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语课堂洋溢生活的气息
武进区崔桥小学 朱高倚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重视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语言知识来设计富有趣味性、科学性的英语活动,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身边的英语,用英语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英语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运用英语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如何使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汲取知识的养分,捕捉思维的灵感,培养其创新的勇气和能力呢?如何来赢得孩子的心,把爱撒向每一个孩子,让每个爱你和你爱的学生有所感动……,那么何不让我们走在阳光下,让他们走出课堂,在感性的生活实践和真实的情景中享受学习英语的乐趣——Fun with English。在充满着爱的阳光下享受英语呢?下面,我就从拓展空间求发展、游戏课堂促发展和趣味作业拓发展这三个方面来简单谈谈如何更好地让学生在阳光下享受英语。
一. 拓展空间求发展 让“教学内容” 回归生活
新教材的教学内容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例如数字、颜色、食品、服装、玩具等,以及周围环境和社会生活,这些鲜活的话题,符合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需求。以此为前提,教学内容生活化要求课堂语言训练要着眼于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训练材料要尽可能来自生活。
创设生活化课堂环境,要求我们在学习氛围创设的同时,更应使课堂环境温馨、舒适、富有生活气息,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学生有了更多空间的支配权、使用权,就能成为学习的主体,得到全面、充分而又个性化的发展。例如,根据教材内容,可以把教室布置成商店、舞会、动物园等不同风格。通红的苹果、金黄的凤梨、翠绿的西瓜、五彩缤纷的衣服,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多么轻松;轻盈的音乐,多彩的布置,让学生直接感受party的热闹氛围,在切身感受中学习,多么真切;可爱的小狗、淘气的小猫、灵敏的小猴、笨拙的大熊猫,让学生与动物交朋友,在交往中学习,多么有趣……在不同风格的教室中,我们还可以开辟贴近学生生活的玩具角,图书角,生活角,让各式各样的玩具都到玩具角展示,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各种玩具的英文名;让各种英语小故事在图书角会聚一堂,使学生在图书角获得各种有趣的信息;让生活中各种常见的英语到生活角报到,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教室内可设有英语小幽默,每日英语名言,英语窗,英语卡通剪贴,英语作品赏析,英美名人名言等。课堂可以是一家“超市”,可以是一座“公园”,还可以是“游戏室”……而此时的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而是孩子们学习的伙伴,生活的导师。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容器,而是一个个个性飞扬的生命。
1.把墙壁变成“乐园”
英语教师可利用教室墙壁建立“英语文化”。如在英语角贴上学过的字母、单词和图片,把英语形象化,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再现了所学内容,尤其有助于低年级学生的语言学习。同时每个学生还可有属于自己的一块小天地——个人展示牌,每个学生可采用各种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有英语的自我介绍,自编的英语情景小对话……。墙壁展示牌给了各种学生展示自己不同的英语才华的天地,从而使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从中体验到学习英语的成功与快乐,使班内形成一种人人爱学、乐学英语的“英语乐园”氛围。
2. 把课桌当成“舞台”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课桌的利用率可大大提高。独立学习时,它是每个学生静心思考、解决问题的场所;分组学习时,它是五、六个学生朗读、表演、游戏的“小小舞台”。课桌的组合、分拆,各种摆放形式的变换,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最需要的时候找到自己的学习的伙伴,他们在桌旁多方向、多层次的交流,“自己教自己”,使个体差异性得到充分地发展,每个学生都在这种差异中学会互补,学到得更多。
二、 游戏课堂促发展 让“课堂活动”回归生活
活动是儿童的天性,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要以活动为主线,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英语。
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书面练习中语法知识掌握的已相当好,但一旦开口说就错误百出,有些学生甚至不愿开口回答问题,更别说当众演讲了。他们不敢说是因为他们在课堂上害怕说错,缺乏自信心和安全感。我知道,要让学生有开口不怕说错的胆量,就必须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鼓励他们多说多练。要多练就免不了频繁的重复,而机械操练又十分呆板乏味,这是一对矛盾。必须解开这个结,所以让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语法是最佳的方法。苏联教育学家科罗廖夫也曾说过:“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
三、 趣味练习拓发展 让“课外作业”回归生活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交际的工具,必然与实际相联系。在英语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有自我发展的空间,即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十分重要。英语作业应该是活泼多样的。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创新作业类型,从以前的抄抄写写改为以项目为主导的作业形式,即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体验实践,在课外完成与本课主题有关的旨在解决实际问题或同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
作业要有趣味性,而且还可以与其他课程融会贯通,以扩大英语教学的内涵,如在教学三年级教学时可采用英语表达百以内的加减算式,让学生逐步学会直接用英语来思考数学问题。在考虑英语作业趣味性的同时,还可布置一些发散性思维的作业。在逐渐积累,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学生的口语能力和词汇量不断增加,而这也是促进学生和教师不断学习,吸取新知的动力。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追求教学的高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使英语课 堂教学达到科学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这一新课标准理念的需要。让语言从教材回归生活,返回自然,激起学生对生活的向往与渴求,引起教材与人的互动,使课堂与生活得以最大限度的融合,使教室成为学生能倾听、诉说心声的旷野,使教学成为一种活动,一种生活,一片乐土。
五彩缤纷的生活是语言的源头,又是运用语言的沃土。把英语教学同鲜活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创设有利于学习英语的良好环境,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孩子们必然会在不断的锻炼中,眼睛日趋明亮,思维日趋灵活。亲爱的老师,你的脸上应充满灿烂的笑容,让每一个孩子感受到你所带来的阳光;亲爱的老师,你心中的爱应是一盏醇酒。不必醉人,你早自醉!不必倾诉,你已陶醉!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我们的学生更好地在阳光下享受学英语的快乐。让我们的外语教学走向生活,焕发生命活力吧!