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活化的小学英语课堂
(一)构建生活化的小学英语课堂
1.小学英语课堂导入生活化
教师为导入新课而设计的活动或创设较为真实的话题可以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下一步教学埋下伏笔;适度放松或活跃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潜能,缓解甚至消除学生的紧张和疲惫等负面情绪。心理学认为,注意是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上来,把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因此教师可以就学生感兴趣的笑话、小故事、英文歌曲每天讲一则,让师生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开始英语课,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制定课前的“Free Talk”让学生用简单的几句话和大家分享生活中想说的话,可以是新闻,故事,新学的英语知识等等。亦可让学生对本单元的主题展开讲话。另外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兴趣,将生活联系课本,现在小学生热爱看“喜洋洋与灰太郎”,动画片中出现不少的情节是与课本主题有关的,相信用学生了解的节目进行课堂导入会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就在身边,身边的都可以是英语。
2.小学英语课堂讲解生活化
书本是有限的,生活是无限的,教师在讲授课本知识时应当与学生的经验和生活相联系,使课本知识具体化。例如PPT需要用到图片时应该尽量选取实物图片,也可以选取一些真实的英语视频片段。对于书本上的对话,不要以读和背为主,应该引导学生在某特定情境中如何用英语表达。当教授抽象单词时,可以依据条件让学生感受实物学单词,如warm、hot、cool、cold,教师可以拿相应温度的物体让学生边感受边学习。在教PEP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HELLO》时,可以让学生自由交流,走到任意同学面前打招呼“Hello!My name is Tom.”,“Hello!what is your name?”等,传统课堂里,学生乖乖地坐在自己位置上是达不到交流的目的的,因此应该多鼓励学生走出位置,自由交谈。
3.小学英语课堂小结生活化
课堂结束时教师习惯给这节课做一个小结,课堂小结有利于将本课的内容归纳总结,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也是老师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运用到生活的机会,把知识演绎成活的生活经验。当教授短语“Excuse me!”时,在小结时可以问学生这个短语可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让学生发散思维并回顾旧知,你会惊喜地发现学生都可以列举很多使用该短语的情境。以此类推,小学英语课本的特点是每个单元都有重要句型,课堂小结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该句型。又如当学习单词“bread、milk、water、egg”等单词时,可以以生活问题询问学生,如“What would you like for your breakfast tomorrow?(你明天早餐想吃什么?)”聪明的小学生会用刚刚学的单词回答问题,这既给予小学生一个即时复习机会又可以寓知识于生活之中。
(二)设计生活化的小学英语课外作业
1.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重要性
英语课外作业是对课堂的有效延伸,是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巩固课堂教学、检验学习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新课标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作业观,让学生有效地、乐意地完成作业,从而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我们可以挖掘学生的课余时间,设计形式多样、贴近生活、符合学生兴趣的课外作业,让学生的英语知识得到和谐的巩固,因此针对现在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设计以及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现状,我们需要在实践中精心设计能够体现探究性、实践性、层次性和人文性的作业,使英语作业生活化,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生活化的小学英语作业应该符合以下原则
①兴趣性原则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是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让学生感兴趣的作业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有趣味性、真实性的作业。无论什么形式都要与生活息息相关,这样学生完成作业的时候就能凭借自己的生活实际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对作业的兴趣。
②层次性原则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家庭背景都有一定的差距,我们不可能用统一标准去看待学生,教师应尊重个体差异,设计难易相应的不同作业,确保优生吃得精,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饱。
③合作性原则
马克思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学生在合作的氛围中,扩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完成的作业有了一个新的度。新课程标准要求把英语的教学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体验成功、发展合作精神。因此,布置作业要充分注意到学生集体的作用。
3.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生活化的具体运用
①变“抄写”为“抽奖”
小学生作为英语初学者,单纯的抄抄写写是难免的,如何让枯燥无味的抄写紧贴学生生活,使抄写更有趣味。教师可以把抄写转变为受学生欢迎的抽奖游戏。单词是英语的基础,小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学单词记单词能有助于学生打好英语功底。所以在新授单词的时候,可以把抄写单词的数量定为一个“密码”,这个密码是有范围的例如2-6行。学生抄写的行数如果和公布的密码数目一样则为中奖,教师应制定配套的奖励措施,如累计小红旗进行月评比。
②变“硬性任务”为“选择性任务”
学生众多,良莠参差,同一样作业并不一定符合所有的学生,教师要让各层次的学生去练习,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将全班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并把作业设计成“套餐”型,A套餐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运用,B套餐稍微简单一点,而C套餐则是一般的知识巩固性作业。[3]老师认为最优秀的学生只能选择A或B的套餐,其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三个套餐中的一个。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建立自信心。分层次的作业打破了传统单一的作业模式,增加了作业的弹性,把选择权交还给学生。但是这个分层次的作业模式也要配上相应的评价制度才会有更好的效果,例如可以给学生设计积分制的评分制度,完成C套餐的只能得一朵红花,B餐得两朵,A餐得三朵,到期末的时候在各层次的学生里评出作业优秀奖数名,相信分层次的作业会让学生多了选择的空间多了主动的权利,作业在他们眼中不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无穷的乐趣。
③变“独立性作业”为“合作性作业”
小学生天性好动,喜欢比赛,喜欢探究。根据其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语言的学习规律,利用合作性学习让学生用“英语”去做事,使学生通过大量的伙伴活动和小组活动获得语言应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4]例如当教授新单词时,让四人小组探究关于同类系的其他单词,又如在教PEP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In a Nature Park》,这单元出现了一些在自然公园里的东西(river、tree、lane等),可以让四人合作小组列举出他们自学的在书本上没有出现的其它自然公园里的事物。2、当教授某个重要句型时,布置围绕这个特定句型编对话,并由四人小组演示。老师上课前每个大组抽一个四人小组表演,过关的则加分,不过关的则扣分。
生活化小学英语教学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它是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桥梁,而课堂生活化教学把学生置于熟悉的生活情景之中,在生活中淡化了学生的学习意识,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生活意识,对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要利用一切机会,在真实的情景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帮助学生拓宽英语使用的环境,让学生真正走进社会,走向生活,用英语交流。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接受教育,满怀喜悦走出教室,带着自信走向生活。让英语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大课堂。只有让英语走进生活,生活才会让英语教学发挥作用。
我们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感受,谈体验,大胆探求,畅所欲言,使学习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样,学英语不再是一种抽象的语言学习,而是有血有肉,和生活实践紧密相连的具体形象的活动。
朱高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