、过于注重体验性教育。总之,在课题实施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是今后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学无止境,作为教师,一定会把课堂教学生活化实施到底。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电话:0519-88501562  邮箱:269451394@QQ.com   邮编:21310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